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动课堂与课堂生动

(2014-04-22 10:22:05)
分类: 教学论文

生动课堂与课堂生动

 白桑中心学校            李晋龙

生动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来说的,传统课堂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的掌握,考试分数的高低。生动课堂关注的是学生能力的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发展。生动课堂代替传统课堂是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是对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明确两者的本质区别,才能真正认识到生动课堂的强大生命力。

传统课堂是以知识本位的课堂,主要表现是目标单一(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过程僵化(“满堂灌”、“满堂问”),方式机械(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实施课改十年来,在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进行转轨。但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仍然存在“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现象。“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要求,标准答案”普遍存在,“备课以抄为主,上课以讲为主,考试用一把尺子度量,评价用一种标准划分”的问题突出。长此以往,把充满灵性和生命活力的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训养”成了固定模式的人,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是知识型的,而非能力型的人才。显然,这种“一刀切”、“统一要求”的教学方式绝不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面对当前全国的课改形势,我们只有走出传统教学的藩篱,建构生动课堂教学模式,才能适应和促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生动课堂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生动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用叶澜教授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所谓活力,即师生生命的创造力。从课堂特征上看,生动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知识的窗口,是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不是充满专制、被动、封闭和以单一为特征;生动课堂是学生愉悦成长的地方,是充满阳光的地方,而不是受压抑、受训斥的地方。课堂是一个人成长的社会场所,学生在这里首先应该学会堂堂正正做人,我们教师应该把教育教学目标转化为和风细雨滋润学生成长,创设民主、和谐、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用知识激活知识,用生命激扬生命,用心灵激动心灵,用人格激励人格,使所有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张扬,身体、知识、情感、道德、精神、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怎样才能使生动课堂生动呢?”一是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掌握本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认识学生差异,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把“差异”作为一种“财富”来珍惜,而且加以开发,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对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给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保护他们的学习主体性,让他们自己读书,自己感悟,自己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位置,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抬起头来走路”,做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主动探究,互动交流,参与活动,收获激动,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二是教师要做课堂的服务员。教师要做指挥者,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手;教师要做合作者,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与学生交流、沟通,积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做引导者,走下讲台,蹲下身子,引导学生迸发智慧火花,闪出创新,闪出个性;教师要做鼓舞着,让学生自主观察,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全身心感受学生的所见所想,所感所悟,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潮;教师要做评价者,立足促进学生发展,多用诊断性和激励性评价,慎用定量、甄别和终结性评价,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采用切合实际的有效评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三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实现由“不能独立学”到“我能独立学”的转变。亲自帮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实现自主学习,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动脑、动手、动眼、动耳、动口,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使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主动与他人合作探讨,通过问题探究学习去解决问题,有意识的依据情境、故事、疑问、思考、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把学习变成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和探究,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学,在活动中学,在交往中学,使课堂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四是倡导发展性评价。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建立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师生朋友式关系,不要从考试成绩上分“好学生”与“差学生”。以“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大胆创新评价方法,尽可能多的采用质性评价,如表现性评价、合作评价、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等。对学生的评价要真实、真诚,不要为评价而评价,杜绝评价语言的模式化、形式化,如果不论学生做的对与错,都说“你的表现真棒”,那将会失去评价的真实意义。至于对考试的评价,决不能以学期末考试代替学生成绩的全部,要把单元测试、预习作业、课堂表现、导学案完成情况、实践性作业、学习日记等按一定权重予以综合,体现过程与方法的评价目标,从而使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现实告诉我们,生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使我们的课堂生动,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行动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独学主动,对学互动,群学生动,展示激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到生命的狂欢,成长的幸福,健康的发展,能力的提升;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