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效课堂我们在行动”——课改简报(第十期)

(2013-03-18 16:40:17)
分类: 计划总结

“高效课堂我们在行动”

课改简报

(第十期)

 主办单位:白桑小学教导处        主编:李晋龙         日期:2013318

新学期,新要求,新课堂,新气象,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要过学理论、转观念、勤实践、善总结等手段,不断强化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为研究重点,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扎实开展“课改”,努力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新模式。3月份课改具体工作如下:

一、认真制订教学计划和备课

㈠制订教学计划

制订教学计划是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按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导处及每位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㈡认真备课

备课的实质是对课程目标与教材编写意图的领会与贯彻。本学期实行周备课检查积分考核制度,要求备课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胸中有法

1、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做到七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料、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和实验、备练习。

2、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集体备课做到了三备”“四定”“五统一

⑴“三备:一是备课标。二是备学生。三是备教法。

⑵“四定:一是定时间。二是定地点。三是定课题。四要定主备人。

⑶“五统一:各教研组要通过集体备课确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五个基本统一,即: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作业份量、考查办法五个方面基本统一。

3、写好教案。每位教师都要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优化的导学过程,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分课时编写教案。教案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达标测评等。提倡写教学后记或教后感。

二、认真上课

1、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2、加强教学的计划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合理恰当的教学内容,设计优化的教学程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有效控制课堂教学的容量、密度和节奏,有条不紊地完成教学任务。

3、讲究教学的科学性。课堂教学的内容要符合科学,教学程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方法要先进、科学,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需求,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力求把学生的思路拓宽、思维搞活。

4、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认真评价

要根据新课程理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形成智能,培养兴趣,建立自信。评价方式:课内达标检测、课后作业评价、单元检测评价。

四、认真组织学科综合实践学习活动

1、各学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和教材特点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为指导,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年龄特点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2、注意跨学科跨年段活动内容的整合。体现学科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线,体现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之间的互补性。

3、认真指导学生开展专题性的学科综合研究活动。

4、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根据学科特点,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实践、调查研究、观察宣传、情景模拟,小实验、小制作、小创造、小发明、编办小报、演讲会、辩论赛、诗文书画、数学竞赛、听说读写竞赛、英语口语竞赛等。

五、领导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校长听课10节,教导主任听课12节,政教副主任听课8节。

附:

1、优秀导学案(附反思)3篇。

2、   教学反思3篇。

3、   教学片断及反思3篇。

4、   小组建设材料2篇。

5、课改心得体会2篇。

6、课改论文2篇。

7、生动课堂大家谈材料4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