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听课感受和反思
(2012-11-28 14:23:07)
标签:
育儿 |
1.注重导入环节的处理
成功的导入能完成两个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次上课的老师都很注重导入环节的处理,有的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有的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有的用新近发生的时事政治热点,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保障学生练习的时间
(1)减少老师板书时间
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会花很多时间去板书,教学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老师从繁重的板书中解放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教学过程的调控上,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关注学生的学法,对学生作出即时有效的课堂评价,从而增加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时效。
(2)信息技术用“动”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
任何数学知识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多媒体技术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这些复杂、艰苦的探究过程直观、形象、完整的表现出来,让学生从多个维度深入全面的分析知识点,把新学的内容和已有知识经验建立起牢固的联系,从而真正理解知识,进而达到迁移应用的目的。
(3)注重展示学生作品和评价
有效的评价能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可以迅速将学生的作品展现出来。
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各有特色,通过展示,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理解每一种解法,对每道题进行一题多解训练,分析多种解法之间的联系,抓住了联系和规律,也就深入到了问题的实质。
关于技术与学科本位的关系,其实大家都明白技术应该服务于学科教学。从听课来看,也没有什么太新的技术。不少教师还是应用最常用的软件设计和组织教学,有的老师用了网上搜索的免费软件,但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说明整合的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没有必要应用的技术大可不用,用的话应该用的恰到好处、自然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