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阶段调整确立》2013/09/27

(2013-09-30 08:06:46)
标签:

股票

分类: 证券市场评论

 

提示:大指数912日见高2270后,即进入之字型调整,该调整结构并非推动下行,但持续时长较长,故大指数方向上转为防守是基本策略;小指数上行趋势虽仍未完结,但短期卖压有所增加,预计节后小幅调整后仍有再拾升势的可能。

 

上期文字《天花板与阁板地板》中我们特别提到,大指数在22805处是筹码分布的上峰密集区下沿,以该位置的历史累积成交量看,突破的可能性极小。所以,我们对此位置的大指数堆量,给予天花板之称谓。事实上912日见高2270.27点,大指数上证指数就没有再高过此点。不过,好在912日高点之后,上证指数的高点下行并非下行推动,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推论的其后的下行结构,更可能是某级三波段B段下行,而912日之后所形成的之字型整理,则顺推为该B段下行中的a段。

之所以作上述的结构框架表述,是因为上证指数的筹码分布,在现价下方大约2130处是另一个小峰值的上沿。这个峰值的堆量有两块,一个是去年末行情初起时的堆量原始成本;另一个则是今年6月末至8月中所形成的平台堆量。因此,如果现在预期中的Ba段下行,在该位置是会有较强的支撑,并令指数在该区域形成Bb段反拉。

由于自贸区概念这样的外力政策影响对市场的干扰,原本的波动结构需要根据客观走势作调整,此前625日的低点上行第一个三波段,终结点至912日高点。我们假设这是个更大的三波段中上行结构的A段,则912日高点之后视之为同级B段回压是合理的。但从今年2月高点到6月低点,形式上也是一个三波段下行结构。如果目前的更大级别的三波段上行段是与其等价的结构,那么,在B段结束后还应该有一个同级C段的上涨。

而从时间框架上讲,我们感觉B段的调整会有一定的时长,大约四季度初段到中段,这个调整会呈反复振荡状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以筹码分布的角度看,无非是在下峰2130一带继续堆积低位筹码,以为未来可能出现的C段上行积蓄做多动能。鉴于如此推论,我们认为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大指数方向是不会出现所谓的井喷行情。虽然宏观经济数据的好转对周期类个股形成一定的支撑,但大指数所涵盖的群体中的周期类品种,仍然缺乏企业内生性的增长支持。而且地方债累积堆量到19万亿,未来可能对银行业的影响不能无视。A股大指数的权重以金融板块最大,正因上述原因,指望大指数四季度出现井喷行情,实在是很不靠谱的说法。

如果以二元论看待市场,会对目前大小指数的差异有个清晰的认识。我向来不会以上证指数作为评判牛熊的依据,原因在于目前市场的体量已经足够大,而市场的增量资金却极为有限。宏观经济看房价不断地上扬与央行货币供应量保持平稳是一种背离,而此番推动房价上扬的是银行表外资本与民间资本。既然如此,证券市场仍未获产业资本的大面积看好是肯定的,这或者意味着未来仍然会有一次较大的危机蕴藏。如此矛盾的宏观经济状况,反应到市场上必然是集团资金对权重的周期类品种仍然不会长期看好,市场的存量资金必然还是会在真实的高成长股与并购重组类品种中寻找机会。正因这样的市场本质,才会有自贸概念的一飞冲天,才会有行业前景极佳的文化产业与物流零售业O2O概念的兴起。而它们反映到市场中,就是小指数如创业板指数与中小板综指,在阁楼地板处获得支撑后继续保持上扬态势。

所以,我们从小指数的走势看,目前仍然看不到有大级别调整的迹象。就创业板指数新高后的回调结构看,也仍然不是大级别下行结构的开始,从它的筹码分布状态看,下方1277处仍然会有很强的支撑。整体创业板指数的上行过程中,筹码在高位仍然没有呈发散状态。所以,就此认为创业板指数已经见顶的理由并不充分。但话虽如此说,出于防范风险的考量,我们认为还是要设置个多空参照线,以防范短期的回调风险扩大化。就目前看,我认为,以819913两低点连线作一下趋势线,以96日收盘价作一水平线。未来如果创业板指数有效击破该参照线时,则减仓转为防守;反之,则继续做多为主要策略。

中小板综指是继创业板指数大涨之后,另一个属于同类补涨性质的群体。从筹码分布情况看,中小板综指在越过5890最大量密集峰之后,呈现出下方堆量远大于上方堆量的状态。而目前看,原来突破的5890密集带的上边沿5944处,会有很强的支撑。既然此处的突破是有效突破,再次回试密集峰上边沿,按理论上是应该买而不是卖。因筹码分布原理,遵循流体的阻力最小原则。水总是朝阻力最小的方向流,而不是朝阻力最大的方向流。所以,我们仍然认为,在中小板综指所涵盖的群体中,选择未来产业有发展前景的品种,是可以继续做多的。

现在的人之所以觉得小票们太高了,是因为小指数的整体市盈率太高。但是,真正熟知投资之道者都应该知道,市盈率并不能完全作为选择投资标的的依据。我们在选择标的物时,要考量的东西很多,其中包括:市场大级别集团资金取向;行业指数结构;行业盈利模式;行业门槛与知识产权;行业是否属于未来社会发展推动的方向;企业的现金流;企业的领导团队执行力;以及标的物本身的波动结构及筹码分布状态。简单一点说,若只从技术走势上筛选,稳定站于大量密集成交区之上,且上行结构属低点上行推动的,在其同级第一次修正结构走尽时,再次出现放量上行推动的,才是考虑的目标。

这样的品种,由于本身流通市值不大,一旦集团资金进驻后,没有足够的上行空间,是不会出来的(或者说根本无法全身而退)。而现在我们从创业板与中小板中,能够找出的这类品种很多。其中,相当一部分品种,虽然自去年124日之后,已经有一倍左右的升幅,但这个升幅并不能反映出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有些企业盈利模式其实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们认为未来最值得看好的标的物,其盈利模式为无限互联结构的,它们的发展空间难以用当期财务数据进行估量。无限互联结构是一种网状拓扑结构,其核心在于没人知道其产业边际未来会延伸至何处。而这种结构的盈利模式是伴随着科技进步所产生的,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才使得这样的新型盈利模式得以生存并快速发展。我们所看重的是这类的企业未来业务量的暴增可能呈现出指数型增长,只有目前已经拥有知识产权并在产业中占居高端的企业,才有足够宽的护城河,可保护其在发展过程在,在相当长时间里在产业中占有更大的份额。

由于IPO的不确定性,目前所知很多拟上市公司,已经开始在走并购之路。从高层的意图揣测,IPO在短期之内开闸的概率仍然很小。若论对市场的冲击与平衡金融环境的需求看,并购重组方向开一口子,显然要比IPO增加市场股票增量要好得多。如果未来市场大指数仍然不举,并购类的题材一定会成为市场存量资金追捧的主题。而并购最好的标的流通市值不能太大,通常25亿左右的低价股,且股权结构清晰的品种会有更多的机会。我们预期从10月以后,一直到明年的大部分时间,并购重组类题材会反复成为市场的热点。在选择这类品种时,还是要考量其业绩不要为负,且股权结构上易于举牌的品种,大股东最好不要是国资成分。国资体系的决策往往比较麻烦,办事效率的低下易于使并购难于谈成。

总体上讲,市场分成大指数与小指数二元市场时,我们很难用一言概之市场的走势。但我们前面的文字所表述的还是很明确的,就是“大指数没大戏,小指数没涨完”。当前可能出现的只是小级别同步调整,而其后,大小指数分开来各自运行会是常态。所以,涨时看领涨,跌时看领跌的要领,就是将资金布仓于领涨指数的方向,才可能获得较好的收成。目前的态势就是小指数的领涨地位没有受到破坏,专注于有成长前景的小票票才是正确的策略。本文的标题虽是阶段性调整确立,但这是专指公众所认知的上证指数,对于小指数则不然,它可能只是个小级别调整,完全不用太过紧张。

 

Sulon 2013/9/27 134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