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价值与股票买卖价格的矛盾
(2018-01-21 10:50:59)分类: 投资理论与技术 |
股票作为上市公司价值的符号,核心的内容是在市场交易中以价格的形式反映其代表的价值。基本分析理论就是紧紧抓住了股票的这一核心内容,发现了股票的买卖价格总是围绕着股票的内在价值波动的规律,提出买股票就是买上市公司的思想,在有效市场的假设框架内,把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发现作为投资股票的惟一标准,建立了价值投资的理论思想,并通过巴菲特、林奇等一批投资大师的成功实践,证明了这种理论的正确性。
我们之所以认为股票投资价值与股票买卖价格的矛盾是股市运行内在的主要矛盾之一,是基于下面几大原因:
第一,股票定价最根本的依据是股票内在的价值。只有把买卖股票的依据建立在对其的投资价值判断上,才能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和从事股票买卖,才能建立买卖股票或股票投资的科学方法。
第二,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看,购买股票是投资者看到了所购买的股票所代表的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而自愿地支付相应的价格去购买这种价值,当所购买的价值增值后另一批投资者自愿地以更高的价格去购买增值了的价值,投资者从而实现了投资盈利。当投资者以一定的价格购买到的是不等值的价值,那就是该只股票的价值高估了,这次投资失败的概率就非常大。
第三,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股票价值的提取。一般的看法认为,股票投资收益来源于股票买卖的差价收益,这是一种表象认识。实际上股票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股票价值的提取。投资者购买股票是一种股票价值的发现,股票的上涨是股票价值在价格中的市场反映,在成本之上卖出股票就是股票价值的提取。一只股票先期的大部分投资者获利卖出后,股价通常就要盘整、回调,盘整、回调就是股价向价值回归,或是股票价值的再次积累。
基本分析理论确实抓住了股票投资的核心问题。近百年来对股市的分析都离不开这个核心。就以中国股市运行为例,2005年6月后,中国股市出现了一波史无前例的爆发式上涨行情,上证指数从最低的998点一气上涨了6倍多,至6124点。这时市场人气异常高昂,但股票的价格却严重地背离了价值。平均市盈率70多倍,市净率近10倍,股市上出现了300元股价的中国船舶(600150),出现了149元股价的中国平安(601318)。就在这时,几乎所有机构对2008年股市还一致看涨,高的认为将至1万点之上,最低的也认为会上涨至7500点。然而,股市最终还是按照价值决定价格的原则运行,2008年股市大跌,形成了一次股灾,使当初情绪高昂的投资者遭受了重大损失。
2016年下半年以来,股票投资价值严重分化,创业板很多股票市盈率高企,而主板大盘蓝筹股、白马股市盈率相对低,市场走出了两板分化的特殊行情,蓝筹股、白马股被追捧上涨,高估值股、绩差股跳水式下跌。
笔者在总结自己的投资教训时,最深的感触就是,投资股票失误最根本的原因是买入股票的价格过高。有些投资者认为,投资失误是中了庄家的圈套,实际上只要买入的股票价格低于其投资价值,即使老机构出局,新机构也会进来。
各类投资者在股市要达到持续稳定的盈利都有其核心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
追求股票的投资价值:
价值投资者盈利的本质:长期持有价值成长股。
坐庄成功盈利的本质:股票的投资价值+资金推动。
组合投资者成功盈利的本质:股票的投资价值+踏准大盘节奏+热门板块。
个人投资者成功盈利的本质:股票的投资价值+较好地跟随市场周期和热点。
股价波动有诸多因素所决定,但投资者不能被市场的各种纷繁复杂的因素所左右,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就是股票的投资价值,股票买卖的价格必须符合其价值。价值投资者的主要工作,即努力去寻找被市场低估了的上市公司股票,或未来具有成长性而现在尚未被其他投资者认识的上市公司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