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徐阳:相亲节目嘉宾,是来找对象还是奔着当明星来的(图)
标签:
相亲节目嘉宾明星中国相亲学张徐阳娱乐 |
分类: 张徐阳中国相亲学 |
相亲节目嘉宾,来找对象还是奔着当明星来的
http://s3/middle/7ba2fe5dta57680407282&690
20年前《今晚我们相识》开先河
1991年由北京电视台打造的《今晚我们相识》是中国最早的电视相亲节目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末掀起了国内第一波“相亲”热。1996年中国台湾中视开播的《非常男女》“后来居上”,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率先在1998年效仿了这种相对优化的节目形式。在《玫瑰之约》播出期间,配对成功的有上千对,其中200多对踏入了婚姻殿堂,并诞生了七八十个“玫瑰宝宝”。
各台开始争相模仿开播“相亲节目”,比如辽宁卫视的《一见倾心》、陕西卫视的《好男好女》、山东齐鲁台的《今日有约》等,粗算下来,那段时期全国有近30多档相亲节目。
但《今晚我们相识》开播之后的第十年,也就是2000年停播。《非常男女》在2003年由于收视问题停播,相亲节目渐入低潮。
直到2010年1月开播的《非诚勿扰》再次令“相亲节目”回到大众视线,随之而来的是另一场“相亲节目”热潮。上一轮的相亲节目男女嘉宾的目标都很明确,就是为了找对象,为了结婚。《非诚勿扰》则是从一开始就宣称“只创造邂逅,不包办爱情”。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的《爱情连连看》、安徽卫视的《缘来是你》、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等纷纷跟风,并且收视不俗。新一轮从西方克隆而来的电视相亲节目再次席卷中国内地,而对于中国的这种热潮,美国《时代》周刊的标题则更是直白:《中国电视相亲节目:为钱还是为爱?》。
找对象的当上了明星
十几档相亲节目在收视率上僵持不下,《非诚勿扰》去年以最高超过4%的全国收视率,成为卫视综艺节目中的大哥大。在去年打下了一片收视江山后,今年《非诚勿扰》依然保持着正常水平,每期节目的收视率都在3%以上。
“一个新人从出道到成名,最快也要6到10年的时间。”橙天娱乐副总裁伊简梅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新人的推广是件耗时、费力的事情,有一个漫长的再培养和创作过程。而相亲节目中的很多嘉宾则把这个“漫长”过程给省略掉了。
虽然在《非诚勿扰》节目中,主持人孟非一再强调,节目以相亲交友为本,拒绝某些前来报名的人借节目炒作。但从《非诚勿扰》上走下来的女嘉宾走红却也不在少数,甚至有的直接出道当了职业艺人。
一提起马诺,观众首先会想起她那句在《非诚勿扰》中的名言,“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在自行车上微笑”。
参加《非诚勿扰》之前,马诺只是一个不出名的平面模特,如今她也已经签约娱乐公司,正式成为艺人。而据知情人介绍,马诺的出场费已经涨了好几倍,直逼二线艺人价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马诺也向记者回忆起了走红的感受,“那时我一天得赶两三个通告,每天不停地接电话。”当时想签她的经纪公司多到数不清,“真的太多了,完全数不过来。”她说。
如今她正在为新歌做筹备工作,“可能要出EP吧,公司还要送我去韩国培训呢。”马诺告诉记者。
太爱秀的嘉宾也得撤
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的制片人刘蕾告诉记者,所有相亲节目都差不多,一般要求嘉宾符合适婚年龄并且为单身。
和其他相亲节目嘉宾通过相亲网站筛选完了以后才能接受节目组导演面试的方式不同,《我们约会吧》节目组可以直接进入到世纪佳缘的后台,并对选手进行挑选。节目组有个专门的海选班,会对每一位报名的选手进行电话回访,并询问报名者的基本情况,因为电话邀约会比较直接。随后还会给合格的报名者发送一份多达七八页的问卷。问卷中会涉及报名者的感情经历、家庭状况、收入状况等多方面内容。
全部通过以后,导演组就会派人录制报名者的
VCR了,下一步就是等着到节目现场当嘉宾。对于在节目中故意“毒蛇”或者太喜欢表现自己的选手,《我们约会吧》节目组会直接把他们撤换掉。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约会吧》的新老嘉宾比例并不是特别好,站得最久的也就是“云才哥”,上了大概13期。很大一部分观众都认为,相亲节目请的男女嘉宾,节目组一定会给他们一定的费用。一位参加过《我们约会吧》的嘉宾告诉记者,除了报销来回的车票,以及包住宿和两天的伙食以外,节目组没给过他费用。
记者发现,能够上《我们约会吧》节目的会员都是“世纪佳缘”钻石会员,而世纪佳缘网站的钻石会员一年的价格是1568元,但目前推出了特惠价498元。也就是说,要想参加节目,节目组不但不给钱,自己还要搭钱。
台上牵手台下无联系
在其他相亲节目纷纷为剩男剩女做红娘的时候,浙江卫视别出心裁,专为离婚人士尤其是离婚女性提供交友平台,即《婚姻保卫战》。
因为《婚姻保卫战》主要为离婚女士择偶,所以前来面试的女性都必须带上离婚证,在填写报名表格时会被要求告知离婚原因、有无子女等隐私信息。
《婚姻保卫战》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为了在相亲节目中树立独树一帜的风格,嘉宾的选择很重要,《婚姻保卫战》选择女嘉宾的首要条件就是高文化素质,“低学历的基本不考虑。”
“这是个赚钱的买卖。”上了三期节目的沙先生称,上《婚姻保卫战》不仅没花一分钱,还赚了钱。因沙先生表示,录制了三期节目,吃饭、服装、住宿都是节目组花的钱,“我是一分钱没带,走的时候还赚了2000多元。”沙先生和一名女士牵手后,不仅获得了2000多元的约会基金,还免费得了一个手机。
虽然沙先生和一名女士在台上成功牵手,但其实更多的只是场秀。沙先生坦言,选择牵手的原因是已经上了三期节目,沙先生决定和一人牵手。离开舞台后,沙先生和那名女士并未走到一起,两人甚至仅见过一次,就是用节目组提供的约会基金一起吃了饭,“还是感觉不合适。”在上了节目后,沙先生已经完全不能上QQ、开邮箱,因为都是陌生人,“突然之间,就觉得想和我结婚的女人一眼望不到头。”所以,不花一分钱,又能成名,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何乐而不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