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
“风 流 寡 妇 圆 舞 曲”
“风流寡妇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弗兰茨·雷哈尔(Franz Rehal
1870年—1948年)创作的轻歌剧“风流寡妇”(Merry
widow)中的一曲脍炙人口的唱段,作为维也纳轻歌剧里的一门不可或缺的舞种,起源于奥地利的华尔兹通过与当时盛行西欧大陆系列圆舞曲的磨合,并在雷哈尔的引领下,以崭新的风格和面貌占得了在轻歌剧领域的一席之地,1905年岁末,“风流寡妇”在维也纳大剧院得以成功上演,通过悦耳动听的音乐语言和多姿多彩的舞蹈语言,不仅向观众传递了悲伤与喜悦的节奏替换,也进一步诠释了轻歌剧的艺术内涵和文化深意,更把维也纳轻歌剧推向了一个不同凡响的“黄金时代”,而弗兰茨·雷哈尔也因此成为了维也纳轻歌剧在合并消亡前的最后一位轻歌剧创作大师!
“风流寡妇”剧情讲述了十九世纪末发生在巴黎的一段爱情故事:彭特威德罗公国的银行家、亿万富翁格拉瓦里去世后,给年轻的妻子汉娜留下了一笔五千万法郎的巨额遗产,如果汉娜改嫁他人,将导致这笔巨款流失它国而造成彭特威德罗公国破产,为了保护这笔财富,公国派驻巴黎使馆的武官丹尼洛伯爵挺身而出向汉娜求婚,当两人见面后,丹尼洛突然发现汉娜是自己多年前的情人,为了保持自己伯爵的尊严,他打了退堂鼓并拒绝求婚,而此时的汉娜却流露出了对前情人的爱意,为了爱情,汉娜意欲放弃对遗产的继承权,最后当她与丹尼洛圆满结合后,两人才得知按照法规这笔遗产必须转入新郎丹尼洛的名下·
· · · · · !
弗兰茨 · 雷哈尔曾经说过,在自己音乐创作的初始,对他影响最大的人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一路走来过程中得益于他的鼓励和指导,所以其作品不仅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而且具有明快华丽的歌唱性,无论在优美的“薇丽亚之歌”还是迷人的“默默倾听”等唱段中都能得到印证,当“风流寡妇”成功首演后,一度引起了维也纳城的轰动,人们在议论其中的唱段和舞蹈时,对其间的逗趣对话和诙谐笑闹皆给予了称赞。尽管轻歌剧起源于巴黎,其鼻祖雅克·奥芬巴赫以及维也纳的小施特劳斯都已把轻歌剧驾驭的轻车熟路、炉火纯青,但年轻的作曲家雷哈尔硬是通过“风流寡妇”这部作品在维也纳打开了一片天地,且在风头上力压了曾经创作有百余部轻歌剧作品得奥芬巴赫,在维也纳,在巴黎和欧洲各大城市,圆舞曲从来就是人们社交生活和文化交往中的不可或缺,原来每家每户的钢琴键盘所弹奏的曲目都离不开小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自从雷哈尔的“风流寡妇”走红以后,个内的主题曲“风流寡妇圆舞曲”以及剧中的其它舒缓音乐曲目慢慢地在维也纳的大街小巷开始流传了开来!
从音乐的角度来讲,声乐旋律的构成包括塑造性、动力性、叙述性和抒情性四大特征,尤其作品的抒情性更是整部音乐最为重要的审美体现,雷哈尔在为“风流寡妇”这部轻歌剧谱曲时,结合剧情中呈现出的包括法国的康康舞、斯拉夫民族的克罗舞和波兰的波罗涅兹和玛祖卡舞等系列舞曲,毫不迟疑地大手笔加入了具有各民族特色的舞蹈音乐,因为这些特色音乐是节奏的依托和旋律的骨架,也是整部音乐作品的灵魂,在音乐剧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源头小溪和支流汇入了这条干流,其中的音乐元素和歌舞元素相互影响,交织融合,当这种音乐融合与节奏调和一旦产生了化学反应,那么整部作品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维也纳和巴黎是当时文化艺术与音乐活动最为丰富也最频繁的两座城市,它们彼此间相互仰慕又相互竞争,尽管轻歌剧的代表人物奥芬巴赫创作出了海量的轻歌剧作品,但是奥地利的小斯特劳斯也不甘落后,写出了以“蓝色的多瑙河”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新创意的圆舞曲来媲美奥芬巴赫的作品
,在两位大师竞争的如火如荼之时,来自当时奥匈帝国的年轻人弗兰茨·雷哈尔后生可畏,不仅用自己推陈出新的系列作品在维也纳站住了脚,更以“风流寡妇
”这部三幕轻歌剧代表维也纳向巴黎致敬并送去了问候
!
伴随着主题音乐响起,第三场的帷幕徐徐拉开,男女主角在众人的簇拥下快速地从侧台走向舞台中心,他们俩曲折跌宕的爱情终于迎来了美满结局,在大团圆时刻的到来之际,在浪漫唯美的乐曲声中,两人舞起了优美热情的华尔兹,唱响了这首著名的“相对无语”(风流寡妇圆舞曲):
男:随着乐声温柔倾诉 你爱我
每个舞步也在表示 你爱我
紧张握着你的手儿 它也这样说
千真万确没有错 你很爱我
女:这圆舞多么活泼
我灵魂在闪烁
这心儿更加激动
它跳着说你属于我
我是多么地爱你 我爱你!
注:本篇选取的这首二重唱“相对无语”系廖昌永和奥地利
女歌手安娜·莱恩2008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德语演唱,
各位意欲欣赏可在QQ音乐或酷狗音乐里自行下载。
2024年3月8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