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证券市场评论 |
提示:上证指数再破前低2307后小幅反拉,该结构貌似进入情绪化楔型。预期下周将有一略强反拉,但总体市场仍然没有转强的可能,故建议继续保持守势,仅以小仓逆袭为宜。
上一周的市场如我们预期的,先破了一下2307然后拉起,那些看2307年内不可能再见到的人,果然被搞得很尴尬。其实,市场下压至今,迟迟没有出行情的原因还是在没钱。这个没钱的意思,并不是市场真没钱,而是时值年末结算期,各类机构都相对谨慎。毕竟占宏观经济大头的地产经济,目前的状况最难堪。年内的最后15个交易日内,必然还会有人需要通过市场套现解急。因此,年内发动一轮大行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充其量不过就是搞搞局部的小反弹,对市场的总体影响将很有限。
从市场本身看,自11月15日下行以来,市场呈反复下压的态势,场中除了文化传媒板块上窜下跳,几乎也找不到能够引起市场兴奋的热点。赚钱效应的递减,也令场外资金驻足观望。从市场统计数据看,九月底至今,全市场也仅文化传媒、酿酒食品、生物疫苗、金融等极少数板块还算具有一定涨幅。进入十一月份之后,有经验的投资者更会发现市场中除了置信电气、中钢天源等这类事件刺激性的品种得以大幅拉涨超过30%外,其余品种即使仍能维持短期上行态势,大多也已是呈现一步三回头的品相,而如果要是碰上了中钢吉炭这类快速回杀的坑人品种,那就是乐极生悲冷暖自知的事情了。特别是近期生物制药板块的龙头品种复牌后暴挫,更是令人感到市场风险无处不在,当市场仅有的亮点成为坑爹的玩意,多头的受挫感可想而知。尤其是市场的筑底过程恰合年关,越是过于冒尖的品种,越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倒是要提醒喜欢追涨的投资人,关键的时点来临之前,弃高就低可能会更安全点。
其实,目前很多普通投资人没有意识到,沪深交易所均于11月25日发布《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与《关于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范围的通知》,标志着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转常规已经推进到交易所层面。标的范围从12月5日起,更将由原来的上证50和深圳40支股票扩大到上证180成分股,深证98支票和7支ETF指数。由于目前市场已经与过去完全不同,有股期指货以及融资融券业务后,市场的定价机制将更完善。这些市场工具会使波动的波动呈阻尼振荡形式出现,融券标的的大盘绩优蓝筹股未来会越来越有债券化倾向,中盘过气产业的蓝筹股则将成为融券做空的主要目标。尽管从券商角度来看,标的券范围的增加对融资融券业务扩大和券商盈利能力提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由于目前整体市况明显趋空,中长期下压趋势结束仍待时日,因此,我们认为当前选择融资做多的群体将是非常有限,且融资成本的存在,也会让投资者不得不做更多权衡。而就融券的角度看,标的券范围增加,只会加大更多投资者做空个股、与指数弱市下的卖空冲动。从供应量来说就无异是向市场提供了更多的空头弹药,尤其是对手盘的潜在增多,同样会抑制标的券种的市场表现,未来甚至可能会成为引领市场新一轮下行的主导性动力。
融资融券板块指数的波动态势较为清晰(见图1),且中期明显仍受四月份之后的下行趋势线压制,目前态势应为某一大级别末跌初段,如此,则自11月初后仍需完成一段下行以将图示A点击破,其后方能再做稍大反弹摸向4月以来下行趋势压制。
|
|
|

以波动角度看(见图2),我们暂时可将钢铁板块当成自09年7月高点之后运行的是一个简单的月线三波段整理,那么,无论依照下行的幅度或者是时间进行考量,显然后一个C段调整距离结束都还有待时日。从细级别走势观察,我们则认为目前其应是处于7月份之后月线级别主跌之末段部分,预期整体再度下行不远即会出现一个级次稍高的反弹结构,而待这个可能为平台型结构的反弹走势结束之后,整体再度下挫20%左右应是相当基本的月线末跌段调整预期。因此,我们认为目前仍然持有该方向品种者,虽然目前处于某级末段跌势当中并不好胡乱斩仓,可之后稍大级别反弹却是个值得利用的减亏机会,在残酷的市场现实面前,即便因个人投资偏好仍对钢铁行业念念不忘,也应该记得利用操作手段使资金安全得到保证,而不是继续死扛不做任何补救措施。
从大小指数的波动状态看,虽然我们也认为大指数上证指数向下的空间其实并不大,但未来的下行段可能呈楔型状地反复磨底。这样的走势会令市场不管是看空还是看多者都很尴尬,市场反复创新低再拉起,利好效应会逐步递减,而市场总体调整时间拖长。从4月18日高点下行C段的各段时长看,目前所处的C-5段楔型一下区间所需的时长,将可能接近或者达到初跌段与主跌段之和,但它的实际幅度并不会很大,而且,这中间还将会出现几次令多头兴奋的反弹,但最终再度回落的新低仍然会使它们失望。说白了,如果仅看大指数,这一结构就像是典型的绞肉机,不管你是看多还是看空,都容易出现反复被市场打耳光的尴尬。而假如大指数选择如此走势,背后的原因是小指数所涵盖的群体需要时间进一步分化。此前,我们曾以平均价格指数为蓝本,说明未来下行回补下方缺口为正常预期。而目前仍然有百分之十多点的空间。由此,我们认为未来的市场磨底段,表面上看指数的风险并不大,但实际上个股的风险依然很大。尤其是价格远远偏离内在价值的品种,可能未来将进入一个急速赶底过程,而它们对指数总体的影响颇小,在纷乱的市场中令人很难看到这一现象。
对于市场的短期波动,我们前一期文字中曾描述过在大指数上证指数再破2307之后,可能会出现一次一到两周的反拉。但是请注意,这个反拉结构的幅度同样也不会很大,它只是为市场敏感度高的短多盘提供一次逆袭的机会。策略上我们仍然建议,处于这种结构中最好不要以大仓位开新仓,做本股逆袭可能是降低持有成本的最好方式。而目前的做多动力并没有随指数的更低而增加,它反映出情绪化的下行楔型结构对做多资金的不断消磨,同时也反映了年末结算期将近的资金纠结心态。
但是,从另一层面我们注意到,确实是有一批资金在准备着冬播春收,而且这批目前有资金流入的群体,多半与大指数波动无太大关联度,如果完全依然大指数波动而投资,几乎难以着手。其实,我还是觉得目前在大指数已经进入磨底期,不用过分计较什么时候什么点位到底。对于一些与指数关联度不大的品种,如果它们同时又能代表未来社会发展的洪流。这样的品种实际上对大资金而言是等不了指数的右侧交易的,本来就不大的盘子,要真等到指数右侧去,股价早不知道被人打飞到哪去了。当然,应该承认,这样的操作它不适合普通投资人,只适合分析能力与操作能力极强的专职人士。所以,我们同样也不建议普通投资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持股就一定是这样的品种。总体上说,我们还是延续之前的观点,在明年立春之前,保持守势是最佳策略。有反弹机会就小仓咬一口,没机会就待在一边看热闹,若真有行情,它肯定对手头有资金者更有利,而不是对被套者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