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
(2011-07-06 16:48:16)
标签:
杂谈 |
【课题】等差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 |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归纳并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 2.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学会简单的应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
【学习重点】 1、等差数列的概念。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
【学习难点】 1、用不完全归纳法推导等差数列的通项项公式 2、用数学建摸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3、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 |
【学习方法】探究式、小循环多反馈 |
【学习课时】第一课时 |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创设情景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的定义和表示数列的几种方法——列举法、通项公式、递推公式。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类特殊的数列。 下面我们观察这样一些实例:
(1)第25届到第28届奥运会举行的年份依次为 (2)在过去的三百多年里,人们分别在下列时间里观测到了哈雷慧星: (3)某舞蹈队对舞蹈员进行排队,队员身高分别为(单位:m)
请同学们根据规律在( 1992,1996,2000,2004
,( 1682,1758,1834,1910,1986,( 1.68, 1.66, 1.64, 1.62, 1.60,
1.58
,( 观察并思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以上三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 共同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误:每相邻两项的差相等——应指明作差的顺序是后项减前项),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一个名字——等差数列。 【新课讲授】 (一).等差数列定义 强调:① “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 ②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 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强调“同一个常数” );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由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 an+1-an=d(n≥1) 练习2: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 (1) (3) (4) (5) (6) 指出:其中第一个数列公差<0, 第二个数列公差>0,第三个数列公差=0 强调:1、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想一想:设{an}是一个首项为a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你能够写出它的第n项an吗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重点部分,在迭加法的证明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若等差数列 的首项是a1,公差是 ,则据其定义可得: a4-a3=d an-an-1=d 等式迭加得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n-1)d (当n =1时,上式两边都等于a1) (三)讲解范例: 例1:求等差数列 12 ,8 , 4 ,0 ,‥‥的通项公式与第10项; 解:因为,a1=12,d=8–12=–4,所以这个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12+﹝n–1﹞×﹝–4﹞ 即 所以,a10=16–4×10=-24 练习:求等差数列 4 ,7 , 10 ,‥‥的通项公式与第6项; 例2:等差数列 –1 , 2 ,5 ,8,‥‥的第几项是152? 解:根据a1=-1,d=2-﹝-1﹞=3,an=152,从通项公式得出 152=-1+(n-1) 解得 练习:等差数列 3 ,5,7,9,‥‥的第几项是21?
例3 解:(1)由题意知,举行奥运会的年份构成的数列是一个以1896为首项,4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其通项公式 an =1896+4(n-1) =4n+1892 解得: n=29 假设 an =2050,即2050=4n+1892 此方程无整数解 答:所求通项公式为an=4n+1892 ;2008年是第29届奥运会,2050年不举行奥运会. 练习:|1、全国统一鞋号中,成年男鞋有14种尺码,其中最小尺码是23.5cm,各相邻两个尺码都相差0.5cm.其中最大的尺码是多少? 2、建造房屋时要设计楼梯,已知某大楼第2层的楼底离地面的高度为3米,第三层离地面5.8米,若楼梯设计为等高的16级台阶,问每级台阶高为多少米? 【课堂小结】 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
强调关键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3.用“数学建模”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语录】 数学家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作业布置】 必做题:课本11页A组1,2题 【教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