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英語課 陳超明:棄文法廢課綱- 台灣英語教學的最新趨勢

标签:
教育 |
分类: 文章分享 |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和大家分享 |

台灣的中學英文課,文法一向是教學重點,但政大英語系教授陳超明指出,今年大學學測已幾乎不考文法,學校應放棄文法規則的教學,廢課綱,改訂能力指標,以實用溝通為導向,把每個學生都教會,而不是趕著教完。
他說,台北縣最近推動英語活化教學,在正式課程外,用更活潑的方式,引發學童對學英語的興趣,效果不錯。
但他納悶,為何只有課外活動才能「活化」?連正式課程也一起「活化」,甚至國、高中英語課也活化,不是更好嗎?
他指出,台灣傳統的英文教育,過分強調文法規則、死背單字,不重視基本溝通能力,導致許多人學了16年英文,見到外國人仍是鴨子聽雷、啞口無言。
他說,大家都知道問題所在,幾十年來卻無法解決。
陳超明最近在由聯經出版的新書《英語即戰力》當中提到,中學老師都認為文法很重要,但大考英文卻越來越不考文法,以測驗學生的閱讀理解力與語文的使用能力為主,「考試沒有引導教學」。
他舉例,今年學測英語題目,只有1-2題文法題,其他題目大多是理解題,須看上下文語意才能答,即考理解力,這才是真正考綜合語言能力,包括單字掌握、語法邏輯性及大量閱讀。
不過,當他告訴高中老師,上課不應該教太多文法,老師往往質問:「不教文法,要教什麼?」、「若我不教,萬一考出來怎麼辦?」
陳超明認為,大考中心未來不太可能考太多文法,老師應該教的,就是大量閱讀,及接觸外國文化的經驗與場景。
此外,英文老師還有個盲點,就是為了因應課綱趕進度,急著「教完」,卻不管學生會不會,即使班上只有兩三成的人懂,仍照樣教下一課。
陳超明認為,教會比教完重要,而且,建中(台灣最好的男子高中 馬英九在這裡畢業)
和後段的高中,不應該教一樣的東西,英語課應該分級教學。
最後要再一次和老師分享 我也已經說過許多遍的話
傳統教學幾十年的結果 敎出滿街英文都不會說 很害怕說英語的人
結果證明 傳統的教學是失敗的
但大多數的英文老師 只會這樣敎 也不願意從新學起 所以就把硬試考試拿出來 當最好的擋箭牌
誰說看繪本 讀故事 看英語電影長大的孩子 英文成績考不好呢
至少我看到的學生與所有的歷證 如果他已經在看英文的哈利波特 學校的硬試考試對他而言 有如大人在考小學一年的中文
而且這樣的孩子 不用我盯著他唸書 我的責任在於找出有趣又酷的書籍 他自己就廢寢忘食的唸
多好
在我的博客 我要一直一直的說
英語真的很有趣 孩子有權利要求一個 快樂又有成就感的英語學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