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建遊戲分享
标签:
atm英語教學李宗玥台灣團建活動英語教學活動 |
分类: 教学活动分享 |
最近為了師訓 研究一些團建活動 過往的團建活動 可以訓練老師的管理能力與管理的省思
喚醒過往所做過的管理培訓 當時的團建活動 都是由培訓師團隊所籌劃與執行 相當的成功
看照片就知道
1、三打白骨精
這個遊戲有兩個同學就能玩。先背向而站,相距二步遠。遊戲開始後兩人一塊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並在原地合拍雙足跳三下,注意唱到最後一個“精”字時,必須同時做180度跳,同時在落地前還要做一個造型動作。造型動作有三種:1·抬起左膝,右手反掌心在額前作搭涼棚狀,同時左臂微屈勾拳為孫悟空。2·雙手插腰,兩腿側開為白骨精。3·雙手合掌於胸前為唐僧。這三個童話人物的制約關係是:孫悟空勝白骨精,白骨精勝唐僧,唐僧勝孫悟空。如果正巧造型相同,那麼重來一次,方法同前,一旦造型之間建立了制約關係,負者就要給勝者恭敬地鞠一個躬。
2、歡樂猜拳
女生們圍成一個圓圈,面朝圓心,人數必須是雙數,遊戲開始,大家拍大麥(1、自己擊一下掌;2、側開與兩側同伴合掌;3、翻掌,用掌背與兩側同伴相碰;4、同1。)並齊說:“賽、賽、賽,阿拉馬克賽,一個接一個,阿拉馬克賽,這麼好的天氣飄雪花,這麼好的鞋子漏腳丫,這麼好的孩子小傻瓜!”接著,各自旋轉小臂並說:咕碌咕碌錘!(此時每二人面對面“石頭剪子布”猜拳,若相同則再轉小臂重猜,直至決出勝負)負者退下,勝者重新組成圓圈,再拍再唱,
3、猜成語
主持人事先在四張白紙上寫一句成語,一紙一字,比如:龍騰虎躍。請四位遊戲者站成一排,用別針在他們背上各別上一張紙,接著手拉手圍成一個圈,按逆時針方向跑跳步三周,然後解散,每個人都竭力去看到其他三個人背上的字,同時還要隱蔽好自己背上的字。一旦看到其他三個人背上的字,就可判斷自己背上的字,例如看到龍、虎、躍,就可以舉手向主持人報出自己背上是一個“騰”字先猜出者為勝。
4、愚公移山
先選一人當“大山”,其他人面對他排成一路縱隊,遊戲開始,第一個人與“大山”用腳猜拳,大家在旁邊幫唱:
一米二米三,
三乘以三,
山高難開,
愚公移山!
動作有:1、雙足併攏;2、雙足側開;3、雙足前後開;4單足屈膝提起。每唱完一句必須跳躍出其中一個動作,若和“大山”同則為失誤,退到隊尾去排隊等待,換下一人做,若連續四次即把兒歌唱完與“大山”動作不重樣,則為獲勝,換當“大山”的角色。
5、氣象預報
選一人當預報員,其他遊戲者面對著他,站成一列橫隊,相距3米遠,遊戲開始,當預報員發出各種氣象預報時,全體遊戲者要作出勇敢的反應,如:
“刮大風!”-“不怕!”
“下大雨!”-“不怕!”
“有大霧!”-“不怕!”
“下大雪!”-“不怕!”
唯獨聽到“下冰雹羅!”必須趕快轉身抱頭蹲下,要是動作遲緩被預報員用乒乓球擊中了就算失誤,互換角色。接著遊戲開始,誰失誤三次就要表演一個節目。
6、希望工程手拉手
這個遊戲的參加人數要12人以上,先通過猜拳分配角色,三分之二的人扮演“在校學生”,三分之一的人當貧困地區的“失學少年”,兩組各自手拉手,相對而站,間隔數米。遊戲開始,兩組的人一進一退,邊走邊擺動手臂有節奏地對唱:
“在”:“你們為啥不上學?”
“失”:“我們生活太貧困。”
“在”:“失學人數有多少?”
“失”:“每年平均一百萬!”
接著,齊唱:“這樣下去可不行,大家一起想辦法。”之後,“在”組手牽手圍成一個圓圈把“失”組圈入,“失”組的人分散坐到“在”組拉手處,雙手搭肩,面朝圓心。等都坐好後,“在”組抬“失”組按逆時針方向轉動,並且大家一齊唱:
“來來來,快快快,
你出錢,我出物,
希望工程建起來,
失學少年樂開懷,
從此人人有書讀,
長大個個都成材。”
歡樂一陣子後,解散,重新分配角色再玩。
7、砸缸救人
三個人為一組,站成圓圈,每個人伸出胳膊,都用自己的左手握著另一個人的右手,三雙手在中間交*相連。遊戲開始,其中甲乙兩人把胳膊轉到丙的腦後背,他就被轉到了中間(表示掉進大水缸裡了),丙的雙腳從兩條胳膊中間後跨出來,這樣就站到了甲和乙的對面,和他倆交換了位置。接著乙和甲以同樣的方式鑽跨,如果想玩,可一直鑽跨下去。一邊鑽跨,一邊唱兒歌:
“一個小孩掉缸裡,
大家只會乾著急。
司馬光,砸缸底,
機智救出小孩子!”
8、乘公共汽車
邀請一位口齒清楚的同學,有表情地朗讀一則小故事,要求參賽者聽見“站”字坐下,聽到“坐(包括“座”)”站起來,最後做對或錯的次數最少者,還要回答幾個文明禮貌的小問題,答得好的為優勝。
……有一次,小明和妹妹乘公共汽車。上車後,小明發現一個空座位,他丟下妹妹趕緊跑過去坐下。這時,過來一位老奶奶,她扶著拉手,站在小明身邊。妹妹對小明說:“哥哥,你看你,你坐著奶奶站著,多不好啊!你趕快站起來,讓奶奶坐吧!”小明挨了批評,心裡很不高興,賭氣說:“你讓我站著,我就偏不站,我要坐嘛!”老奶奶聽了笑笑說:“沒關係,你坐吧,我不坐。”妹妹站在小明身旁氣得噘起了小嘴,說:“你真不懂禮貌,我再也不願站在你旁邊了!“這時,汽車到站了,那位老奶奶下了車。望著老奶奶遠去的身影,小明的心裡很不是滋味,他覺得自已是錯了,情不自禁地站起來,悄悄地離開了那個座位,嘴裡自言自語地說:“哎,怎麼搞的,坐和站,站和坐,坐坐站站,站站坐坐,坐站坐站,站坐站坐,坐站站坐,站坐坐站,到底是站還是坐,今天我怎麼糊塗了!”
9:猜領頭人
1.遊戲方法:點一猜領頭人的學生到室外,教師指這一學生為領頭人,在輕音樂或學生的唱歌聲中全班學生在領頭人不斷變化動作中,由猜領頭人的學生開始猜領頭人,可猜三次,如猜中,領頭人則表演一個節目或唱一支歌,三次未猜中則由猜領頭人的學生來表演。
2.遊戲要求:領頭人可做刷牙、洗耳恭聽、洗手、吹喇叭、拉二胡等動作,不斷變換,全班學生立即跟著變,全班學生要遵守遊戲規則,不得暗示或指點告訴猜領頭人的學生,領頭人也可以由教師自己來做。
10.【瞎子走路】
(適用:建立信任關係)
遊戲方法:
兩人一組(如A與B)
A先閉上眼睛,將手交給B,B可以虛構任何地形或路線,口述注意事項指引A行進。如:“向前走,……邁臺階……跨過一道小溝……向左手拐……”
然後交換角色,B閉眼,A指引B走路
分析:
通過親身體驗,讓學員體會信任與被信任的感覺
作為被牽引的一方,應全身心信賴對方,大膽遵照對方的指引行事
而作為牽引者,應對夥伴的安全負起全部的責任,對一舉一動的指令均應保證準確、清楚
另外,萬一指令有錯,信任受到懷疑後很難重建
11.【比長短】(適用:活躍團隊氣氛)
簡述:每隊派出一人比不同的單位
人數:不限,需要一位元主持人
場地:不限
適合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
遊戲方法:
1. 分組,不限人數,至少要二組。每組五人以上。
2. 主持人宣佈要比的單位,然後每組派出一位他們認為會贏此單位的人。
3. 等被派出的人都出來後,主持再說比什麼。
4. 計算每次比完的輸贏即可。
題目例子:
這個遊戲的題目就是要想越不會被大家猜中的越有趣!
比長:比手臂;比上衣;比頭髮…
比短:比手指頭;比褲子或裙子…
比高:比聲調;比手抬起來的高度…
比大:比眼睛;比手掌…
比多:比身上飾物;比穿的衣服;比身上的扣子…
題目必須在看到被派出的人之前想好!
12【報數】
所需時間:30-60分鐘,由團隊的人數的多少決定,培訓者打算用多少時間做此練習。
小組人數:越多越好
所需物品:碼錶
遊戲概述:一個關於促進團隊效率遊戲
目的:
1、 使團隊通過競爭提高他們的效率。
2、 使隊員看到團隊的責任心
步驟:
1、遊戲第一步就是將所有參加的人,要求在兩分鐘之內分成平均分成兩組。
2、挑選男女隊長各一名,組織團隊進行比賽(隊長不參加比賽。)
3、教練要求隊長宣誓,問三個問題:“有沒有信心戰勝對手”、“如果失敗,敢不敢於面對隊員的指責”、“如果失敗,願不願意承擔由此所帶來的一切責任”
4、教練宣佈比賽規則:
1)全隊學員進行報數,速度越快越好;
2)分別進行8輪比賽,每輪比賽間隔休息3分鐘、2分鐘(2次)、1分半鐘2次、1分鐘(2次)
3)每輪比賽進行獎懲。輸者,由隊長率領隊員向對方表示誠服,並對對方隊員說:“願賭服輸,恭喜你們!”並有男女隊長做俯臥撐10次,如果以後再輸,俯臥撐的次數將會乘倍遞增。贏者,將全隊哈哈大笑,以示勝利。
4)將每輪比賽的結果記錄在白板上。
5、遊戲結束,播放抒情音樂(熄燈),誦讀一篇散文(記述文,並在最後一輪失敗的人當中在做俯臥撐的時候,讓學員深深感受到責任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人生)。
6、誦讀結束,教練引導大家討論:
討論題目:
1、 每個人都同意所有的意見嗎?如果不是,為什麼?
2、談談責任心對我們人生的體會?
13.乒乓球
1、遊戲方法:全班分成若干組(每組7——8人為宜)。遊戲開始,由本組的任一同學說“乒”,相鄰的下一位學生說“乓”,在下一位相鄰的學生說“球”,說“球”的學生,在說“球”的同時,要用手指準確的指向本組的任何學生,被指的學生要快速說“乒”。當然,說“球”的學生也可以用手指向本人,但也要快速說“乒”。以下迴圈反復。
2、遊戲要求:吐字清晰,銜接快速,如果沒有快速接上的,被視為失敗,將被罰做俯臥撐五個。
14.碰球
1、遊戲方法:全班分成若干組(每組7——8人為宜),本組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體育項目上的任何一種“球”,做為自己的代名,如籃球,排球,鉛球等等,但不能選擇重複。然後由本組的某一位學生開始說,用自己的球去碰其他學生的球(所碰的球必須是本組有的球)。例如,是籃球的學生開始說“籃球碰排球”。以次迴圈反復。
2、遊戲要求:在碰球時,首先要說出自己的球,才可以去碰其他人的球。再者,如某學生碰了本組沒有球。這都將被視為失敗,罰做俯臥撐五個。
15.大,小西瓜
1、遊戲方法:全班分為若干組(每組7——8人為宜),由本班的任一位學生開始說,“大西瓜或小西瓜”,如說“大西瓜”,雙手必須比作小西瓜的樣子;如說“小西瓜”,雙手必須比作龐大西瓜的樣子。接下來相鄰的下一位學生要和上一位說的相反,例如,前一位學生說的是“大西瓜”,下一位學生必須說“小西瓜”以次迴圈反復。
2、遊戲要求:說的和做的必須是相反的,並且不能和前一位學生說的相同。再者,兩手比的“西瓜”形狀至少要同肩寬,這將被視為“小西瓜”;兩手相觸比的“西瓜”形狀,被視為“大西瓜”。如和上面不相符的視為失敗,罰做俯臥撐五個。
16.“官打認賊”,就是在四張紙上分別寫上“官”,“打”,“認”,“賊”,然後四個人每人抓一張,抓到“認”的要猜出誰是抓到“賊”的,如果認對了就由抓到“官”的人來下令輕打還是重打,打幾下,由抓到“打”的人來打;如果認錯了,那每一個人都打人兩下。
17.抓尺子,快樂大本營玩過的,一個人拿著尺子讓它豎直往下掉,另一個人迅速抓住,抓得越下面表示年齡越小(是真是假不知道,不過是遊戲而已,別太認真了),不過可以測出你的反應能力。
18.照鏡子
只需請幾組人上臺 一個人當照鏡子的人 另一個人當鏡子 當鏡子的那個人要學照鏡子的人的動作 ^^
或者老師在臺上表演,下面所有的孩子當鏡子。
課間十分鐘休息的時候,帶領小朋友們走出教室,玩小遊戲,既可消除大腦疲勞,增進身心的健康,又能提高交往能力,增進友誼和情感,還可以使部分患有心理障礙的兒童得到矯治,這是多麼好的活動呵!
19、小猴撈月
這個遊戲非常有趣。大家先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當“水井”,選一個小朋友站在圈內當“小月亮”,另外再選兩個小朋友站在圈外當“小猴子”。遊戲開始,大家按逆時針方向一邊轉圈走一邊唱兒歌:“小月亮,晃悠悠,樂得小猴翻跟頭;小月亮快快跑,小猴捉住不得了!”唱完兒歌,兩個“小猴”鑽進“水井”,手拉著手去捉“小月亮”,“小月亮”只能在圈內逃跑躲閃,一旦被捉住就要說出一個帶“月”字的成語、詩句或表現一個小節目。接著由這個同學指定別人擔任“小月亮”和“小猴子”的角色,遊戲重新開始。
20.“生日接龍”:
不能用說話的形式告訴別人自己的生日,但可以用手勢用形體表達,然後大家根據月份和日期前後接龍。這是一個暖場活動,可以讓原本不甚熟悉的孩子,通過“手語”,逐漸認識、熟悉;從另一個方面看,也可以“考考”孩子們的表達能力。
21.“解結”:
孩子們隨意地站在一個圓中,隨意挑選兩個人,手拉手,當所有人的手拉在一起時,糾結在一起的“人鏈”開始一個個穿越,解開亂成一團的結。讓孩子們驚訝的是,只要有耐心,慢慢來,沒有解不開的結。
22.“插花”:
孩子們分組後,輪流抽籤、領花,有人領到美麗的百合、玫瑰,有人領到的卻是狗尾巴草、油菜花,然而,經過小組的努力和合作,幾乎所有人都能插出美麗的盆花;第二次,大家自由選花,自由組合插花,然而,百合與玫瑰的配搭,未必插出漂亮的花,反而是“狗尾巴草”們的組合,格外出彩。有人說,原來,只要經過努力,狗尾巴草也可以變成漂亮的盆花;也有人認為,這就如好生、差生,只要搭配、處理得宜,一樣可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