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眼的味道

(2012-08-31 11:54:33)
标签:

杂谈

高尔夫

人生

分类: 其他
手机轻轻地响了起来,一看,是父亲的号码,不由得有点惭愧。多年来,和父亲的联系并不密切,自己总以工作繁忙为借口,并不经常给父亲电话。常常是在自己都觉得时间有点长了,才会打个电话回去。而每次多是三言两语地例行问候就草草挂了。父亲总有些意犹未尽又无可奈何地。虽然挂念着儿子,除非家里或乡亲有什么事,父亲一般不会打电话。这次,莫非又是兄弟或乡亲们的什么事情?接起电话,父亲说,老家的龙眼熟了,今年丰收,是否快递一些过去?这才想起,原来,又到了龙眼收获的季节,才想起曾经对龙眼的渴望。 

第一次吃龙眼是什么时候已经忘记了。那时穷,物资匮乏,能找到点甜的东西都不容易。龙眼,可能是相对最便宜又最容易获得的了--虽然也吃不到几个。那时农村没有什么水果,经济也不发达,老家也很少有水果买卖,除了在自家田间山头零星地种几棵龙眼、荔枝、柚子等水果外,就鲜有其他水果了。好在家门口就有四株颇有岁月的龙眼树,每年多少都能开花结果,想尽各种办法总能吃到三个两个的。老家的龙眼个头不大,绿褐色的外壳,圆圆的,水分很足,味很甜,象蜜一样,不,比蜜还甜,到了嘴里,甜丝丝的。是那种很纯正,很自然的感觉,似乎多一点就太甜,少一点又太淡了

听父亲讲,这四株龙眼树在他小时候就已经有了,至今应有百、八十年的历史了。树很高,一个主干上来分成两个分支,约有两、三层楼高,树干很粗,要两人才能合抱,每年春天开花,八、九月结果。每到夏天,这几株龙眼树就是我的乐园。天热,果子未成熟时,我在树下、树上看书,既可以避暑,又可以看着那一个个小龙眼慢慢地长大。

可是,虽然老家就挨着这几棵可爱的龙眼树,那几棵树并不属于我家,我并不能自由地采撷、而且也没钱购买。每年,眼巴巴地看着龙眼从开花到结果,直到成熟,我都得等主人采完以后,才能自由自在地爬到树上,仔细搜寻着枝枝桠桠中残留下来的小龙眼;或者,个别长在比较高、比较远、不容易够着的地方的漏网之鱼。小心地爬过去,采下来,捧在手心里,认真地端详着,然后,小心翼翼地剥下紧紧裹着果肉的白色薄膜,先慢慢地吸取水份,最后,才万分不舍地一小一小口吃下去。 

看着孩子们的饥渴眼神,父亲心里很难受,每次都只能安慰,说,以后,我们也自己种一棵,让你们吃个够。于是,我们就充满期望地等待着。终于,在我读初中的某一年,父亲买了几株幼苗,找了个离家四、五百米远的一处山坡地,种下了小龙眼苗。看着小树绿绿的叶子,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小树小树你快快长,快快开花结果,我可等着呢。似乎,我已经闻到了龙眼的香甜。

一年又一年,不需要特别的肥料,也不需要特别的照看,小树就这么一点点地长着。大概过了两三年,小树长得有一人高了,那绿油油的叶子在风中摇曳,而我,惊喜地发现,小龙眼树开花了。太好了,再过几个月,我就可以吃到自家的龙眼了。我日也盼、夜也盼,还时不时地过去看看有没有变化。终于,季节到了,龙眼熟了,父亲将龙眼采了回来。虽然,第一年结的果不多,个也不大,可是,我一吃,甜甜的,象蜜一样,水分很足,很自然、很纯正的甜。没错,就是这种味道,那几棵大树也是这种味道,而我家的似乎更甜。我很高兴,我终于吃到了自家的龙眼了,我终于不用等着吃别人采剩下的了。

后来,我工作了,留在了城市。虽然,龙眼成熟的时候我不在老家,无法亲自到树上去采,但还好离家较近,有时候可以抽空回老家品尝那独特的味道;有时候,有人顺路的时候,父亲会托人带给我。我还是能轻松地享用那龙眼的甘甜。

过了两年,我到了上海工作,离老家远了,吃龙眼就不那么方便了。每年到了季节,父亲总会问我,是否邮寄些过来。虽然,我很想念那龙眼的味道,但那时候的交通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邮寄一趟很不方便,况且要几天的时间,容易变质,我总是回绝了父亲。

家乡的龙眼很久没吃到,难免会有想念。还好,大城市什么都有。有时候,忍不住到超市买些广东的龙眼,虽也甜,但总觉得似乎象在蜂蜜里加了糖,有些甜过头了,而且水份也不是很足;有时候,也会吃到泰国龙眼--那是一年到头都可以买得到的,一吃却感觉味道相差太远,甜味怪怪的,似乎掺和了某种药水的味道,水份也是明显不足。每次,就又特别想念家乡的龙眼。 

后来,不知道哪一年,突然发现交通便利了,老家与上海通了夕发朝至的客车,而且可以捎带货物,收费不高。从那时起,父亲总会在龙眼成熟的时候,打电话问我,是否需要,需要多少,快递给我。于是,我又吃上了老家的新鲜龙眼了。而我,常常在吃了之后,就忘了。然后,又是一年,又是父亲打来电话。

第二天上午,龙眼到了。沉沉的一个大纸箱,我双手提起来都很吃力,估计有百八十斤重。才想到,父亲年纪已经大了,要将这么重的箱子自己用摩托车运到镇上的公共汽车站挺不容易的。这么重的东西,我一有需要,父亲立马就去办了,而我,连打个电话都是那么的吝啬。我实在是愧疚父亲的太多了。 

打开纸箱,那熟悉的颜色展示在眼前。依旧是那小小的,绿绿的,绿得有点褐,一串一串,秩序井然地叠放着,似乎龙眼也在亲切地望着我,那久违的龙眼的香气悄悄地弥漫。我摘下一颗,轻轻一挤,水就喷了出来;皮薄、肉厚,核小小的,依旧是那甜甜的,淡淡的甜,而不腻;依旧是那么纯正,那么自然。一种淡淡地、特有的香气,就象人渗透骨子里、与生带来的性格一样,虽经十几年的风风雨雨,那种独特的味道依然还在,还是那么的与众不同,那么的熟悉。

我不知道,老家的龙眼是如何经过十几二十年的风雨而还能保持着如此纯粹的味道;我知道,经过这些年,从少年步入中年,我已经有了很多的改变;我也知道,也许过两天我就会忘记了龙眼的香甜,而父亲,一定不会忘记,在明年龙眼成熟的季节,让我的电话轻轻地响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