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背景信息:
院校专业: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方向: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GPA:3.9+ (Rank 10%)
标化:TOEFL 109 (Speaking 23),无GRE
科研:三段校内科研,一段Stanford暑研
PhD录取情况:Yale 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 PhD, JHU
Biophysics PhD, UChicago Chemistry PhD, WashU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PhD
写在前面:
为了体验更多样的科研环境和文化氛围,我在大一下便决定出国读博,之后也付出了许多的努力,比如保持绩点、丰富科研经历、找海外暑研之类的。然而,和高考一样,申请季似乎也没有完全准备好了的那一天。我在申请季里经历了漫长的焦虑与自我怀疑,也有过短暂的欣喜与激动。如今回过头来,仿佛这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咬咬牙便挺过来了。
关于申请季,坚持、多与他人交流、找到抗压的方法(比如兴趣爱好、劳逸结合等)是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几点。
关于标化:
生物的大部分项目都只需要TOEFL,目前来看GRE不是特别必要。十分建议在申请季前就把标化考完,这样可以极大地减轻申请季压力。部分学校不接受TOEFL家考,因此建议大家提前了解各项目对于TOEFL的要求。个人感觉TOEFL在105以上就完全够用,标化在申请中处于一个“不减分也不加分(除非你能考到接近120分)”的地位,不必特意追求高分。
关于文书:
文书里最重要的就是SOP了,每个人在申请时应该都修改过数版SOP。我个人建议的写作顺序是按时间顺序阐述科研经历,这样比较容易体现出个人科研思维的逐渐精进。此外,尽可能地给不同的、不相关的科研经历找到一个能够串起来讲述的点,比如研究手段的变迁、某一个大问题的不同面等。
SOP的开头重在突出自己的研究志趣,可以讲述让你选择科研的原因或故事,也可以直接点明自己最关注的科研问题。接着讲述2-3段科研经历,除了描述每一段科研经历的实验目的、主要结果外,还可以提一提自己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更能体现你的韧性和应变能力,也能让你的文书看起来“更像是人写的”,而不是机械地罗列科研经历。
SOP的结尾可以有一段描述未来志趣的内容,比如自己感兴趣的2-3个方向,并简要提一下自己设想的关于这些方向的研究方法。这一段可以结合着你感兴趣的老师来写,这可以让阅读你文书的老师感受到你对于他们学校的了解和强烈的入读意愿。
最后就是要积极地、广泛地找人来阅读你的文书了,比如世毕盟的mentor、学长学姐、导师等。
关于面试:
能获得面试的机会,说明你已经qualified,接下来就是向面试官们展示自己的科研素养和科研潜力。在面试之前,我没有准备ppt,而是提前准备了一段1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和十余个可能被问到的问题的答案。我的自我介绍从个人的基本信息开始,接着用一句话概括了我本科期间科研的脉络(比如从user
of protein tools 到 protein
engineer),两句话概括了本科最重要的两段科研,最后是未来想做的2-3个方向。在我的面试过程中,我感觉老师们都是顺着我的自我介绍问问题,这给了面试一个可控的方向。此外,需要对某一段相对完整的科研经历进行重点准备,思考这段科研的目的、方法、结果、遇到的困难、未来方向等部分;也可以结合面试老师的研究方向,对与其相关的科研经历进行重点准备。
除了准备和科研相关的问题,也要思考一些关于择校、择专业的问题。在我准备面试时,我的mentor告诉我可以准备一些相对轻松、有趣的择校理由,比如想来Yale尝尝New
Haven
pizza之类的,这可以让面试的紧张氛围得到缓解。我在面试过程中也使用了相关的策略,确实拉近了我和面试老师们的距离。我周围的同学也还遇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问题,比如简要介绍一篇与自己先前研究不相关的文献、谈谈国内外的科研差异之类的,大家在面试前可以广泛搜集资料,了解不同的问题,准备普适的答案,也要相信自己的灵活应变能力,在面试时随机应变。
最后就是勤加练习。在面试前,我除了和世毕盟的mentor、培训师模拟过,还对着独自一人的腾讯会议练习过数遍,这也让我形成了一些“肌肉性记忆”,能够相对流利地表达自我。
关于世毕盟:
世毕盟在我的申请路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指引,从定校、写推荐信、撰写文书、面试到获得offer后的面签准备、疫苗接种等,我申请的每一方面都有世毕盟的身影。感谢世毕盟的mentor
程学姐、培训师高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帮助和指导,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也缓解了我申请季漫长的焦虑和疲惫,再次感谢世毕盟!
无GRE,耶鲁大学全奖,学姐做对了这些事:
基本背景信息:
院校专业: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方向: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GPA:3.9+ (Rank 10%)
标化:TOEFL 109 (Speaking 23),无GRE
科研:三段校内科研,一段Stanford暑研
PhD录取情况:Yale 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 PhD, JHU Biophysics PhD, UChicago Chemistry PhD, WashU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PhD
写在前面:
为了体验更多样的科研环境和文化氛围,我在大一下便决定出国读博,之后也付出了许多的努力,比如保持绩点、丰富科研经历、找海外暑研之类的。然而,和高考一样,申请季似乎也没有完全准备好了的那一天。我在申请季里经历了漫长的焦虑与自我怀疑,也有过短暂的欣喜与激动。如今回过头来,仿佛这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咬咬牙便挺过来了。
关于申请季,坚持、多与他人交流、找到抗压的方法(比如兴趣爱好、劳逸结合等)是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几点。
关于标化:
生物的大部分项目都只需要TOEFL,目前来看GRE不是特别必要。十分建议在申请季前就把标化考完,这样可以极大地减轻申请季压力。部分学校不接受TOEFL家考,因此建议大家提前了解各项目对于TOEFL的要求。个人感觉TOEFL在105以上就完全够用,标化在申请中处于一个“不减分也不加分(除非你能考到接近120分)”的地位,不必特意追求高分。
关于文书:
文书里最重要的就是SOP了,每个人在申请时应该都修改过数版SOP。我个人建议的写作顺序是按时间顺序阐述科研经历,这样比较容易体现出个人科研思维的逐渐精进。此外,尽可能地给不同的、不相关的科研经历找到一个能够串起来讲述的点,比如研究手段的变迁、某一个大问题的不同面等。
SOP的开头重在突出自己的研究志趣,可以讲述让你选择科研的原因或故事,也可以直接点明自己最关注的科研问题。接着讲述2-3段科研经历,除了描述每一段科研经历的实验目的、主要结果外,还可以提一提自己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更能体现你的韧性和应变能力,也能让你的文书看起来“更像是人写的”,而不是机械地罗列科研经历。
SOP的结尾可以有一段描述未来志趣的内容,比如自己感兴趣的2-3个方向,并简要提一下自己设想的关于这些方向的研究方法。这一段可以结合着你感兴趣的老师来写,这可以让阅读你文书的老师感受到你对于他们学校的了解和强烈的入读意愿。
最后就是要积极地、广泛地找人来阅读你的文书了,比如世毕盟的mentor、学长学姐、导师等。
关于面试:
能获得面试的机会,说明你已经qualified,接下来就是向面试官们展示自己的科研素养和科研潜力。在面试之前,我没有准备ppt,而是提前准备了一段1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和十余个可能被问到的问题的答案。我的自我介绍从个人的基本信息开始,接着用一句话概括了我本科期间科研的脉络(比如从user of protein tools 到 protein engineer),两句话概括了本科最重要的两段科研,最后是未来想做的2-3个方向。在我的面试过程中,我感觉老师们都是顺着我的自我介绍问问题,这给了面试一个可控的方向。此外,需要对某一段相对完整的科研经历进行重点准备,思考这段科研的目的、方法、结果、遇到的困难、未来方向等部分;也可以结合面试老师的研究方向,对与其相关的科研经历进行重点准备。
除了准备和科研相关的问题,也要思考一些关于择校、择专业的问题。在我准备面试时,我的mentor告诉我可以准备一些相对轻松、有趣的择校理由,比如想来Yale尝尝New Haven pizza之类的,这可以让面试的紧张氛围得到缓解。我在面试过程中也使用了相关的策略,确实拉近了我和面试老师们的距离。我周围的同学也还遇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问题,比如简要介绍一篇与自己先前研究不相关的文献、谈谈国内外的科研差异之类的,大家在面试前可以广泛搜集资料,了解不同的问题,准备普适的答案,也要相信自己的灵活应变能力,在面试时随机应变。
最后就是勤加练习。在面试前,我除了和世毕盟的mentor、培训师模拟过,还对着独自一人的腾讯会议练习过数遍,这也让我形成了一些“肌肉性记忆”,能够相对流利地表达自我。
关于世毕盟:
世毕盟在我的申请路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指引,从定校、写推荐信、撰写文书、面试到获得offer后的面签准备、疫苗接种等,我申请的每一方面都有世毕盟的身影。感谢世毕盟的mentor 程学姐、培训师高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帮助和指导,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也缓解了我申请季漫长的焦虑和疲惫,再次感谢世毕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