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证券市场评论 |
提示:大指数回踩5月27日高点,此前后假设的3-3-5上行结构有结束的意味。小指数虽同步进入调整,但仍不能判定其中等上行段结束。综合考量大指数影响,本段暂作防御,等大指数企稳后再作打算。
市场的起起落落本来很正常,不过,起落却是有规律可寻的。涨多了必然会回调,跌多了必然会反拉。而如何判断涨多了或者跌多了,当然只有看背离与否。就算是背离还要分级次,不同级次的背离作用于不同级别的调整。任何小级别的背离都可能诱发出大级别的背离,但并不表明小级别的背离就一定会是大级别背离的初始点。相反,小级别的背离可能在大级别波动结构中只是一次伪背离。这里面的判断有难度,若以易的思维论,当以大无其外,小有其内而论之。则梯次判断各级次的背离,终是能最终寻得大级别背离点。为什么背离如此重要,因为只有它能告诉你价格波动走势哪里是高点、哪里是低点。
对于大指数而言,上周我们阐述得很详细。回调整理只要不触及此前所论的5月8日高点,后面即可以再创出新高。所以,28、29两日连出新高是很正常的事。这就算是此前假想中的3-3-5结构的5中的末段上行吧。但是,到周五尾盘急杀,大指数上证指数已经触及5月27日高点。因此,此前所假设的3-3-5上行段有结束的意味。至于该5段上行,是不是会延伸,目前不好定论。且下周面临一个敏感时间段,若上证指数下周初惯性下行后,反拉无法触及周四午盘前段低点,则将出现高点下行推动成立之现象。那时,反弹段则是逢高减仓应对之时。若下周初下探后反拉触及周四午盘低点,即证明此前高点下行非推动,这种情况下,仍然不可过于看空市场。因为,它可能存在则3-3-5结构中的5段延伸的情况。
其实,我个人极不喜欢以单纯的大指数论市道的涨跌。但大众多以此为参照物,故而每期不得不论及。事实上市场的二元性,决定了单纯以大指数论市道之涨跌,进而指导仓位的进出,这必然会是错误而且愚蠢的。因为失真的大指数所涵盖的过气原大盘权重股太多,它们的群体趋势长期向下不会有问题,故而大指数所反映出来的波动信息必然有上述群体的权重在内,而它已经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市场存量资金流动的方向,除非重新调整大指数成分股,置换成有希望的新兴战略产业蓝筹股。而市场的另一面是小指数所涵盖的原中小市值品种。自产业结构转型悄然展开之后,有些小市值的品种已然上升为大市值品种,它们所主导的小指数涨势,当然会更为凌厉。而市场的两面性,决定了你只从一个方向看,必然犯错的机率就会大。
再上一个周五,大小指数略有调整,分析判势的大多数名嘴给出的结论都是热点要切换,给出的建议也是弃小抓大。而其普遍的理由是,小市值的品种现在市盈率太高了,应该换换低市盈大票补涨。我觉得这里面的谬误,是根本没有厘清自去年8月以后市场变化。市场的领涨群体的变化,表明市场的资金取向。而专业的投资资金取向,必然是要考量社会的发展推动力方向。现在大指数所涵盖的衰退性行业的品种权重有多大?仍然处于上升期的权重股又有多少?二者的权重差距甚远,如何能推动大指数上涨。更何况市场的资金面并不如想像中的那么好,外汇占款的增加虽多,但这与内外息差套利有关,而与股市无关。在新增资金量不足的情况下,傻子才会去做没有未来的大票。所以,我们一直以来的观点,就是大指数无大戏,多数大票没有未来;小指数依然有戏,小票代表未来,但也有浑水摸鱼的上涨。你可以质疑那些鱼目混珠上涨的小票市盈过高,但是,小指数中之所以大涨的由小市值变大市值的品种,若是到了中报出来时曝出个高利润,那时市盈可能要比你想像的低得多。而中报要到何时是有定数的,至少也得到6月中旬时才陆续出来吧。所以,在中报报出来之前,它们仍然不会是大的风险。当然,你打点提前量,先作利润锁定操作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全面看空就没必要了。
其实,我们还是那个预期,理论上小指数中的创业板指数与中小板指数,都还有不小的上行空间。这里的调整原因,是大票的短暂上行带来的资金挤压效应。但是,相信你也看到,大票真涨了吗?除了轨道交通与航天航空,以及个别脱离板块群体的脉冲式上涨外,绝大多数的大票依然没戏。而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市场没那么多银子。所以,发觉不对的人还会调头找小票,这时高的不敢买,那就买低的吧,价格在 7、8块的差不多就起来了。所以,你看着很玄乎的小指数依然慢慢出新高,大指数依然缺鸡血。当然,这么说会有很多人想不通。其实,这有什么关系。本来就只是预期,预期没有实现永远只是纸上的预期,我们要的是确定性利润,当然只会在有未来的品种中寻找预期。
玄玄乎乎的小指数创业板指数,很多人又喊见顶了。其实还不是顶,过不了几天还会来新高。但是,我们得承认,有些鱼目混珠上涨的品种确实已经出现风险。而这样的东西,我猜它会赶着中报快来临时,用高送转的诱惑助其出货。所以,对于具体个股还得具体分析,不能因几个败类灭了一帮群众吧。就创业析指数而言,前面我们说过它的上行结构没有走完,以今年特定的市场环境,很可能创业板指数的上行会超出多数人的预期。而我们此前从筹码分布的角度,已经强调过创业板指数的理论升幅。但我们并不把那个理论目标位,当作我们最后离场的位置,操作层面还是以背离为重。目前你看是日线背离对吧?周线呢?依然还没。所以,这里的调整仍然不能证明它是末升段的结束点。或者这位置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级别的回调,该级别的回调目的在于回补上行过程中的几个隐性上跳空缺口,受大指数回调影响,它或者会比4月8日上行以来的几次调整力度略大些,但仍不能构成定义其已经完全见顶的理由。作这样假设的原因在于,小市值筹码高密集品种,目前已经出现流动性缩减。即使它想出货,也不会是无承接盘的干杀。最好的出货方式,是让上市公司出高送转的利好。诱发出短多热情放量,才可能完成批量的减仓动作。
但是,上述的假设依然需要后续走势验证。我们认为后面的观测目标是大指数下行是否击破5月2日与5月16日两低点连线,此下趋势线决定了牛熊分界。若是下周暂时不破,则小指数依然有重起机会;反之,如果大指数不能提供良好的市场重心维护,则对小指数所涵盖品种的操作应有所收敛。
对于6月的不确定性顾虑,其实是市场对IPO开闸的担忧。而半年报的陆续来临,会令人们看清大票与小票的真实市盈情况。从宏观经济角度讲,大票所属群体几乎不可能在PMI下行的情况下出现令人欣喜的业绩报告,产能过剩的大国企衰退行业的高负债率,必然会致其业绩继续滑坡。而受社会发展洪流所推动的创新型企业,在经济衰退期仍然会保持调整增长。这里面与移动互联相关行业的流量服务业,仍然会呈爆量似增长。所以,对于大票、小票的取舍将会更一目了然。
从我本人的内心讲,我希望小指数有一次好的调整,这样才有机会将已作减仓锁定利润的品种重新拾起。今年盯住确信高成长的个股,在其中反复做有底仓套利,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希望大指数的回调亦能带动小指数作出像样的调整,只要有一定的差价,后面就必然还有机会重返其中。
Sulon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