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多年,深感教育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需要老师付出无限的耐心与关心。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明的个体,是独一无二的,而我的责任是让自己所教的孩子喜欢自己的学科,能够阳光般地成长。
新学期开始了,我接了一个新班,教孩子们语文。几节课下来觉得孩子们表现得还不错,但是在检查孩子们的作业时,我才发现有好几个学生没有按时交,就让组长督促。其中有一个孩子拖了一星期都没交,我不得不重视起来。刚接班时那股新鲜劲一下子被打得没了,我不能相信,居然还有这样的学生!看来不能从整体学生的表现来判断学生的优劣,还得从个体抓起。
我留心了一下,他叫“元”。从其他学生那里我得知,他从来不交作业。我翻看了他上学期的成绩,的确很差。开学这么长时间也没有任何进步,被我忽视了。他的底子薄,短时间赶上来也是不可能的,可是一直就这么着,也不算话啊。接下来,我连番批评了他几次,他倒好,居然沉得住气,从头到尾就是个不吭声,依然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我又旁敲侧击地表扬和他一样水平的学生,别人都有进步了,就他无动于衷,真让我感到极度地无可奈何。我想自己真是太失败了。干脆先把这事放一放。话虽这么说,可我还是不肯放弃。上课时,对班里每一位同学的表现,我都会记在心里。终于我发现他的同桌对他不够友好,他好像也不喜欢自己的同桌。我灵机一动,给他换个同桌,是不是会有所改变呢?
想到做到。下课了,我把他叫过来,用亲切的口吻和他谈话:“你是不是不喜欢和他同桌啊? ” 没想到他居然点了点头,我心中暗自高兴,终于找到突破口了。接着,我问他:“你愿意让谁做你的同桌?和我说说,给你换个同桌。”他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但很开心的样子,可就是不敢说。我就对他说:“那你想好了对我说,下节课前你再说,我给你调一下,好吗?”他高兴地走了。后来他说想和陈坐在一起,我答应了。于是我先找陈了解一下情况,询问他愿不愿意和元做同桌,他表示愿意。这我就放心了。下一节课上,我发现换了新同桌的他和以前判若两人,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求知欲和阳光般的笑容,而同桌也乐意帮助他学习。写作业时,他的速度比较慢,但他还是很努力地去写,我抓住时机鼓励他:“你现在可以少写些,以后写得多了,熟能生巧,就会按时完成作业了。千万别着急,慢慢来,你已经比以前进步多了。”他听了,更加勤奋地去写、去读。后来的作业,不用我多说,他都能按时按量的完成。
看到他的转变,我打心里高兴,同时也感谢他的新同桌,是他给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