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
(2011-04-15 14:23:25)
标签:
杂谈 |
研究课题名称: |
认识人民币 |
||||||
设计者姓名 |
|
所在学校 |
|
||||
所教年级 |
一年级 |
研究学科 |
数学 |
||||
联系电话 |
|
电子邮件 |
|
||||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
|||||||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3、课题介绍 |
|||||||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
|||||||
|
|||||||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
|||||||
4.此外,学生懂得的字不多,对于查阅资料有一定的困难,这需要家长的协助。 5.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综合,这一环节是难点,需要教师与家长一起辅导与协助。 |
|||||||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
|||||||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人民币的历史与用途。 2.人民币的组成。 3.人民币的使用。 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调查访问、观察实物和实践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 2.通过整个活动过程,对学生渗透品质教育。 |
|||||||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
|||||||
现场口头汇报、跳蚤市场 |
|||||||
六、资源准备 |
|||||||
课件、人民币实物、电脑、笔、纸、闲置物品。 |
|||||||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
|||||||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起止时间 |
||||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
1.接触、讨论问题,对研究性学习有初步了解,明白此次活动的目的。 2.了解本次活动的步骤、方法和要求。 |
1.呈现课文中使用人民币的图片,回顾学期初的捐钱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利用课件介绍本次活动的步骤、方法和要求。 3.为学生答疑,并组织学生讨论。 |
一课时 |
||||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
提出和选择课题 |
对这一课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研究课题:a.人民币的历史与用途,b.人民币的组成,c.人民币的使用。 |
1.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2.与学生一起选题,在学生选题时给予解释与指导,帮助学生确定课题。 3.让学生在a与b中进行选题,c为第二次分组时用的统一课题。 |
三课时 |
|||
成立课题组 |
1.按照自己的兴趣,在a与b中选择课题,然后根据选题情况进行分组,每组约10个学生。 2.对自己所想要研究的课题进行初步的思考与探究。 3.进行组内分工。 (第一次分组的研究完成后,再进行抽签,让学生随机组合进行第二次分组,同样为每组10个学生,其中5个为a课题的学生,5个为b课题的学生,然后再进行c课题的研究。) |
1.让学生以自愿为原则进行分组,然后再合理调配各组成员的组成,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每组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2.协助学生进行组内分工,约2至3人负责一项小组工作。 3.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与家长做好沟通,使家长能协助学生完成研究学习。 |
|||||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
每个小组民主推选出小组长,制定自己小组的活动计划,明确小组的活动时间、分工和内容。 |
1.指导学生制定研究方案。 2.对学生遇到的困难与疑点进行指导。 |
|||||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
1.前半个月进行第一次分组的研究活动:a.在家长的协助下,上网搜集资料,对身边的成年人采访调查,对人民币进行实物观察与记录。b.对资料进行筛选与整合。c.小组讨论,对研究结果进行修改,并进行结果汇报准备。d.进行研究汇报,并对其他小组提出改进的建议。 2.后一个半月进行第二次分组的研究活动:a.重新分组后,组内成员进行讨论交流,互相交流在前一部分的研究中所获得的知识,使a与b课题的知识综合起来,并为各个学生所习得。b.在组内成员均已习得a与b课题的知识后,对课题c进行讨论,然后进行新一轮的组内分工。c.通过资料搜集、调查访问、实践应用,获得对c课题的研究信息。d.对资料进行筛选与整合。e.小组讨论,对研究结果进行修改,并为汇报做准备。f.进行研究汇报,并提出问题,然后全班根据研究结果一起解决。g.开展跳蚤市场这一实践活动,让各组各自设计自己的摊档,并做好分工,然后把自己家里闲置的书籍、玩具等物品拿出来进行交易,把跳蚤市场这一活动所得款项捐给学校的困难学生。 |
1.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的研究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对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指导与帮助,但是一定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尝试失败后成功的喜悦。 2.帮助学生随着活动的进行,对各自小组的活动计划进行及时的修改与不断的改进,以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3.保持与家长的联系,协助家长做好对孩子的指导工作,使这一活动能更顺利的开展。 4.邀请家长一起参加跳蚤市场的实践活动,这样可以请家长一起帮助管理现场的秩序,也可以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5.指导各小组各自计算自己摊位的收入。 |
两个月 |
||||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
|||||||
《认识人民币》这一研究性学习活动,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很好地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兴趣,让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其在后续的数学学科学习中,起到了很大的铺垫作用。而这一活动形式的新颖性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这一活动采取先易后难的研究形式,这种循序渐进的研究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容易的课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有一定难度的课题则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外,这次活动的最后采取跳蚤市场这一实践活动来作为落幕之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深了对人民币使用的认识,在真实的交易活动中,锻炼了人民币简单计算的能力。最后,把跳蚤市场各摊位的收益捐给困难学生,让学生明白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一道理。 但是,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对于研究性学习这一活动的实施有很大的难度,动手能力比较弱,对于资料的整合有困难,而语言表达能力也比较薄弱,很多时候都是依赖于老师与家长的协助,所以,以后要多点开展这样的活动,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当研究的次数多了,学生也就渐渐掌握方法了。此外,还应加强团队之间的合作,很多学生还不太明白要怎样才能做到团队合作,这需要教师对这一团队活动多加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