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妈妈该培养孩子的哪些情商?

标签:
转载 |
分类: 文章分享 |
要十分用心地告诉孩子:“妈妈是很爱你的。”孩子感受到这些,就能够容易接受别人的爱和爱别人,因为他有了足够的力量去面对朋友,面对人生。
XX喜欢打人,揪女同学的辫子,上课起哄等。老师向他的妈妈反映了很多次,妈妈也经常教训他,可是却没有什么效果。
无奈下,妈妈向一位心理专家咨询。专家了解到,由于父母工作忙,XX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在童年时没有得到足够的父母关爱。上学后,他来到父母身边,一直表现得比较叛逆,经常跟父母顶撞,在学校里也总是惹是生非。
拉法法儿童教育专家告诉XX的妈妈,孩子是因为在家里获得的关注和爱不够,所以通过一些过激的行为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妈妈平时一定要多跟孩子沟通,让孩子感到父母是爱他、关心他的,这样就会减少他的激烈行为,变成懂事的好孩子。
孩子最初的人生信心和力量,首先来自于父母。孩子打人或不爱跟别人交往,就是他不具备爱别人和接受别人的爱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在和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父母每天工作再忙,也要花时间跟孩子在一起;即使没有很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也要有效地利用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
XX是个调皮的孩子,这天,他不小心在玩耍中受伤了,右腿骨折。妈妈带他来到医院,医生给他打了石膏,让他回家好好休息,不能乱动。
这下XX可难受死了。他烦躁不安,可又不敢动,就对着妈妈大吼大叫。妈妈每天精心给他做了可口的饭菜,他动不动就说不好吃,甚至把饭菜倒在地上。妈妈知道是孩子心情不好,所以处处将就他,可是妈妈越忍让,振振越变本加厉。
孩子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是锻炼情商的最好时机。拉法法儿童教育专家提醒家长在教育中要要告诉孩子,人生总有一些目标是达不成、实现不了的。人也总会遇到挫折、不如意,有些事不能按照预期的目标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勇敢面对现实,静下心来,仔细分析现在的状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变不利为有利,实现自身发展。
建议三:给孩子适当的心理干预
“孩儿脸,变三遍”,孩子的情绪通常转换很快,如果孩子受到挫折了,或者跟其他小朋友有一些不愉快,也许正哭着,突然看到好东西,含着眼泪就会笑出来,这是正常的现象。
如果孩子沉浸在某种情绪中,久久不能出来,一连几天,甚至一两个星期,这样就必须引起妈妈的注意,要适当做一些心理干预,把孩子从负面、不愉快的情绪中拉出来。
心理干预不一定要看心理医生。妈妈可以找专业人士进行咨询,就像身体生病,需要吃药、打针一样,每个人的心理也会生病,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妈妈要及时采取措施,帮孩子梳理心理阻塞,让孩子的人生路更通畅。
建议四: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孩子处于焦虑时期更需要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父母不要对他们过于责备和要求,更不要只从物质方面对他们进行补偿,更多地是要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支持,告诉他们父母始终都相信他们,一切困难都会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