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环境下行业的取舍》2011/5/15
(2011-05-15 09:15:49)
标签:
股票 |
分类: 证券市场评论 |
其实,说目前的通胀环境虽是大格局,但它同样伴随着通缩出现。今年参加五月广交会的人,可能这方面会更有体会。
在面临通胀与通缩并存的情况下,央行的货币政策确实是两难的。会显得犹疑难决。
关于这些现象的种种未来影响,我无意与人争论,只谈我的看法。
从前几年货币超发的表现看,25万亿的超发广义货币是现实存在。而超发货币推动的资产泡沫虚增方向,地产是一块,资源是一块。这两块占有更大的份额是不争的事实。其余的,当然还有古玩、玉石、贵金属。
你细心一点就可以发现,超发的货币中的绝大部分,并没有用于实业生产领域,即,没有产生真实的价值增长。这当然与外部环境与内部消费能力萎缩有极大的关联,由此而引发的是国内物价大面积传导性上涨。
在国家处理遏制通胀与防止通缩的两难局面下,政策的犹疑与措施谨慎表现,会令人产生错觉。而作为反映国家经济的股市(注意:宏观经济与股市的波动,二者永远都不是同步的,所以很多人会怀疑晴雨表的说法。但事实上,股市总是围绕着宏观经济波动而波动。有时超前,有时落后。),众多参与者会在政策变动孰优孰劣的问题上难以厘清,而使得他们的操作行为变得更加复杂。看多者永远会将出台的政策解释为利空出尽,后市必将大涨;看空者则会趋向于更为谨慎,不轻易下反转的结论。实际上,如果你不带有任何偏见,仅以资金供给量作为评判的基本逻辑。就能发现其中的要点在于,国家的出发点是要消灭多年累积的超发货币带来的流动性泛滥。这种情况下,挖坑埋掉那些进入非生产性实体的虚增财富,是首要任务。而这个动作,通常只针对贪婪的金融资本。也就是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影子金融体系,以及它们所创造出的杠杆乘数效应的虚增。
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美国人采取的措施就是去杠杆化。有做实体的人应该知道,今年我们国内的经济状况,实际上比08年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这个时期表现出来的是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国有垄断型企业上游利润的增长。受价格传导链影响,中游与下游企业则会出现业绩的持续下滑。由于部分受压制的民企不甘于利润空间被压缩,必然会选择杠杆化的扩大负债经营,以图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但是,如果融资环境良好,产销旺盛、资金链稳定,理论上增加负债经营并不会有太大风险。而当前的情况却不是这样,民企向正规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被堵,使得资金贩子有了逐利空间,并无节制地扩大了投放量。而在销售极为清淡的情况下,民企资金链断裂是必然的结果,反过来影响体系外的金融资本出现连锁倒塌。
好友的一哥们,在浙江乐清有一资产规模达40亿的企业,前不久全家人消失。由于担心就业受冲击,现在已由政府派员经营,以维稳。此例,也是因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所致。
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即遏制通胀),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价格管制。所以,顺着这个大方向,我们大约就明晰了未来证券市场投资标的的取舍。当然,这也只是从行业取舍上考虑,并不涉及到具体个股。
处理目前这种状况,避开容易遭遇政府价格管制和干预的行业,是最基本的思维逻辑。
从行业看,包括煤炭、基本食品和房地产,都是受国家严格管控或者抑制的,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负债率水平很高的房地产开发商,将来随着信贷环境收紧,它们的日子将过得很艰难。因此,回避这些行业是基本思路。
从价格传导机制看,中游大宗商品行业一方面遭遇上游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又很难把成本的上涨传导给消费者。所以,也是不适合投资的行业,钢铁和炼油企业都属这一类。
从国家层面的考量看,为了缓解资源紧张而限制大项目支出,建筑机械和散装船运行业的前景也不看好。(五月份国内航务公司提高的航运运费,实际是一种季节性的考量,但是这种运费的提高后面是航运排期量的减少。)。此外,中国的基建高峰已经过去,建材类行业有发展,可能出现见顶似的回落,这类行业也应该逐步回避。当然,我们不排除因行业重组与吸收合并,通过进一步垄断市场的个别个股出现交易性机会的可能。
汽车行业的销售高峰业已经出现转折,目前出现的是大面积打折去库存的现象,因此,我们认为也应该回避这类的行业。至于新能源汽车工业,未来肯定是替代燃油汽车的一个路径。但这个新兴产业,需要的是国家给予政策性支持,诸如配套设施建设(充电站国家投放的土地资源供应)、以及远景全面规划,它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完善,故尔不应是当下的选择。
而在我看来,当下比较安全的投资,是不受资产泡沫压制影响控以及非周期性行业和处于国家政策扶持的新材料、新技术领域,以及易于向下游消费者转嫁材料成本上涨的行业(如新闻造纸业)。
如受电价上调以及国家补贴预期影响的电力生产企业,依然会有交易性机会存在。
非周期类行业中文化业是个关注的方向。
新材料业则应立足于未来行业的变革,带来的应用需求的扩大,从而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
新技术类考量的是能否改变人们的未来生活习惯的变化,应该充分考量80后与90后进入职场新生代的消费习惯的改变,他们是未来社会消费群的中坚力量。这类企业是创造社会需求的典范,比如移动物联与互联。
5月2日下午做中央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节目时,提到的电力与造纸业,目前依然处于上行趋势中,它们中仍然存在阶段性的交易机会,但必须认识到如若市场反弹,它们可能处于末段拉升阶段。因此,已经不建议目前再行追高,而有股持有待卖,无股观赏是最好的策略。
前几周说过以五行择行业的事(这种择行业的方式,从07年开始我就在做了,并不是今年开始的),今年辛卯木年,木旺火相水休金囚土死。现在是癸巳月,已经进入夏季,当然是火要旺了,所以,我会说可以看的是电力、科技、文化业。今年是木年,木是吸水的,金融业是流动的,交通物流也是流动的,流动的都是水属,并非只白酒啤酒饮料是水属。所以,今年收缩货币的情况还是会继续延续。
虽然是玄学,很多人觉得可笑,但是,你再仔细翻阅一下所有的个股波动,你会发现现在可以看的,还就只有上述三类是相对好做的股。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我曾经也如愤青似地批判之。但等到我了解机理后,才会觉得曾经的我是多么的无知。不要求人们能认同我说的观点,只是提供另一种思维方式让你参考,至于怎么判断以及怎么投资,那都是你自己的事。
Su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