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孩子的年龄特点

(2012-06-12 19:05:23)
标签:

转载

越是了解孩子的发展过程,才能发展出好的教养对策!!
爱他,就从引导他开始吧~~

    拉法法注意到大人们往往被孩子天真的回答弄得哭笑不得,但却没有去挖掘孩子这么回答的原因。而其根源就是幼儿年龄特征所致。但现实中违反幼儿年龄特征的行为经常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父母常无视孩子的年龄特征,对孩子施加各种压力,甚至“拔苗助长”。家长和教师往往不自觉地把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强加给孩子,没有照顾到幼儿的年龄特征。拉法法认为:成人应该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不可以把成人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孩子。孩子只能慢慢长大,循序发展。要求过高,盲目催促孩子快快长大,是错误的。因此,在教育孩子之前,父母先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拉法法在此总结了3-6岁孩子具体的年龄特征,以供参考。


(1) 健康领域

    3-4岁幼儿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基机体组织比较柔嫩,发育不够成熟,功能不够完善,机体易受损伤,易感染疾病。幼儿的成长发育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此年龄段的幼儿大脑皮层易兴奋,注意力易转移,行为容易受情绪影响。生活处理能力较差。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欠佳。骨骼弹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和耐力较差。心肺系统的调节功能发育不够完善。平衡,躲闪能力较差,动作不协调,易疲劳。

    4-5岁幼儿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其机体组织比较柔嫩,发育不够成熟,功能不够完善,机体易受损伤,易感染疾病。幼儿的成长发育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大肌肉发育较为迅速,动作发育出现飞跃。肌肉力量和耐力,心肌收缩力,肺活量有了一定的提高。对空气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病菌的防御能力有所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逐步提高,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逐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逐步增强。动作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逐渐增强,已能适应一定的活动量和活动时间,但动作的准确性和自控能力还较差。

    5-6岁幼儿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仍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其机体组织比较柔嫩,发育不够成熟,功能不够完善,机体易受损伤,易感染疾病,幼儿的成长发育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大脑的抑制过程逐渐加强,减少了冲动性,动作的目的性和自控能力逐渐提高。初步具备情绪的调节与控制能力。具备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了一定的生活卫生习惯。具备了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准确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喜欢尝试一些有难度,冒险的动作,协同活动逐渐增多。


(2)  语文领域

    3-4岁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调节,控制能力相对较差,所以他们有些音发还不够准确和清晰。此时是他们语音发展的关键期。这时的幼儿已经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会向别人表达自己基本的想法和要求,只是其语句不够完整,有时出现时断时续的现象。他们对词义的理解比较表面化和具体化。

    4-5岁幼儿基本上能够发清楚大部分语音,能够听懂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句子和一段话的意思,他们掌握词汇的数量和各类迅速增加。在使用简单句的基础上,其语言逐渐连贯起来。

    5-6岁幼儿在正确的教育和影响下,能够正确地发出母语的全部语音,并能听懂更多较复杂的句子,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能够掌握表示因果,转折,假设关系的连接词。能用语言描述事物发展的顺序,并且会有意识地组织句子,表达时会运用各种语气。


(3) 社会领域

    3-4岁幼儿初步形成对社会规则,行为规范的认识,能做最直接,简单的道德判断。喜欢与人交往,有了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动的愿望。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能区分“你”,“我”,“他”,但不会区分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同时,他们的情感,行为的冲动性强,自制力差,往往不能与人友好合作,常发生纠纷,需要成人的帮助和指导。幼儿喜欢模仿,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必须经过体验,内化幼儿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性行为才能真正形成。

 

    4-5岁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明显提高,有意行为开始发展,懂得更多的社会规则,行为规范。能关心他人情感反应,做出最初步的关心,同情反应,友好,助人,合作行为明显增多。在自我意识方面,他们开始能体验到自己的内心活动,情绪情感和行为反应,能以他人的要求调控自己的行为,自制能力开始发展,幼儿喜欢模仿。

    5-6岁幼儿能初步形成行为的内在调控系统,并且在与同伴交往中实践,练习着各种积极的交往方式,运用,掌握被社会和他人许可的社会行为,发展着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同时他们进一步意识到,并开始理解他人不同于自己的情感,需要,重视成人,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被同伴群体接纳,并开始自觉,有意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幼儿喜欢模仿。


(4) 科学领域

    3-4岁的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主要是通过看,听,摸,闻,尝等感知,操作活动来进行,它与幼儿的“玩儿”往往是同一过程。幼儿活动的目的性,顺序性,细致性,有意性均相对较差。幼儿行为的目的性较差,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思维。

    4-5岁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觉以及各种操作活动认识周围世界。此时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虽然是直接,简单和表面化的,但事物的操作感知活动是其积累认知经验的重要方式,这些经验的获得将是幼儿今后进一步理解周围事物及相互关系的基础。此阶段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

    5-6岁幼儿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础上,逐渐能够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一些浅显的规律。这时,语言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明显增加。幼儿对数的感知能力提高,开始能够理解量的相对性,部分幼儿开始理解数和量的守恒和包含关系,并能掌握“左右”等较为抽象的感念。幼儿的思维主要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5) 艺术领域

    每个幼儿都有热爱美好事物的天性和学习艺术的潜能。艺术活动的情感性,愉悦性,形象性(听觉形象,视觉形象),想象性,活动性等特点符合幼儿思维水平和认知特点。由于幼儿语言能力不足,艺术活动经常成为他们表达对周围事物认识和情感态度的方式与手段。幼儿需要在听觉,视觉肢体运动及言语的充分参与下,获得艺术体验。幼儿对鲜明而有特点的节奏,音响和舞蹈律动具有浓厚的兴趣,节奏性活动是幼儿阶段主要的音乐活动。幼儿的发声器官稚嫩。尚在发育初期,听觉分辨能力的发展也是一个逐渐精细的过程,因此,他们开始歌唱时往往不易唱准音调,且音域较窄。幼儿阶段则音乐感受能力,特别是听觉能力的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幼儿自发的艺术活动既体现着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现有水平,也显示出他们在某项活动中的天赋和潜能。幼儿喜欢听和讲故事,聆听和朗读节奏鲜明,有韵律的歌谣,喜欢看变化多样和色彩鲜明的动画片,木偶剧,喜欢在游戏中再现和表演他们感兴趣的人物表情,动作和活动场面,表演时又在不断求新与创造。

    3岁左右的幼儿美术创造能力基本处于“涂鸦期”,他们喜欢随意画画,撕纸,玩泥。3岁半左右的幼儿开始进入“象征期”。他们尝试利用涂鸦时掌握的简单形状进行表现,但表现的动机和信心都十分脆弱。

    4岁左右的幼儿开始进入“形象期”。他们对表现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有明确的目的,能用简单的形状逐渐深入的表现越来越多的事物。

5岁以后的幼儿逐步认识到事物之间的一些简单关系和联系,对于事件,情节的表现成为他们美术活动折突出特点。
[转载]孩子的年龄特点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