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简报(第一期)
(2012-10-12 10:43: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教学观大家谈 |
“高效课堂我们在行动”
课改简报
(第一期)
2、开学初,组织学校的所有教师认真学习了《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和高效课堂小组体验式培训,要求教师在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必须节节使用导学案。其他学科鼓励使用导学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也已开始使用)。
3、学校要制定出了高效课堂导学案评价标准(附后)。
4、教导处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小组建设、小组合作学习、班级文化建设等要求并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培训操作流程。
5、各教研组组织本组教师进行了小组建设体验式培训。
6、由赴殷都挂职锻炼的教师郝学东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参与体验式培训。
8、教导处制定出了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9、教导处对每个班级跟踪监控,并制定监控体系,建立了周、月质评监控及通报制度。
10、各班结合本班特点制定出了具有班级特色的小组建设评价细则。
11、学校成立了质评组,并拿出了具体实施方案,对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监控及评价反馈。
12、学校利用校本研训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学习内容包括赴殷都学习的资料、讲座和影像资料等),再请骨干教师在校内举办讲座,讲示范课,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13、中层以上领导、教研组长、教学能手带头主讲“高效课堂”示范课,充分发挥课改“火种”和领头雁作用。
14、学校实行了领导包班蹲点制,要求领导必须深入所包班级与教师共同实践,共同成长。(李晋龙包六2班,程忠义包四1班,郝学东包五1班)
附件1:白桑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编写评价标准(试行)
附件2:白桑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使用与管理评价标准(试行)
附件3:白桑小学“高效课堂”课堂教学评价细则(试行)
附件4:白桑小学“高效课堂”小组建设评价标准(试行)
附件5:白桑小学“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标准(试行)
附件6:白桑小学“高效课堂”建设质评监控表(试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