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入则孝(节选)教案及实录
(2011-05-09 15:44: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 |
《弟子规》——入则孝(节选)教案及实录
教学内容:《弟子规》“入则孝”前六句
教学重、难点:
1、背诵《弟子规——入则孝》,体会古文韵味,初步理解这些经典话语的大意。
2、感受古人的孝敬,时刻以这些经典话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孝顺父母,试着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让学生懂得要感恩父母,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教学重点:体会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在校尊敬老师,好好学习。
教学难点:理解“孝”的含义,明白“百善孝为先。”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
2、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的读书口号是——全班同学大声回答:“诵读千古美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声说出班级读书口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师生对古诗文:
(1)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读书月活动中,我们一起背了很多古诗词,大家还记得吗?
学生大声说——记得!
好!现在我来检查检查。我说一句,你对一句。开始!
第一句:少壮不努力
全班同学很快对上——老大徒伤悲。
你们真行!
(2)男女生对决。
师:男同学先来,人生自古谁无死
男生快速对上:留取丹心照汗青。
师:男同学,好样的!到女同学来。纸上得来终觉浅
女生快速对上:绝知此事要躬行。
师:女同学,真棒!
相信在这次读书月活动中,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收获。让我们再次走进经典,一起接受圣贤的熏陶。
【设计意图】师生对读书月诵读名句,既是一种无痕的检查,也是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以积极的心态投入下面的学习。
3、播放“孝感动天”的故事。
(1)同学们听得都入迷了,会听就是会学习!
(2)说一下你听后的感受?
生1:舜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生2:舜的孝心感动力天地。
【设计意图】学生是最喜欢听故事的,以故事引入课题,学生一定对新学习充满好奇和期待。
师:是啊,舜的孝心感动了天地。《弟子规》“入则孝”里也对“孝”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前六句。
(3)板书课题:《弟子规》入则孝(节选)
(4)简介
《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教给学生孝敬父母的道理。(板书:孝敬父母)孟子说:“百善孝为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弟子规》入则孝部分,学习如何孝敬父母吧!
二、初读经典
1、听录音范读。
2、生跟录音美美地读一读。
3、自由读。
自读要求: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个句子。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
5、
(1)指名读。请XX同学来读,大家注意听,他读得对不对。
(2)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生1:他读的得声音很响亮。
生2:他有一个字读错了。
师:哪个字读错了?
生2:夏则凊(qìng)他读成了夏则凊(qīng)。
师:你听得好认真样呀!一个字读错你也听出来了。你怎么知道这个字读
(qìng)呢?
生2:我预习时看了注音,知道这个字读(qìng)。
师:你很会学习!同学们,课前预习很重要呀,大家要向他学习,学会课前预习。
6、全班齐读。(注意读出韵味)
7、男女生比赛读。
8、古人说得好:“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请大家用笔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再多读几遍。
9、同桌交流。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大家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吧!
10、汇报读书情况:你读懂了哪一句?
11、学生自由谈感受。(能大概说就行)
三、朗读体会
学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课件出示)
1、播放《弟子规》动画片段。
【设计意图】动画片是学生的最爱,通过有趣的动画影像学习《弟子规》,学生很容易接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指名读。请XX同学来读这两句。
3、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生1:父母叫我们要马上应,父母叫我们做什么事,我们不得偷懒。父母教育我们,我们要有听他们的话,不要顶嘴。
师:你的理解很正确。
生2:父母喊我们,我们就要回答,父母叫我们做工,我们不得偷懒不做,我们要听父母的话。
师:你很会读书,理解很到位。
师:谁能联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生1:比如,放学回到家,妈妈叫我吃饭,我马上说:“好的,妈妈。”
师:你是个听话的孩子。
生2:吃完饭我看一会电视,然后妈妈叫我写作业,我马上关掉电视,去写作业。
师:你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生3:我们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帮他们做家务活,不惹他们生气。
师: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懂得孝顺父母。为他们鼓掌!
4、齐读。大家一起读这两句话。声音整齐又响亮。
5、练习背诵。
(学生个个投入的背诵练习,有的还同桌互相检查,科认真了。)
6、检查背诵。
(1)指名背。谁来背?他背对吗?(生1:他背得很流利。)再请一个来背。他背得好吗?(生2:他背得不够流利。)
(2)小组背。小组比赛背,看哪个小组多的红旗?准备——开始!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课件出示)
1、课件出示两幅图(图1:小孩为母亲扇风。图2:小孩出门前请示父母。)。
2、请大家仔细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内容。
生1:一个小孩帮妈妈扇风。
生2:一个小孩跟父母请求要出去玩。
生3:第一幅图是一个小孩帮妈妈扇风。第二幅图是一个小孩要出去玩,问父母给不给。
3、引出这两句话,齐读。全班一起读。(读得很正确)
4、男女生比赛读。男女同学比赛读。(不相上下)
5、指名读。(生1读。你读书声音真好听!)(生2读。你是我们班的朗读能手。)
6、谁来说说,平时你帮父母做过什么事?
生2:有一次,我帮爸爸倒一杯水。
师:你是孝顺的孩子。
生3:有一次我帮老师收课本。
师:谢谢!你很懂事。
生4:我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工。
师:我为你爸爸妈妈有这么一个孝顺的孩子感到自豪。
师:看来,大家都是好孩子,懂得帮父母干活,都是孝顺的孩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感受,使学生入情入境理解体会,相信学生从这一刻起,对怎样孝敬父母一定会有更深切的感受,也知道怎样做了。
7、熟读句子。(多种形式练读)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把握读书的目的性、层次性,学生在充分感知文本的过程中,得到感染,加深了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学习: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课件出示)
1、
2、
3、
师:我相信你不会最坏事。
4、
5、送大家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四、复习巩固
1、指导感情朗读:
(1)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父母的加倍关爱下快乐成长,我们也爱自己的父母亲。
请你带着对父母的爱,再读一读这几句话。(齐读)
(2)父母是我们生活的老师,我们应该敬重他们。请你恭敬地读一读这几句话。(齐读)
(3)全班一起拍手配乐读,读出节奏。
2、练习背诵。
(1)朗读接龙:师生朗读接龙;同桌朗读接龙;小组朗读接龙。
(2)指导背诵。
3、看译文,猜原文。
①
②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③ 子女照顾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是否真的理解赏析中所讲的含义,对照自己平时对父母的言行,反省一下自己做得好不好,以此引导学生知道今后要按照《弟子规》要求的去做。
五、升华情感
1、展示资料:你收集了哪些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
2、生讲故事。
生1:讲“黄香温席”的故事。
生2:讲“卧冰求鲤
(其他学生都听得很认真。)
3、谈谈听了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
师:从这两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生1:黄香是个孝顺的孩子,对父母很好。
生2:王祥对他的后母真好!
生3:我们要向黄香和王祥学习,做个孝顺的孩子。
师:为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故事的两位同学鼓掌!我相信大家都已经听的、读懂了这两个感人的故事。你们都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生4:我还想讲!
生5:我也想讲!
生6:我也想讲!
我也想讲!……
师:有这么多同学想讲故事,那我们下节课再来交流这些故事好吗?
生齐:好!
4、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孝顺父母的,打算从哪些地方做得更好?
师:你真是个好孩子!
生2:我有时帮爸爸买烟。
师:你是个能干的孩子!
生3:我以前不好好学习,妈妈很伤心。我以后要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
师:相信你一定能行!
生4:我老爱和妈妈顶嘴。以后我要听父母的话,不和他们顶嘴了。
师: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更听话,更懂事。
5、师讲故事
6、
7、此时此刻,你想对父母说什么或者做什么?
我想对爸爸妈妈说:———————————— ————————————————。 |
生1:我想对爸爸妈妈说,请你们相信我,我一定会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你们。
师:到时候我也为你高兴。
生2:爸爸妈妈,你们的儿子以后一定会很孝顺你们的。
师:一定!一定!
生3:爸爸妈妈,我以后不再贪玩了,都帮你们做家务。
师:一个勤劳的好孩子!
生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长大后,我一定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
师:那一天一定来到!
【设计意图】学生对“孝”有所领悟,但是还处在朦胧中,对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潜意识中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知道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激发学生从内心去感恩生养他的父母。
六、总结
七、课外作业
1、写一写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 2、写本节课学习后的感想。 3、为父母做一件好事,并写下来。 |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弟子规》——入则孝(节选)教学反思
我设计的这节《弟子规》“入则孝”,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背诵《弟子规》“入则孝”前六句,体会古文韵味;初浅理解文中的意思;听讲故事,进一步理解孝敬之道;听歌曲《母亲》,在歌声中感悟父母平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感恩父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理解“孝”。
哲学家菩德曼说过:“播下一个信念,你将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教育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多方位的渗透、熏陶、感染往往比直白的说教效果更好。因此本节课,我没有直白的说教,而是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体会。如用“谁能联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谁来说说,平时你帮父母做过什么事?”、 “你做错事时,父母是怎样教育你的?”、“今天学习了《弟子规》-----入则孝,今后你打算怎么做?”、“谈谈听了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此时此刻,你想对父母说什么或者做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最后欣赏歌曲《母亲》,让学生一步步加深理解和体会,默默感受父母的爱,使孝敬父母的美德逐渐深入学生心灵。。
古人云:“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两句话都强调了积累的作用。离开了积累,一切语文活动都好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那么语文素养的提高就成了“空中楼阁”了。该如何帮助学生进行积累呢?我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自读、齐读、诵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悟理。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达到熟读成诵。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更积累了品质。我相信,这节课后,学生更懂得了孝顺父母。几个星期后的家长会上,家长们纷纷告诉我,近段时间自己的孩子懂事多了,不顶嘴,自觉完成作业,帮我们做家务。听到这些,我会心地笑了。
通过这次课,我和孩子们的内心都受到了一次洗礼,我会和孩子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自己的父母、同学、老师,因为“百善孝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