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2014,你好,2015。羊年三羊开泰,开国之泰,开民之泰,开文艺之泰。
2014年的中国,亿万中国人紧跟党中央,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蹄疾步稳,风雨兼程。我区文学艺术界在改革的道路上愈发果敢,更加自信。全年我区有二位作家获长江丛刊年度奖和征文奖,二人获武汉作协十佳会员称号,莫小闲等作家的作品在本刊发表后,被《人民文学》《诗刊》选载,引起高度关注。全年在区内外开展文学讲座五次,参加国内文学采风活动三十多次,并协助区城管委成功主办了第二届江夏城管文化高峰论坛,区委主要领导给予高度评价。区作协花一年多时间协助区劳模联谊会编撰并出版了《江夏劳模风采录》。
本期小说中,张好好的《谁看见了我的梳子》《当时只道是寻常》均用散文的笔调铺陈开去,因而带有个人随笔的温度和率真。小说中关于时间线索的处理比较灵活,过去与现在的跳脱回闪中,思绪纷然,却杂而不乱,一一落到爸爸送给朵朵的那把断木梳子里,落到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日子中。散文作品中,著名作家陈应松的《三月》可选入文学语言的教科书,微缩且融合了各种语言技巧,但最重要也最精妙的一条就是没有技巧,就是对现有语言秩序的合理反叛,出其不意地遣词用句,制造语言波澜,打破你阅读时的安全感,好让习惯于快速阅读的人们停一停,细细品一品当下的汉语。舒位峰品的是电影,他用影碟和文字为我们构筑了一方异度空间。那里既有冷门佳片,也有经典老片,一部部道来,每部字数不多,却如数家珍,其间轻浮着一种“慢”的气息,在这个速生速死的电影时代,“慢”几乎成为一种艺术,成为抵御浮躁的一种方式。而被作者珍藏的碟片也渐渐变为一件极富怀旧意味的物什和老年月的象征,它让观影人彼时的种种感受落到了实处。观影亦观已。这些附着其上的细微情绪有时胜过电影本身,更令人回味。
天生灵物,随世而运,又独立风标。一本文学期刊办得愈久,其不变的东西就少一些。《江夏文艺》的气格禀性是一以贯之的,变革是不会停歇的,今年把内文字号改大了点,不知读者是否喜欢。我们要在开放的气氛中,众美并具,酿成一己的色香味,既不数典忘祖,更不能因循守旧,要以平常心为平常人办刊。我们要在春天里做一点扎扎实实的事情,未来在秋枝上才不会结出遗憾和悔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