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铁光给涂雯雯写的诗歌序言《把诗爱到骨头里》

(2018-09-22 17:43:12)
标签:

涂雯雯

诗集

杨铁光

写序

把诗爱到骨头里

——读涂雯雯《爱一路走来》

 《中国乡土诗人》常务副主编   杨铁光

杨铁光给涂雯雯写的诗歌序言《把诗爱到骨头里》

在市场大潮汹涌澎湃的当下,爱诗的人渐少,像涂雯雯这样爱诗的人更少。

因为她是一个把诗爱到骨头里的人。

 

许多人不知道,涂雯雯爱诗爱得很早。

诗是她的初恋。

涂雯雯读书时就是文学青年,从长江边到北京读大学,19888月毕业后到黑龙江报社实习,遇见了时任报社副刊编辑的才思敏捷、名声鹊起的诗人孙朝成。按说他们是“师徒”关系,但孙朝成的见面礼是脱口而出的谜语诗:“余心似水柔情在,雨打纱窗是新诗”,这个谜语怎能难住号称“九头鸟”的湖北妹子,不过,当她说出谜底是自己的名字“涂雯雯”的时候,怦然心动使她的脸红了,这首谜语诗成了丘比特的神箭射中了涂雯雯的芳心,也使得“师徒”关系的防火墙轰然坍塌,道貌岸然的师徒立马变成了温情脉脉的阿哥阿妹了。

于是涂雯雯神差鬼使般奋不顾身地初恋了。

与其说是孙朝成征服了涂雯雯,不如说是诗歌征服了涂雯雯;与其说是涂雯雯爱上了孙朝成,不如说涂雯雯爱上了诗歌。

那时的孙朝成,“三十功名尘与土”,正在坎坷与逆境中徘徊:当了几年兵,没入上党;职场政绩卓荦,没提上“干”;除了诗歌,他几乎两手空空。

于是,这个“余心似水柔情在,雨打纱窗是新诗”的谜语诗,像阿里巴巴的咒语,为孙朝成打开了一个生命的百宝山,也改变了他人生轨迹的品相和走向。

于是,这个谜语诗也成了涂雯雯“爱一路走来”的诗歌标识,是新生活的起跑线。

于是,爱一路走来;

于是,诗一路走来。

 

是不是有点像肖军与肖红的“遇见”啊:都是在哈尔滨,都是文学青年的见面,都是一见钟情。不尽相同的是:相见之因,肖肖更显侠义,孙涂更显诗意;相见之果,肖肖惺惺相惜,只有几度花期,孙涂一见钟情,至死靡它,爱得地久天长。

有谁能像清教徒一样,捧着诗歌的圣经禹禹前行,即使路上是荆棘,是炼狱?

有谁爱诗歌爱到忘乎所以,死心塌地,甚至演绎成现代版的“私奔”?

有谁敢用诗歌赌青春,赌明天,赌一生之命?

涂雯雯是也。

这是不是把诗爱到骨头里啊?!

 

1988年是涂雯雯诗歌生命的元年,30年来她的生命没有离开过诗歌。

绿衣捧砚,红袖添香。她为孙朝成撰写出版的26部作品整理文稿,誊写打字,归类编排、校对订正,她是第一责任编辑兼第一读者;

嘤嘤其声,琴瑟和鸣。“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人孙朝成几十年发表诗歌超过5000首,每一首都希望阅读者的“懂得”,和知音的共鸣。涂雯雯自然而然地成为孙朝成的“懂得者”和“共鸣者”。

孙朝成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涂雯雯说:“爱是灵魂的香味”。

孙朝成说:“你的爱是一团火焰,把我的生命燃烧”;涂雯雯说:“早晨,我们同太阳一起起床;深夜,星星为我们作伴;最难的日子,我们抱团取暖”……

涂雯雯在爱与诗的路上成长,她从最亲近的阅读者、唱和者,逐渐成为了最精致的解读者、赏析者,近年来还为孙朝成的诗集写了两篇序言。那温婉蕴藉的文字为孙朝成的诗集洒下“丝路花雨”——

岁月以一朵花开的飘逸,在梦的心湖里聆听过往。在人生的千回百转处,我以一颗温软如莲的心拾起一枚枚带有余温的记忆,用时间做笔,岁月为笺,将幸福与感悟,装订成银婚的纪念册。打开,便是馨香;合上,便是温暖。

 

毋容置疑,涂雯雯曾经是孙朝成的学生与粉丝,但她的折服、心仪与学习,不是亦步亦趋,她有独立见解。正如吴昌硕所说:“学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

涂雯雯不照猫画虎,克隆孙朝成;而是消化孙朝成,呼吸吐纳,融会贯通,破茧化蝶,形成新我。

他汲取了孙朝成诗歌的真的内核,善的基因,美的旋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即使他们在合唱,你也能听得出孙朝成是“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的豪放派;涂雯雯则是“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派。

孙朝成是唢呐,北方的黑土地离不开高声大嗓的唢呐;涂雯雯的洞箫,南国的小桥流水怎能缺少飘柔清婉的洞箫?

孙朝成的诗站在高处,看在远处,写出了天地大美,如“走近韶山,走近毛泽东”“伟大的钳工”“石库门内的沉思”“井冈山抒怀”“游喜峰口,唱大刀歌”;涂雯雯则是斜倚青竹,品味天籁,唱出一叠叠心曲——

小时候妈妈的爱/是一担白菜换来的/一尺五寸布的/花书包/装满了叮咛/是过年时穿在脚上/暖暖的千层底布鞋/踏平了泥泞/是住校时装在书包里的/干萝卜条/有太阳味道/更有妈妈味道/是远行时/梦里老家屋瓦上的/袅袅炊烟/很轻、很轻/一缕一缕升起/拴住我的生命……

心若相知/无言也默契/情若相眷/不语也珍惜/当一切已入睡/只剩下窗外的风/我依然还睁着眼睛/因为/我又看见了/你旧年留在月光下的/痕迹/那好吧/就让我将旧年的风月/倚着今晚的夜色/轻轻地合起/再煮一壶/清亮的月光/与你对酌/在今夜的梦里……

 

涂雯雯与孙朝成曾是师生,有年龄差异;但没有代沟,只有欣赏品味与写作风格的对接。

在写作风格上,他们的区别,除了婉约与豪放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孙朝成趋于传统,涂雯雯趋于现代。

孙朝成说:“在诗歌意象的营造、把握、组合上,雯雯比我好。”我认为,这话不是讨乖,说的很实在与精准。

不仅是意象,在诗歌的现代技巧的诸多方面,如意境、通感、隐喻、借代、伪谬、跳跃、解构、反讽、黑色幽默、意识流、生活流,等等,涂雯雯的诗歌中都有运用,有的尝试,有的得心应手。可以说,对于新诗的艺术表现力,涂雯雯着实下了一些功夫,并显示出其潜质与实力。

请看,《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日子一直在路上/生命中的每一次/开始和结束/都是人生阅历/我们能把握的/也许只有自己/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日子”意指“生活”,“在路上”是个意象,那是奔波的背影,跋涉的艰辛,开拓的困扰,攀登的汗水,当然也有牵手同行的搀扶,以及消解疲惫的抵达的甜蜜……

一个“在路上”,给人多少想象、联想的空间啊!

当读到“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我立刻想到了海子。厉害啦,涂雯雯,你的这句“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完全可以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对读。

 

涂雯雯让我两天写完这篇读后感,我知道她的“限时令”的良苦用心:让我写短点,省点眼睛。

看来又超过了。

最后说句祝福的话:

爱一路走来

诗一路走来

妹妹你

大胆地往前走

前面的世界

更精彩

20189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