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第一讲:什么叫做人性管理
1.中国的管理哲学,即以人为本的人性管理。
2.中国文化渊源于《易经》、太极思想、阴阳变化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也渗透在管理哲学中
3.管是管,人性不喜欢被管;理是理,人性喜欢被尊重
4.中庸之道,就是合理化主义
5.19世纪主流是英国式管理,20世纪主流是美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会变成21世纪的主流
6.中国式管理不仅是人类解决全球化与本土化矛盾中的一种,而且是唯一的途径
7.以人为本
8.人性的特点,第一要创造,第二要自主,不接受他人的摆布
9.人性是不喜欢被管的,从根本上讲,人性对管理有一种先天的排斥
10.中国人十分注重德行,认为只有品德优秀的人才有资格管理他人
11.中国人的“不受管”,含有“受管”的成分,关键是“需要”。
12.学而时习之,你学了以后,把它变成一种习惯,这样就很愉快
13.人性不是善,也不是恶,是可善可恶。
14.敬人者,人恒敬之
15.人性管理的重点在于人,只要把人理好了,事情自然就做好了。
16.把管做到理,成功可待
17.《易经》:本立正则道生
第二讲:怎样只理不管呢
1.推、拖、拉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动机和结果是区别圆滑与圆通的试金石。
2.会管的人经验不够,方法不足;会理的人比较老到,比较有内涵。
3.得人心者昌
4.点过对方,你翻脸的时候,他不会怨你。你就成功了。
5.骂人是最没用的
6.使一个中国人没有面子,吃亏的不适对方,而是自己
7.中国人是依赖启发式的
8.圆通不等于圆滑
9.你要存心用推、拖、拉来解决问题,就是圆通;你只想用它来推卸责任,就是圆滑。
A.推、拖、拉是给自己一个观察局势的时间
B.推、拖、拉是推给最合理的人
C.推、拖、拉最省力,可以缓解气氛,“以让代争”
10.把握好“度”很重要
11.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12.我们看自己是非常有原则,看别人则是毫无原则
13.内方外圆
第三讲:什么叫做内方外圆
1.方,就是方针、准则;圆,是随机应变的变通。
方形是“经”,圆形是“权”,就是权变。中国人有经,有权,有所变,有所不变。
2.30而立,就是30岁才可以把自己的原则确立下来
3.孔子:君子可欺以其方(为什么君子老是吃亏上当,就是因为君子们太方正)
4.把方正放在我们的肚子里,外面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圆
5.吃亏就是占便宜
6.作为一个人,我们要让坏的人说我们怀;但是要让好的人说我们好。如果好人、坏人都说我们好,那我们就是没有原则的人。
7.中国的《易经》正本都在讲变化的道理,西方人到现在都不懂,然后提出权变理论
8.不可不变,不可乱变
9.不要为了变而变
A.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B.治大国若烹小鲜
C.无为而治
10.把握好“时”与“位”
第四讲:做事有哪些基本原则
1。守本分,守规矩,守时限,守承诺,重改善,重方法
2.守本分,首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A.把本职工作做完,还要热心帮助别人,这才叫本分
B.守本分,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可以大胆的守,而帮助别人要很谨慎
3.守规矩,凡事依照制度,按照规定办
规章制度要由员工自己定才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