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中国哲学的四大发明作者:茅山一杰
感谢原作者:坐看云起
引用时少有改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四大发明。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中国文明并没有四大发明的理念,四大发明的说法最早是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来的。
中国古人成就了四大发明,现代人中国人却不能把之归纳成为一个整体,完成这项工作的居然是一个外国人。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种归纳:
只有通过这种归纳,四大发明才能形成体系而鼓舞国人之心;只有通过这种归纳,四大发明才能声名鹊起,远播海外。
四大发明证明了中华民族曾经的智慧。与此相对应,中国哲学也应当蕴藏着四大发明。中国是一个文科大国,为什么文科大国只拥有科技四大发眀,却没有中国哲学的四大发明呢?
外国人提出四大发明的事实,说明中国哲学没有四大发明的原因,就在于外国人不懂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外国人擅长自然科学,就可以为中国科技总结出四大发明,西方哲学根基浮浅,就没有能力为中国哲学总结出四大发明。西方哲学家对中国哲学的无知,阻碍了中国哲学的归纳与总结。西方哲学家对中国哲学的无为,给中国哲学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中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离开外人的指导,中国人一定要自力更生地总结出中国哲学的四大发明,中国人一定可以自力更生地总结出中国哲学的四大发明。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深厚的哲学功底,推理哲学具有这种厚的哲学功底,只有推理哲学才能具有这种厚的哲学功底。借助这种厚的哲学功底,推理哲学将隆重地推出中国哲学的四大发明。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什么是中国哲学?
中国文人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什么是中国哲学? 中国百姓日用而不知,只能无所适从、敬而远之。什么是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家黑格尔对之是无知者无畏,肆意贬低之。什么是中国哲学? 正本清源之后的中国哲学,必将还原其历史之本来面目。
就象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中国科技四大发明一样,本文也隆重地推出中国哲学四大发明。总结出中国科技四大发明之后,中国文明才能声名鹊起,远播海外。推出中国哲学四大发明之后,中国哲学才能正本清源,而还原其历史之本来面目。什么是中国哲学四大发明?
本文将之界定为全息理论,太极理论,阴阳论和五行学说。
一.全息理论
易经号称群经之首,是中国文明的源头。世界万物的运行规律极其复杂,而古人的智商又极其低下。易经在开创中国文明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样以极其低下的智商来把握极其复杂的规律。
易经系辞曰: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经典的这段语言,说明了包牺氏是易经的鼻祖,以及介绍了他应对中国文明第一问题之方法。这个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全息理论。
全像摄影相片是靠雷射做出的一种三度空间立体摄影相片。要制作一张全像摄影相片,物体首先必须用一道雷射光束照射,然后第二道雷射光束与第一道光束的反射产生绕射的图案(两道光束交集的地区),被记录于底片上。底片洗出后,看起来像是无意义的光圈与条纹组合。但是当底片被另一道雷射光束照射时,一个三度空间的立体影象就会出现在底片中。这不同于一般印刷式的所谓全像相片,只有狭窄的角度可见立体影像。真正的全像摄影相片是没有角度限制,而且必须用雷射光才可见影像。
影像的立体不是全像摄影唯一特殊之处。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如果一朵玫瑰的全像相片被割成两半,然后用雷射照射,会发现每一半都有整个玫瑰的影像。更加奇妙之处还在于,即使把这一半再分为两半,然后再分下去,每一小块底片中都会包含著一个较小的,但却是完整的原来影像,也就是说,全像相片的每一小部份都包含着整体的资料。
全像相片的这种「整体包含于部份中」的性质,不但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成果,而且可以把之推广到哲学领域,形成一个哲学理论,笔者将这个科学理论就称之为哲学全息理论。什么是哲学全息理论?
哲学全息理论就是世界万物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哲学的理论基础就是自然科学。
易经上述內容之中,古者包牺氏应对中国文明第一问题之方法,就是寻找世界万物之间的全息关系,接受大自然运行规律的启示,从自然科学的启示中制定出哲学的规则。包牺氏哲学的理论基础,就是哲学全息理论。
古者包牺氏开创的方法,在中国文明中又称之为天人合一。天就是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就是自然科学,人就是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就是哲学,天人合一就是自然科学与哲学之间存在着全息关系,就是自然科学与哲学的统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明的基本思维方式,天人合一与全息理论不谋而合。天人合一与全息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全息理论往往只注重于具体的事物,而天人合一则注重于世界万物的整体。换言之,就是天人合一比全息理论更加抽象,更加有气势。
变易、简易和不易是著名的易经三原则。笔者以为,在易经三原则之中,简易的地位最为重要,堪称为易经三原则的纲领。为什么简易的地位如此重要?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矣之理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易经系辞的这段文字,指出了简易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简易是天下的大道理,是成就事业的大道理。天人合一的核心就是简易,天人合一也是中国文明的主流意识,因为天人合一的核心就是全息理论,所以笔者就将全息理论推崇为中国哲学的第一大发明。
二.
太极理论
世界万物起源于什么?
这是一个人类文明中最根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往往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命运。圣经指出,大千世界是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出来的,所以上帝就是西方文明的精神支柱,所以基督教就决定了西方文明的命运。对于这个决定民族命运的问题,中国文明的囬答是什么呢?
易经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易经号称群经之首,是中国文明的源头,既然它认定世界万物皆源于太极,太极就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文明的定海神针。
太极成为定海神针,是中国哲学的第一概念,是中国文明开天辟地之大事。太极决定了我们民族的命运,太极是怎样决定我们民族命运的呢?
其表现之一,就在于太极不允许宗教干涉世俗,就在于杜绝了政教合一的可能。
太极成为定海神针,道教就只能认定世界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只有这种界定,道教的教义才能与易经相触洽。反之,如果道教认定是太上老君开创了世界,太极理论将斯文扫地,一山不能容二虎,这种矛盾的现象在中国文明中绝对不允许发生。
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中国为什么是佛教的第二故乡呢?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佛教的世界观,佛教认为世界起源于一真法界,因为太极就是一真法界,所以佛教与本易经的世界观就拥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所以佛教与中国文明就能融为一体。
西游记的故事指出,佛教经典是玄奘不远万里,恭恭敬敬地从印度求来的,西方宗教则没有这种机遇。鸦片战争以来,虽然有船坚炮利之武力威胁,虽然有传教士的前仆后继与献身精神,但中国文明依然不为之所动,而将西方宗教拒之于国门之外。中国文明为什么不欢迎西方宗教呢?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太极与上帝的格格不入。
西方宗教认为世界万物起源于上帝的意志,自然科学认为世界万物起源于物质与进化论,中国文明则认为世界万物起源于太极。中国文明的这种世界观,不但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而且为人类文明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思维模式。
太极理论为人类文明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思维模式,本文就将之推祟为中国哲学的第二大发明。这种思维模式哲理过于深刻,暂时还不为世人所理解。拙文[太极规矩颂]用科学的方法诠释了太极理论,从而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笔者相信,有了这个里程碑,太极理论总有拨云见日的时侯,总有发扬光大的一天。
三. 阴阳理论
易经提出了太极这个概念,并使之成为中国哲学的定海神针。但是,易经并不准备对之进行深入研究,偌大一部易经之中,太极这个概念只仅仅出现过一次。诠释本体论的任务,是由道德经与佛学对完成的,易经哲学的根本任务,只在于构建中国哲学的阴阳论。
“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易经系辞的这句格言,精辟地阐述了阴阳论的产生、归宿与作用。具体地说,阴阳产生于太极,归宿是八卦,哲学的作用在于构建一个封建社会的秩序。下面是一张易经总结出来的归类简表,归类简表就是构建封建社会秩序的理论基础。
八卦象素归类简表
卦名符号
自然
人
属性
动物
身体
方位
季节
乾
天
父亲
健
马
首
西北
秋冬间
坤
地
母亲
顺
牛
腹
西南
夏秋间
震
雷
长男
动
龙
足
东
春
巽
风
长女
入
鸡
股
东南
春夏间
坎
水
中男
陷
豕
耳
北
冬
离
火
中女
附
雉
目
南
夏
艮
山
少男
止
狗
手
东北
冬春间
兑
泽
少女
悦
羊
口
西
秋
八卦象素归类简表有卦名,卦德和卦象这三大要素。卦名就是八卦的八个名称,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它们的符号分别是
[、、、、、、、]这八个编号。卦象是八卦象征的事物。
八卦可以象征世界万物。依据卦象的原理,八卦归类简表为世界万物,乃至家庭关系都制定出一个井然有序的秩序。依据卦象的原理,中国哲学就把家庭秩序推广到人类社会,顺理成章地构建起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
在人类文明早期,西方文明构建社会秩序的依据是上帝的意志,而中国文明构建社会秩序的依据则是阴阳论。换言之就是,西方文明起源于宗教而中国文明则起源于哲学。因为构建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阴阳论也自然地成为中国文明的主流意识,所以本文把阴阳称为中国哲学的第三大发明。
四. 五行理论
与易经一样,中医理论的核心也是全息理论,所以就有易医同源之说。易经的全息理论的成果是八卦,与此相对应,中医全息理论的成果则是阴阳五(金木水火土)行学说。下面是一张五行归类简表之中,就蕴藏着中医的全息理论的思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行
五脏
六腑
五官
五形
五情
五声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毛
悲
哭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与阴阳论一样,五行学说的理论基础也是全息理论。与阴阳论不同之处,在于五行存在着相生、相克、相乘与相侮等动态关系,而阴阳八卦之关系却只有贵贱与高低之分,却不存在相互影响之互动。
因为存在着这种区别,阴阳论只能用于构建一个暮气沉沉的封建社会秩序,五行学却可以用于诠释生机勃勃的生命现象。医学属于自然科学,阴阳五行学说成为中医理论基础的这个事实,是人类文明的一个伟大创举。
拙文[中医理论与西方文明]指出:
这个伟大创举不但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用于诠释西方文明。为什么五行学说可以诠释西方文明?
就象人体结构一样,西方文明也充滿生机勃勃,五行学说既然可以描述生机勃勃的人体,也就可以诠释生机勃勃的西方文明。
因为可以诠释的西方文明,五行学说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哲学的第四大发明。中国哲学的第四大发明,好象是专门为西方文明设计的,笔者的这个惊人的发现,将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