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涨难跌易,不如减仓》2013/11/22

(2013-11-25 09:50:08)
分类: 证券市场评论

 

提示:大指数1114日低点上行非推动,其后的性质仍然是反弹,行至上方密集区时,上行犹豫且量减,后市谨防回撤。小指数1111日(周一)出现预期中的反弹B段,回试上方缺口不补,当会回撤后再图上行。

 

一周的市场借助会议的改革利好,出现较强幅度的上拉。但这个上拉仍然在我们的预期之中,小指数回试上方下跳空缺口而不补,第一权重股明显有反拉短期到位迹象;大指数则在部分权重股的带动下,再次返回上方密集成交区下沿。这样的上行结构本来就在预期中,自我们前一周告诫不要再杀跌时,已经提示了市场912日开始的复合之字型调整可告行将结束,从策略上讲择股阶段做多并无问题。但我们从市场的板块运动状态看,仍然建议在小票中逆袭,这样的短期效果会更好。作此策略的原因,是会议所提之改革,会对大多数周期性衰退行业的品种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大票中除了军工类以及高端装备类的,几乎多数都不太可能出现大级别上行行情,仅有些严重超跌的能源资源类品种,有短期反弹的要求。这样的情况下,推动大指数上行是得不到资金层面的有力支持。而大级别短多资金的总量,亦无法持续推动这样大群体的权重股上行。故此,我们对大指数的反弹并不乐观。

前面我们从结构的角度,分别对大指数1114日以及小指数1111日的低点上行性质作了剖析。从细节上看,这两类指数的低点上行均非推动。既然是个非推动性质的上行,那么,将其定义为反弹结构并无不妥。只是,这样的反弹结构可高可低,完全难以用某个区间来定义其空间。且在众多投资人坚信“三中全会”是超级大利好的情况下,市场往往会将指数维持在强势区,以消耗众多看好市场的多头资金。但当人们发现,主观的臆测并不能让市场带动更多的跟风资金做多,而指数开始再次陷入烂泥盘整时,人们的失望情绪会开始增加,随着指数图表形态的变坏,必然会引起更多的人开始对市场产生防范。我们注意到,周三、周四的市场,指数仍然可以维持形态上的强势。却是因市场的尾盘,由权重极大的石油与银行股尾盘强拉。这样的走势哪里像是正常的多头行情,倒更像是尾盘做局。

对于大指数本身而言,我们从不会因众人与众多机构的看多“三中全会”利好,以及指数本身的两个中阳,而改变我们在反弹出现之初,对它的上行性质只是反弹的定义。结构本身的使然,是市场众多成交集合所决定的,它不会因为途中的利好,而出现性质上的改革。用俗话来说,就是老鼠的儿子永远也变不成猫,哪怕它硕大如袋鼠,也还是鼠。所以,反弹的本身定义没有问题,问题是这个反弹到底要到哪里去?其实,对一个复合的平台整理结构,其同级B段的上行反弹,最高的是可以走成创新高的走势。但这种创新高的走势本身,并不能说明趋势的逆转,相反,它只是引诱突破追高盘的伎俩。而其最终目的是灭杀突破追高盘,并在后续的下压击破前低时,再次灭杀技术止损盘。

前面我们的文字在论结构时,对大、小指数起于低点的上行性质作了剖析。既然它们都是低点上行非推动,那么,对大指数而言,它成为自625日低点上行的大级别三波段上行结构的大C段上行的可能性就没有,通常,三波段之C往往会以推动的形式出现,哪怕这个大C也只是个三波段结构,更多的时候其结构的性质会呈535形成演变。但很遗憾,大指数的1114日的上行,我们没有看到这样的特质。所以,你硬要我顺应市场的看多情绪,改变此前的推论,那是绝无可能的事。但是,现在的这个B性质段的反弹,其高点确实不易测算。而通常在此情况下,我们更愿意以筹码分布分析法作为佐证。就目前的情形看,大指数上证指数已经切入了上方密集成交区,而就此处的堆量与912日前后的堆量相比,突破的机率很小。由此,我们再从目前的市场资金面情况看,发觉就目前的拆借利率水平,市场的资金供应量不可能增大。因此,我们判断此次的上行,实质还是市场存量资金以及融资盘的反击。因此,对其在反弹达到预期目标时的成交相应减少看,我们认为后续的上行空间已然不大。此处市场陷于一个很尴尬的烂泥盘整中,如果没有成建制的大市值板块异军突起,那么,这个市场就大指数而言,将面临涨难跌易的尴尬境地。由此,策略上当然是将前期所提示进入的逆袭仓减仓处置,才是最为正确的操作策略。

作出这样的判断,是我们对“三中全会”改革决定的解读与市场预期完全不同。常言道,多数人的预期往往是错的。在我们看来,“三中全会”的改革决定,必然是利好一部分产业、利空另一部分产业。但很关键的一点,此次的改革是全社会存量资产的再配置,实际上并无像08年时的增量资金支持。而目前中国在宏观层面的资金错配情况非常严重,资金获取的两轨制,形成了目前无效资源配置在公有部门过量集中,而顺应社会发展洪流锐意创新私有部门,却得不到社会资金的有效支持。这原因是体制上的原因,而金改的利率市场化与资产证券化,将是解决现在资金错配的有效手段。这样一来,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就是必然的动作。而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并不仅指证券市场的主板与中小板创业板,对于多数不能达到两个交易所条件的企业,将开放的是新三板与上海股交中心市场这样的“三板”市场的直接融资。而这样的动作,本身对A股市场是负面的。它只能间接刺激少部分品种,却不能杠起A股这个大哑铃。此外,总理关于不动产登记制度由一个部门负责的讲话,将在中长期对宏观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这些因素,我们认为目前的市场还只是对改革抱有良好的预期,实际上并没有从负面的影响去考虑问题。任何事都不可能是喊一声改革就立马能实现,且只要是改革,就必然会对一部分行业是不利的,对另一部分行业则是有利的,而二者叠加的效应很多时候则是总体上的大盘整。

基于这述原因,我们认为将本次起于11日与14日的小指数与大指数的上行,定义为反弹结构,与宏观基本面的情况会更贴切些。而从结构的细节看,我们认为大指数应该也是个三段式的反弹,但起于14日低点的上行段,目前可能运行在同级的b-b)段下行中,而其后的(c)段上行即使再出个新高也不会走得太远。它很可能是个(a)长(c)短的三波段上行走势,于2230的强阻能不能突破实在是要打个问号。同时,如果走成这样的结构,那么大指数在目前的区域大约还得盘桓一周左右,再其后,才是等价于9121114日的另一下行段。如果这样悲观的场境显现,那么此时的策略当然是逢涨难跌易之时,理应以减仓应对以防范回落风险。

对于小指数且亦同理,小指数本次的反弹强度并不亚于大指数。而且三波段反弹的第一波上行,在回试上方缺口不补出现回落。我们注意到它的回落同样也不是下行推动,这意味着这个回落与上行段属同级次的回落段,性质上为三波段上行中的(b)段回落。如此,则未来在回补下方缺口之后,还可以用小于前次仓位的资金再作一次逆袭操作,以期它的(c)段上行,能切入到上方缺口处,再按背离原则将逆袭盘清仓处置。

鉴于上述的分析,我们认为未来一周市场虽仍有反复,但大局基本已定。即使是大指数再有个小新高,原则上也不应该盲目乐观,策略上以逢高降低仓位,防范年末结算期资金紧张风险为首要考虑的问题。

 

 

 

 

Sulon 2013/11/22 143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