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级反压段,幅度仍然不深》2013/08/09
(2013-08-12 08:07:49)
标签:
股票 |
分类: 证券市场评论 |
提示:大指数8月7高点完成第1上行推动段,其后出现同级反压。观细节,周五高点之后为同级平台整理之2-c段下行,预期该上行段于下周二左右结束,其后若出现上行推动,则市场展开同级主升段的概率更大。策略,回试至下方缺口附近,关注做多点出现的时机。
尽管市场处于一个反弹结构的末段C上行,但这个C延伸成五段式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上周我们谈到,市场仍然有上行空间,但其结果是,在周一(8月7日)早盘9:49开始,大指数进入一个与起自7月30日低点上行段的同级平台型整理段。而从周五的10:19开始,下行段则是这个平台整理的ii-c段。通常在平台型整理中,a段的下行可以不作大幅减仓动作,因为其后必然还有一个b段上行,至少会是a段跌幅的50%反拉(更常见的是0.618)。但是,平台整理的同级c段往往是需要作减仓动作。尤其是某二C段,它的理论回撤的最大幅度可能达百分之百,合理预期则至少是50%的同级上涨段幅度。所以,当确认进入C段初跌段时,顺向减持已经开始走弱的标的物,才是保住利润的合理反应。当然,这是对于市场的普遍性,对于部分超强或者独立于市场走势的个股,很多时候是不适用的。个股的涨跌除会受指数的影响,但公司内在的因素才是决定其涨跌的根本原因。所以,投资人还是得分清是论指数,不是论个股。论指数的涨跌以及所给的策略,是对整个市场集合而言的。但这类小级别调整,是否需要回避,还得看持有仓位的成本以及其目前的波动状态本身。
我们之所以认为先前所拟定的三段式上行的3-3-5段的5段上行C,很可能也会呈五推动延伸。其中的理由有几个:一是自7月30日低点上行至8月7日高点,虽说是一个完整的五推动上行段。但以其运行的时间与上行的空间看,都与前面的两个3-3段时空比例不相称,因此,推测这可能只是一个C段上行的初升段;二是,8月7日的高点下行并非推动,而是一个平台型整理。即是平台型整理,则意味着后面直接演变成大“三-三-五”中的下行第二个“三”的可能性极小。所以,由此推导后面大指数仍然存在上行的可能性。如此,波动结构才有比例上的时空美感;三是自1849上行的大三段式,其中A段的a与b幅度接近等长,A段与B段的时间跨度等长。因此,同级的C段上行五推动段不会只有前二者的一半就完了。正常情况下,C段至少也应与前者等长,而合理的预期往往是1.382倍时长。所以,上周我们预期的8月半至下旬前段完成这个大“三”上行段,也是考虑到时空的比例关系。
但是,很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平台C段下行,起自周五高点的下行也不是一个c级推动,这个c段下行更像是一个三波段下行。我们注意到,周五早市见高点之后,下跌的主要动力是创业板指数所涵盖的群体领跌,而权重蓝筹股中的银行地产石油等板块,则主导了大指数的下行。这使得指数的下行段引发了市场的惊恐,而这种手法过去经常在弃高就低的阶段见识过。其目的多少有逼迫高市盈群体中的资金加速撤出,并在未来建仓目标群体中制造便宜的价格低点。早市的快速下跌中,有些低位的绩优非周期股跌得很没道理,这不能不让人产生联想。其实,这样的快速振荡有点别有用心,用超级权重股制造的市场恐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而早市大指数低点之后的上行,由于其似是而非实在很难定论。它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上行非推动,那么,这样的结构能让人推导出来的是,其后的该段上行可能是c段呈三波段运行中的(b)段上行,从对称的角度讲,之后仍然会有一个同等级别的下行段。而此尚未发生的下行段结束之后,本段平台整理之c段下行才能算是结束。从时间框架看,它应该完成于下周初段的某一时点。它合理的预期是跌破周五低点,但之后还是一个新升推动上行段,并会创出新高;二是周五的上行段本身就是一个多波段上行推动,由于其内部结构的延伸,令人很难将其定论。但是,假设它已经是上行推动,则无论无何运行它都只是某个初生上行推动,其后必然会有一个同级ii段回压。而此回压的最终结果,是不应该破掉周五的低点。而且,在这个回压之后,仍然是一个与周五低点上行性质相同的同向上行推动段,这个推动段则是前一级推动段的主升段。好,这样我们看清了,在无法厘清的上行结构段,无论会怎么变化,在其结束下调段后的方向都是向上,并且同样存在创新高的可能。如此,我们在做策略时即很明确后面指数下行段怎么走已经不是很重要,而重要的问题已经转到了如何选择好操作标的,准备在回压段逢低介入。
从周五早市之后的上行段,以及盘中板块的运行看,更像是资金涌入的建仓行为,而这种动作所形成的轨迹并非推动上行,意味着场中的资金调整持筹的动作尚未结束。所以,下周初的头一天中,市场仍然会有回压继续上述,真正到恢复上行,恐怕得到周二才能确认。总体上感觉,后续市场的3-3-5之C段的上行,可能是由风格切换的板块推动所形成。就目前市场板块看,银行与地产显然没有这种动力,这不仅是其调整段不够充分,且本段反弹的先行板块主要体现在超跌群体中。无论是水泥、有色、稀土,都体现出整个板块过分超跌之后的修复。此外,有部分中报公布后业绩呈优良状态的高流动性权重股,因长期被归类于周期股中,因市场对周期股的长期衰退预期而至价格过分下跌。但中报之后被证伪,且行业板块的定位可能从周期股中剥离而成公共事业股。因此,后续的市盈定位可能被重估。以目前低市净率以及高每股收益,这样的品种如果从投资的角度看,中长期恢复到合理市盈定位是有可能的。
我们上周曾经详细描述过未来市场的中长期波动框架,既然将此次起于1849低点上行定位于一个大三波段上行,且仍然没有完成。那么,在后续的上涨中,能够推动指数上行的非周期类绩优权重股,才是套利的好标的,原因无它,流动性足够好,可以满足大级别做净值的资金进出。而本段小指数的下行虽然是领跌的,但它同样也不是下行推动,只不过,现阶段小指数所涵盖的群体套利难度加大,从普适性讲,这个群体中只剩下很少数的个股尚存持续上行能力,而更普遍的则是有资金不断在从中迁徙到低位的绩优股中。所以,对小指数中期可能进行平台整理的推论仍然合适。鉴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此处减轻小票的持有仓位,将资金腾挪到绩优非周期高流动性大票中,可能是更为稳健的策略。而该策略属于攻守兼备型的,无论指数短期怎么波动,仓位的净值受影响的程度都会很小。而我们上面对指数的解构,同性都是后面还有一个上行段,在这个上行段中,这样布局的仓位,更易于获得短期的脉动利润。
、
Sulon 2013/8/09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