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弟子规》——入则孝(节选)教案及实录

(2011-05-09 15:44:58)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设计

《弟子规》——入则孝(节选)教案及实录

 

 

教学内容:《弟子规》“入则孝”前六句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的:

1、背诵《弟子规——入则孝》,体会古文韵味,初步理解这些经典话语的大意。
2、感受古人的孝敬,时刻以这些经典话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孝顺父母,试着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让学生懂得要感恩父母,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教学重点:体会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在校尊敬老师,好好学习。

教学难点:理解“孝”的含义,明白“百善孝为先。”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

2、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的读书口号是——全班同学大声回答:“诵读千古美文  争当少年君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声说出班级读书口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师生对古诗文: 师诵上句,生对下句。

1)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读书月活动中,我们一起背了很多古诗词,大家还记得吗?

学生大声说——记得!

好!现在我来检查检查。我说一句,你对一句。开始!

第一句:少壮不努力

全班同学很快对上——老大徒伤悲。

你们真行!

2)男女生对决。

师:男同学先来,人生自古谁无死

男生快速对上:留取丹心照汗青。

师:男同学,好样的!到女同学来。纸上得来终觉浅

女生快速对上: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女同学,真棒!

相信在这次读书月活动中,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收获。让我们再次走进经典,一起接受圣贤的熏陶。

【设计意图】师生对读书月诵读名句,既是一种无痕的检查,也是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以积极的心态投入下面的学习。

3、播放“孝感动天”的故事。

(1)同学们听得都入迷了,会听就是会学习!

(2)说一下你听后的感受?

生1:舜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生2:舜的孝心感动力天地。

【设计意图】学生是最喜欢听故事的,以故事引入课题,学生一定对新学习充满好奇和期待。

师:是啊,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弟子规》“入则孝”里也对“孝”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前六句。

(3)板书课题:《弟子规》入则孝(节选)    齐读课题。

(4)简介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教给学生孝敬父母的道理。(板书:孝敬父母)孟子说:“百善孝为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弟子规》入则孝部分,学习如何孝敬父母吧!

二、初读经典

1、听录音范读。

2、生跟录音美美地读一读。

3、自由读。

      请同学们自由读文段,要求: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个句子。

 

 

自读要求: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个句子。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4、生自由读文本,师来回巡视。

5 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请XX同学来读,大家注意听,他读得对不对。

2)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1:他读的得声音很响亮。

2:他有一个字读错了。

师:哪个字读错了?

2夏则凊qìng他读成了夏则凊(qīng)。

师:你听得好认真样呀!一个字读错你也听出来了。你怎么知道这个字读

qìng呢?

2:我预习时看了注音,知道这个字读qìng)。

师:你很会学习!同学们,课前预习很重要呀,大家要向他学习,学会课前预习。

6、全班齐读。(注意读出韵味)

7、男女生比赛读。

8、古人说得好:“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请大家用笔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再多读几遍。

9、同桌交流。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大家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吧!

10、汇报读书情况:你读懂了哪一句?

11、学生自由谈感受。(能大概说就行)

三、朗读体会

学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课件出示)

1、播放《弟子规》动画片段。

【设计意图】动画片是学生的最爱,通过有趣的动画影像学习《弟子规》,学生很容易接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指名读。请XX同学来读这两句。

3、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1:父母叫我们要马上应,父母叫我们做什么事,我们不得偷懒。父母教育我们,我们要有听他们的话,不要顶嘴。

师:你的理解很正确。

2:父母喊我们,我们就要回答,父母叫我们做工,我们不得偷懒不做,我们要听父母的话。

师:你很会读书,理解很到位。

师:谁能联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1:比如,放学回到家,妈妈叫我吃饭,我马上说:“好的,妈妈。”

师:你是个听话的孩子。

2:吃完饭我看一会电视,然后妈妈叫我写作业,我马上关掉电视,去写作业。

师:你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3:我们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帮他们做家务活,不惹他们生气。

师: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懂得孝顺父母。为他们鼓掌!

4、齐读。大家一起读这两句话。声音整齐又响亮。

5、练习背诵。

     给大家两分钟时间,看谁能最快背得这两句话。

(学生个个投入的背诵练习,有的还同桌互相检查,科认真了。)

6、检查背诵。

1)指名背。谁来背?他背对吗?(生1:他背得很流利。)再请一个来背。他背得好吗?(生2:他背得不够流利。)

2)小组背。小组比赛背,看哪个小组多的红旗?准备——开始!

        【设计意图】当堂检查背诵,并进行比赛,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便于老师指导如何进行下一步学习指导,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学习: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课件出示)

1、课件出示两幅图(图1:小孩为母亲扇风。图2:小孩出门前请示父母。)。

2、请大家仔细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内容。

1:一个小孩帮妈妈扇风。

2:一个小孩跟父母请求要出去玩。

3:第一幅图是一个小孩帮妈妈扇风。第二幅图是一个小孩要出去玩,问父母给不给。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清楚。

3、引出这两句话,齐读。全班一起读。(读得很正确)

4、男女生比赛读。男女同学比赛读。(不相上下)

5、指名读。(生1读。你读书声音真好听!)(生2读。你是我们班的朗读能手。)

6、谁来说说,平时你帮父母做过什么事?

    1:我会帮妈妈洗碗。

     师:你真能干!

2:有一次,我帮爸爸倒一杯水。

师:你是孝顺的孩子。

3:有一次我帮老师收课本。

师:谢谢!你很懂事。

4:我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工。

师:我为你爸爸妈妈有这么一个孝顺的孩子感到自豪。

师:看来,大家都是好孩子,懂得帮父母干活,都是孝顺的孩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感受,使学生入情入境理解体会,相信学生从这一刻起,对怎样孝敬父母一定会有更深切的感受,也知道怎样做了。

7、熟读句子。(多种形式练读)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把握读书的目的性、层次性,学生在充分感知文本的过程中,得到感染,加深了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学习: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课件出示)

1、  讲故事:刘备教子

2、  引出字句。

3、  引导学生用前面学习的方法,自读自悟。

     师: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我读懂了即使是小小的坏事也不能做。

师:我相信你不会最坏事。

    2:别人的东西不能乱拿,不然爸爸妈妈会生气、伤心的。

     师:你是父母的好儿子!

4、  学生讨论:“你做错事时,父母是怎样教育你的?”

5、送大家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四、复习巩固

1、指导感情朗读:

1)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父母的加倍关爱下快乐成长,我们也爱自己的父母亲。

请你带着对父母的爱,再读一读这几句话。(齐读)

2)父母是我们生活的老师,我们应该敬重他们。请你恭敬地读一读这几句话。(齐读)

3)全班一起拍手配乐读,读出节奏。

2、练习背诵。

1)朗读接龙:师生朗读接龙;同桌朗读接龙;小组朗读接龙。

2)指导背诵。  3)练习背诵。  4)男女竞背。

3、看译文,猜原文。

  父母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②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③ 子女照顾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4、哪个同学能流利的回答“入则孝”讲的是什么?

 5  我们平时是怎么做的?

 6  今天学习了《弟子规》“入则孝”,今后你打算怎么做?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是否真的理解赏析中所讲的含义,对照自己平时对父母的言行,反省一下自己做得好不好,以此引导学生知道今后要按照《弟子规》要求的去做。

五、升华情感

1、展示资料:你收集了哪些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

2、生讲故事。

1:讲“黄香温席”的故事。

2:讲“卧冰求鲤   ” 的故事。

(其他学生都听得很认真。)

3、谈谈听了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

师:从这两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1:黄香是个孝顺的孩子,对父母很好。

2:王祥对他的后母真好!

3:我们要向黄香和王祥学习,做个孝顺的孩子。

师:为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故事的两位同学鼓掌!我相信大家都已经听的、读懂了这两个感人的故事。你们都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4:我还想讲!

5:我也想讲!

6:我也想讲!

我也想讲!……

师:有这么多同学想讲故事,那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这些故事好吗?

生齐:好!

4、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孝顺父母的,打算从哪些地方做得更好?

  1:我经常帮妈妈洗菜的。

师:你真是个好孩子!

2:我有时帮爸爸买烟。

师:你是个能干的孩子!

3:我以前不好好学习,妈妈很伤心。我以后要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

师:相信你一定能行!

4:我老爱和妈妈顶嘴。以后我要听父母的话,不和他们顶嘴了。

师: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更听话,更懂事。

5、师讲故事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古代流传下来很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我给大家讲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故事。

 【设计意图】本环节向学生展示动物尚且知道报答养育之恩。进一步强调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是做人的根本。

6、  播放歌曲《母亲》MTV。 

     现在让我们一起倾听《母亲》这首歌。再次用心感受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播放歌曲《母亲》MTV,学生静静地听。有的同学眼里含着泪花。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7、此时此刻,你想对父母说什么或者做什么?

    

 

我想对爸爸妈妈说:————————————

 

 

————————————————。

 

 

 

 

 

 


 

1:我想对爸爸妈妈说,请你们相信我,我一定会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你们。

师:到时候我也为你高兴。

2:爸爸妈妈,你们的儿子以后一定会很孝顺你们的。

师:一定!一定!

3:爸爸妈妈,我以后不再贪玩了,都帮你们做家务。

师:一个勤劳的好孩子!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长大后,我一定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

师:那一天一定来到!

【设计意图】学生对“孝”有所领悟,但是还处在朦胧中,对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潜意识中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知道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激发学生从内心去感恩生养他的父母。

六、总结

     百善孝为先。老师希望你们不仅把《弟子规》背好,在生活中还要按《弟子规》中说的那样做尊敬父母、关心父母、孝顺父母的知书达理的人。

七、课外作业

    现在给大家留课外作业。第一题,写一写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第二题,写本节课学习后的感想。第三题,为父母做一件好事,并写下来。三题任选一题。(出示课件)

 

 

    任选一题:

1、写一写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

2、写本节课学习后的感想。

3、为父母做一件好事,并写下来。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弟子规》——入则孝(节选)教学反思

 

我设计的这节《弟子规》“入则孝”,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背诵《弟子规》“入则孝”前六句,体会古文韵味;初浅理解文中的意思;听讲故事,进一步理解孝敬之道;听歌曲《母亲》,在歌声中感悟父母平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感恩父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理解“孝”。

哲学家菩德曼说过:“播下一个信念,你将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教育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多方位的渗透、熏陶、感染往往比直白的说教效果更好。因此本节课,我没有直白的说教,而是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会。如用“谁能联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谁来说说,平时你帮父母做过什么事?”、 “你做错事时,父母是怎样教育你的?”、“今天学习了《弟子规》-----入则孝,今后你打算怎么做?”、“谈谈听了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此时此刻,你想对父母说什么或者做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最后欣赏歌曲《母亲》,让学生一步步加深理解和体会,默默感受父母的爱,使孝敬父母的美德逐渐深入学生心灵。。

古人云:“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两句话都强调了积累的作用。离开了积累,一切语文活动都好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那么语文素养的提高就成了“空中楼阁”了。该如何帮助学生进行积累呢?我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自读、齐读、诵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悟理。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达到熟读成诵。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更积累了品质。我相信,这节课后,学生更懂得了孝顺父母。几个星期后的家长会上,家长们纷纷告诉我,近段时间自己的孩子懂事多了,不顶嘴,自觉完成作业,帮我们做家务。听到这些,我会心地笑了。

通过这次课,我和孩子们的内心都受到了一次洗礼,我会和孩子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自己的父母、同学、老师,因为“百善孝为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