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公村民风民俗婚嫁文化

(2019-09-20 09:35:48)
标签:

周公村

婚嫁文化

"周公与桃花女"汉族婚俗文化
在我国北方,尤其是在邢台市一带,民间婚嫁的习俗风尚至今还沿袭着许多传统形式,如男方求婚时,要“下庚贴”、“送食箩”;新娘出嫁时,要“穿红袄”、蹬“黄套鞋”、戴“护心镜”、蒙“红盖头”;迎亲途中“鸣锣放炮”,娘家兄弟“送亲押轿”,遇到奇石怪树、井台磨坊,要贴“红喜帖子”;迎亲队伍“不能走回头路”;新娘到了夫家门口要“拉弓射箭”、“过马鞍”、“踩红毡”;新郎家前门要点“长明灯”、撒“门卫子”、竖“秆草个儿”;门头上要放“年糕”,天地桌上要放“斗”、搁“秤”;拜堂时要“撒草料”;新娘入洞房后,要“面对墙角坐”…… 冀南一带及华北许多省市民间婚丧习俗大多出自“周公与桃花女”这个传说,而邢台市的周公村和桃花村就是这个传说的发祥地. 
周公与桃花女是两个传奇人物,特殊的身世和机遇使他们获得了常人没有的本领,周公得到了天书的上卷《天文》,桃花女得到了天书的下卷《地理》,上卷可推算阴阳运转,下卷能破解沉浮祸福。两个人都用自己的本领为老百姓化危解难,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神。但拥有天书上卷的周公还总想得到下卷,于是设下一个个玄机加害桃花女,结果被桃花女一次又一次识破。最后,周公竟想出了假意求婚的招,在迎亲的途中设下连环计欲害桃花女,结果又被桃花女个个破解,由此留下了汉族婚俗绵延至今.
 不论这些婚嫁习俗有何解释和演变,都是周公与桃花女结亲时流传下来的,沿袭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了。 邢台的周公村、大桃花村、小桃花村、石坯头村等村庄都因这个传说而得名。这些村落里,至今还保存着与传说有关的遗址实物。
看多了少数民族奇特的婚俗,其实咱们汉族人的婚俗也非常精彩有意义,大力发扬源于邢台的"周公和桃花女"的汉族婚俗文化"是邢台人的责任和义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