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证券市场评论 |
提示:大指数超预期急速破底后,出现快速反弹,从波动的角度看这里预期为类5-3-5状反弹结构较为贴切。小指数虽在反拉结构中处领涨地位,但此快速反拉之结构预期为较大一级B段上行更为合理。故本阶段策略上行段应减持逆袭仓,其后仍得防大指数周线长下影仍应回试。
上周在论述大指数上证指数的波动时我们指出,从突破指标的运动轨迹看,股指回到解放前是合理预期。但没有想到的是债市的利空扩散效应有那么强大,当利空被确认之后,在市场中引起的恐慌下杀力量,不是常人所能预估的。周初的一天半时间里,指数硬生生地给砸下了两百余点。而就在多数人恐慌下杀时,指数出现了短期乖离过大而逆转。而这个点,在周二中午收盘时,我们通过用资金监控指标发现,两市当时超跌股出现绝对超跌信号者达1515家,占全市场2474家的61.12%,故而在微博上发出市场将短期逆转的提示。
分析此次证券市场的下杀如此惨烈,虽跟银行间拆借市场有很大的关系,短期利率因银行流动性问题而人为炒高,令证券市场资金迁徙是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证券市场本身的融资盘被击破平仓线。早先我们强调过,年初开始的上行行情,可视作抬高抵押物市价的上涨行情。而如此推论的逻辑,与宏观面的债务到期额度有关。以官方口径的今年地方平台债到期额度大约为4.6万亿,一季度民间信贷扩张是6.5万亿,有很大一部分没有流入实体,而是去填窟窿了。所以,实体的制造业缓慢复苏远不如人们所预期。这种情况下,企业要解决现金流危机,只能靠高息杠杆或者质押股权。而郭主席任上大力推动的券商创新中间业务就是放大杠杆,无论是转融通还是融资融券这类的中间业务,都无形中令市场放大杠杆的投资交易增加。我们前面说过,市场的上涨无非就是两类,一类是资金推动型的上涨;另一类是企业内生性业绩增长推动。而从2011年一季度以后,除地产与银行业外,多数的权重制造业大票大多都是负增长,而且企业的平均负债率年初时就已经高达63%。这种情况下,动用杠杆的做盘方的投资行为被扩大化,这点从统计的全市场融资盘总量即可看出来。而融资盘是有时间成本,半年期结算者的比例相当大。当市场多数企业无法产生内生性利润增利时,那么资金的博弈即转向向市场本身要利润。而市场的融资盘是宏观环境不佳时的最大肥肉,灭杀融资盘即是首要的获利源。如此推论,对市场短期的超速下跌就不奇怪了。
市场中今年亏最惨的当属融资盘,而年初有部分券商在郭主席支持下发债规模颇大,从而激发了券商开拓中间业务的热情。就相熟的券商处了解,券商为了扩大融资盘比例,不断地降低门槛,使得一些预期牛市来临的中小散户也加入了融资盘的行列。但没有人觉得这是非常大的风险,反正牛市的预期在不断扩张,即使是3到4月的下跌,他们也认为只是个短期的下跌,其后5月的上涨,更是令反转声不绝于耳。于是,很悲催的事就发生了。很多普通投资人真的不懂,无论是融资还是融券,都只能在趋势形成后才做短期冲击盘。上行趋势不融券;下行趋势不融资。这是最最基本的常识,但很多散户却不懂,他们往往是在下行是用融资盘摊低,结果是越摊价格越低,直至动弹不得被击破平仓线。而上周一天半的惨案,即是发生在这个方向。更悲催的是恐慌的情绪漫延开来,很多人砍在了低位,结果市场短期逆转时已经彻底丧失了搏击能力。
六月初我们提示市场3-3-5上行结构完成后,下行确认时就得减仓。而减仓之后是以三分之一弱的低仓位观察,这样里面有股外面有钱。在保留下来的成长性确定的小票中,只要出现短期逆反的信号,即可以等量进行逆袭套利,而不是开新仓。事实上周二下午的市场上行段是因小票超跌后大幅上拉,小票们不涉及融资融资盘,市场的弹性要好得多。如果是等量逆袭,而不太在乎利润空间,只以降低原有持仓成本的思维操作,相信多数参与反击者都活得很好。不太开心的则是下行段未作减仓手头无钱者,只能看着行情干瞪眼。前面制定这样调整市的操作策略,原因是小票中的一批成长性确定的品种未来仍然很有前景。而它们所处的行情其实也就局限于不多的几个领域,如果从公司的基本面挖掘,还是能看出端倪。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现金流一定得充足。
就当前大、小指数的波动结构看,我们注意到二者自低点上行的结构均非上行推动,因此,周二下午13:05分开始的反弹结构只能看作是一个稍大点级别的三波段上行结构,但这里面还是有差异,大指数可能类似于5-3-5结构的三波段上行,所以,对于它的预期也不能太高,估计未来还是要受到10日线的反压,如果那里依然出现的是高点下行推动,则还是应该以减仓应对;反之,则可根据短周期背离情况作出决择。如果大指数的结构如上预期,那么能给予小指数的预期则只能是个稍大级别的B段上行预期。就领涨指数创业板指数而言,该指数的5月27日高点下行至6月25日低点,是一个三波段的扩张平台A段,而此次的上行段我们认为将其视之为同级B段上行更为理智。即便是它也走成扩张B,那么将更为害人,不仅会虐杀突破追高盘,其后还会再灭杀一次破底时的技术止损盘。而从其筹码分布情况看,在下方965处有一空谷,这个点的回试的必然的动作。但我们担心的是该指数可能B段已经完成,从周五的市场风格切换看,小指数未来有进一步的调整要求。如果是这样的推论成立,则小指数已经运行在同级C段下行的可能性即存在。而C段下行未来的预期目标,必然还是要以击破26日低点为目标。这些结构如果如期望的完成,则小指数所形成的大级别平台整理的模样就会非常清晰。
但是,小指数的调整即意味着行情完结了吗?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这个平台整理如果是按预期中的节奏运行,它可能会持续到8月末到9月末间。而在其之后,应该还有一轮冲击前高的行情可以期待。之所以这么推论,是因为小票们的成长性要经中报的证伪,是不是高成长性在中报的披露中可以看出较为清晰的轮廓。而中报的截止日期应该就是8月末,至少在中报大部分披露完毕时,有些真实高成长的小票即会显出价值。从趋势上讲,制造业的权重股的市值仍然将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而缩小,至今这个趋势都没有完结的迹象。而且,我们预期后面依然还会有黑天鹅式的事件出现,在衰退的末段仍然会有另一个冲击波降临。而小票中与人们生活方式改变息息相关的新兴产业,必然也会有龙头企业慢慢因高速成长而变为大市值企业。这是另一个趋势,它不会因为你恨其市盈率太高而改变。当然,我们要强调的是,现阶段无论是大票小票,从普通投资人操作的层面讲,都不是一个好的介入时机。尤其是我们对未来小指数可能出现的C结构下行段的担忧,令我们只能以低仓位的基本仓持有观望,如果是三季度中后段,整个宏观经济如果出现一定的转机,那时可能会是更好的机会。投资人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小票中真正能成为高成长性的品种其实也不多,即便是在未来相当看好的产业中,也未必都能成活。所以,必要的试错成本是得支付。而中报是个很好的检验时间,如果其成长性被证伪,只能说明预期的事件没的发生,操作层面则应该调低原有基本仓,换仓到同一板块更优的品种中。
总体上下周初仍处反弹结构中,低点上行非推动的反弹可以稍强,但出现反转的概率很小。我们对后面的反弹并不看好,本阶段的三波段反弹,只是让你逆袭套利,而逆袭的重要原则即是,不在乎利的多少,只要操作是有利润的,以降低本股原持仓成本为首要任务。本阶段不宜开新仓,还是耐心等等指数回试周下影后再作决择。
Su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