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背景:
香港城市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本科
数学经济 专业
GPA: 4.0/4.0
GRE: 327 (q170+v157)
雅思:8.0
3段实习(头部基金、券商),1段科研
申请结果:
录取:
Princeton MFin
Stanford MS&E
CMU MSCF
MIT BA
Columbia MFE
Cornell CFEM (1w 奖)
Uchicago FinMath (30% tuition奖)
NYU Tandon MFE (4k奖)
UCB Fintech
Rejected
Baruch
MIT Mfin
Yale AM
前期准备
我开始准备申请的时间其实非常晚,一直没想好要不要找中介,大概是去年7月份的时候才签的世毕盟。
项目和团队:世毕盟给我分配的导师是CMU的,培训师是Shelly老师,我是半包项目。
前两次meeting的时候大概过了一下整个申请的流程。个人认为这是找机构的好处之一,就是能系统性的梳理一下整个申请的流程,给出大致框架,也让我能够更加清晰地着手准备了。
语言
我七月初签约世毕盟的时候还没开始准备GRE,然后从七月到八月初,我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突击了一下GRE(个人习惯就是集中一段时间做一件事)。我大概的备考流程是:第一周背单词+自学一些b站和youtube上视频讲解verbal的技巧。第二周开始刷机经,我只刷了某巍老师公众号的机经(挺好用的)。刷题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错题的分析和理解,我总共也没有刷很多题,反而一直在巩固和反思我的错题。然后第三周我开始加入数学部分练习。最后一周做了做模拟和作文。作文我买了一个路莎老师两小时急救课之类的(有用!),临考试前两天看了一下,并且反复揣摩了两篇范文。就上考场了。
我GRE只考了一次,达到了一个基本的保底分数线,就没有再考。结合我的经历应该也能看出来,语言类成绩真的只是一个门槛,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不然的话就容易“边际收益递减”。之后的一周考了雅思8.0(雅思因为之前考过一次,所以这次没怎么准备)。
选校
根据我的背景和兴趣,我决定主申金工。因此我的选校主要参考了quantnet排名和学校综合排名。最终我一共申请了13个项目,撤回了1个(UCLA)。选校也是和培训师一起商量最终决定的,世毕盟给的选校excel模板也非常好用。
GPA及选课
我申请的时候是4.15/4.30,每门课都是A或者A+。个人认为gpa和你的选课是申请中最重要的。在填网申的阶段,我发现大部分学校都会要求你填写你上过的数学类,统计类,和编程类课程,所以把这些课上好,拿到一个好成绩是至关重要的。我自己是没有很多编程基础,所以我考完gre之后自学了一些编程语言,之后大四上学期也报了几个研究生的编程课(machine
learning之类的)。
当然也没必要一味追求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的课, 我认为还是要优先上一些对于对申请帮助较大的课,例如ODE, PDE,
Stochastic, TS 等等(我个人没上TS,来不及了)。但是保证GPA是第一位的!!
科研
以前我一直没做过科研,但跟培训老师聊了一次之后发现有必要去做,所以我也是在暑假临时的补充了科研经历。做了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很喜欢research的导师、项目内容、和工作状态,我一直跟他做到我今年本科毕业。我的导师也很满意我的工作,给了我一个强推(这个在推荐信section里面讲吧)。总体来说这段科研经历算是一个匆匆忙忙的开头,但是不错的结果。
另外,我也做了一个相对比较高质量的project,和这段科研经历一起放到了简历里面。这也是给没时间找科研或者找不到科研的小伙伴提供另一个选择。
推荐信
我之前跟教授聊过,再结合我个人经历,推荐信应该是除了成绩单以外,第二重要的。
一定要找了解自己的教授!比如你如果科研做得好,那科研的prof就很适合当你的推荐人。我认为一个能写出你的细节的教授会比一个教更高阶课但并没有那么了解你的教授更适合当推荐人,因为这样推荐信会更真实,因此也就更有力了。
同时,找这个教授前一定要确保她给你写的不是差推!起码确保对方对你的印象是正面的。要注意沟通过程中要注意分寸,预留足够的时间,写清楚你要申请的学校和ddl,等等---我找的一个教授还特意跟我讲说谢谢你把材料弄的清晰有条理,所以我觉得这些沟通细节都会影响教授对你的印象,邮件沟通的语言内容礼节一定要到位。
最后我一共准备了4封推荐信,其中一封是国内实习的manager的、3封是学校教授的,包括我的科研教授(应该有3封强推)。
文书
因为我是半包,简历和文书都是我自己来弄。文书和简历这一块我没有怎么用到我的导师,期间也没有任何沟通,我周围有别的申请小伙伴都换过导师,但是我没有换,因为我懒,而且我觉得我自己和身边的资源就足够。我自己是找的是我本科学校的writing
center(请美本的学生用好这个资源!!),还有我认识的美国朋友给我提意见。通过咨询一些native
speaker,加上自己的写作功底,我PS修改了至少十遍,自己也对ps写作方法有了心得体会,比如如何展现出对项目的passion,但又巧妙地避免满篇都在枯燥的陈述自己做了ABCDE这些事....具体的写法和结构在这里就不细讲了。
这个过程中非常感谢我的培训师,总是会提醒我不要错过deadline,在我焦虑的时候稳定我的情绪。培训师真的经验很丰富,每次我在填网申的时候遇到bug,她都见过这些情况而且能快速解决,这个真的很稳定军心,让我不再焦虑!另外还有一个小细节,由于中美时差,很多时候我下午四五点找她,是中国的凌晨四五点,但她很多时候都能回复我(真的是救我狗命x)。提交第一份网申的时候,我记得培训师还嘱咐我提交之前可以截图给她看一下,她帮我做一下最后的检查,其实这些事都不是合同里的义务,她这样认真负责让我感觉真是找对人了,真的很感激!!
面试
面试这里世毕盟提供两种服务,1是面经,2是模拟面试(模拟面试的导师每个项目都不一样,需要提前预约)。这两个我感觉都是很有帮助的。不管能不能遇到真题,面经都能帮助你培养一个状态,给自己一些适应的时间。至于模拟面试,就完全取决于给你面试的导师怎么样了。我个人感觉大部分的模拟面试导师都是很认真负责,也很有经验,会给你很多feedback。
我个人的话也是准备了自己的一些小故事,然后结合面经做准备。面试之前的准备还是以调动起来自己最佳的状态为主,如果是zoom一定预留好时间调试各种设备和网络。
总结
我对于自己这次申请的结果还是很满意的(说不满意不就是凡尔赛吗:)毕竟开始的时间也晚,很多东西准备也比较仓促。希望各位学弟学妹都要早早地规划起来,不要拖!我后来想想很多事情都是误打误撞做了,但如果当初没有做,说不定就不会有这么好的结果。
还有大一到大三的GPA真的都很重要,一个好的开头远比后面补上来轻松。
现在我自己也被世毕盟返聘为mentor,所以欢迎有需要的同学来找我,也强推认真负责的培训师Shelly!!同时,欢迎学弟学妹关注我的xhs和微信公众号。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目标明确,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收获到满意的offer!
放弃MITBA,放弃斯坦福,我去王子屯~
个人背景:
香港城市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本科
数学经济 专业
GPA: 4.0/4.0
GRE: 327 (q170+v157)
雅思:8.0
3段实习(头部基金、券商),1段科研
申请结果:
录取:
Princeton MFin
Stanford MS&E
CMU MSCF
MIT BA
Columbia MFE
Cornell CFEM (1w 奖)
Uchicago FinMath (30% tuition奖)
NYU Tandon MFE (4k奖)
UCB Fintech
Rejected
Baruch
MIT Mfin
Yale AM
前期准备
我开始准备申请的时间其实非常晚,一直没想好要不要找中介,大概是去年7月份的时候才签的世毕盟。
项目和团队:世毕盟给我分配的导师是CMU的,培训师是Shelly老师,我是半包项目。
前两次meeting的时候大概过了一下整个申请的流程。个人认为这是找机构的好处之一,就是能系统性的梳理一下整个申请的流程,给出大致框架,也让我能够更加清晰地着手准备了。
语言
我七月初签约世毕盟的时候还没开始准备GRE,然后从七月到八月初,我用一个月的时间集中突击了一下GRE(个人习惯就是集中一段时间做一件事)。我大概的备考流程是:第一周背单词+自学一些b站和youtube上视频讲解verbal的技巧。第二周开始刷机经,我只刷了某巍老师公众号的机经(挺好用的)。刷题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错题的分析和理解,我总共也没有刷很多题,反而一直在巩固和反思我的错题。然后第三周我开始加入数学部分练习。最后一周做了做模拟和作文。作文我买了一个路莎老师两小时急救课之类的(有用!),临考试前两天看了一下,并且反复揣摩了两篇范文。就上考场了。
我GRE只考了一次,达到了一个基本的保底分数线,就没有再考。结合我的经历应该也能看出来,语言类成绩真的只是一个门槛,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不然的话就容易“边际收益递减”。之后的一周考了雅思8.0(雅思因为之前考过一次,所以这次没怎么准备)。
选校
根据我的背景和兴趣,我决定主申金工。因此我的选校主要参考了quantnet排名和学校综合排名。最终我一共申请了13个项目,撤回了1个(UCLA)。选校也是和培训师一起商量最终决定的,世毕盟给的选校excel模板也非常好用。
GPA及选课
我申请的时候是4.15/4.30,每门课都是A或者A+。个人认为gpa和你的选课是申请中最重要的。在填网申的阶段,我发现大部分学校都会要求你填写你上过的数学类,统计类,和编程类课程,所以把这些课上好,拿到一个好成绩是至关重要的。我自己是没有很多编程基础,所以我考完gre之后自学了一些编程语言,之后大四上学期也报了几个研究生的编程课(machine learning之类的)。
当然也没必要一味追求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的课, 我认为还是要优先上一些对于对申请帮助较大的课,例如ODE, PDE, Stochastic, TS 等等(我个人没上TS,来不及了)。但是保证GPA是第一位的!!
科研
以前我一直没做过科研,但跟培训老师聊了一次之后发现有必要去做,所以我也是在暑假临时的补充了科研经历。做了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很喜欢research的导师、项目内容、和工作状态,我一直跟他做到我今年本科毕业。我的导师也很满意我的工作,给了我一个强推(这个在推荐信section里面讲吧)。总体来说这段科研经历算是一个匆匆忙忙的开头,但是不错的结果。
另外,我也做了一个相对比较高质量的project,和这段科研经历一起放到了简历里面。这也是给没时间找科研或者找不到科研的小伙伴提供另一个选择。
推荐信
我之前跟教授聊过,再结合我个人经历,推荐信应该是除了成绩单以外,第二重要的。
一定要找了解自己的教授!比如你如果科研做得好,那科研的prof就很适合当你的推荐人。我认为一个能写出你的细节的教授会比一个教更高阶课但并没有那么了解你的教授更适合当推荐人,因为这样推荐信会更真实,因此也就更有力了。
同时,找这个教授前一定要确保她给你写的不是差推!起码确保对方对你的印象是正面的。要注意沟通过程中要注意分寸,预留足够的时间,写清楚你要申请的学校和ddl,等等---我找的一个教授还特意跟我讲说谢谢你把材料弄的清晰有条理,所以我觉得这些沟通细节都会影响教授对你的印象,邮件沟通的语言内容礼节一定要到位。
最后我一共准备了4封推荐信,其中一封是国内实习的manager的、3封是学校教授的,包括我的科研教授(应该有3封强推)。
文书
因为我是半包,简历和文书都是我自己来弄。文书和简历这一块我没有怎么用到我的导师,期间也没有任何沟通,我周围有别的申请小伙伴都换过导师,但是我没有换,因为我懒,而且我觉得我自己和身边的资源就足够。我自己是找的是我本科学校的writing center(请美本的学生用好这个资源!!),还有我认识的美国朋友给我提意见。通过咨询一些native speaker,加上自己的写作功底,我PS修改了至少十遍,自己也对ps写作方法有了心得体会,比如如何展现出对项目的passion,但又巧妙地避免满篇都在枯燥的陈述自己做了ABCDE这些事....具体的写法和结构在这里就不细讲了。
这个过程中非常感谢我的培训师,总是会提醒我不要错过deadline,在我焦虑的时候稳定我的情绪。培训师真的经验很丰富,每次我在填网申的时候遇到bug,她都见过这些情况而且能快速解决,这个真的很稳定军心,让我不再焦虑!另外还有一个小细节,由于中美时差,很多时候我下午四五点找她,是中国的凌晨四五点,但她很多时候都能回复我(真的是救我狗命x)。提交第一份网申的时候,我记得培训师还嘱咐我提交之前可以截图给她看一下,她帮我做一下最后的检查,其实这些事都不是合同里的义务,她这样认真负责让我感觉真是找对人了,真的很感激!!
面试
面试这里世毕盟提供两种服务,1是面经,2是模拟面试(模拟面试的导师每个项目都不一样,需要提前预约)。这两个我感觉都是很有帮助的。不管能不能遇到真题,面经都能帮助你培养一个状态,给自己一些适应的时间。至于模拟面试,就完全取决于给你面试的导师怎么样了。我个人感觉大部分的模拟面试导师都是很认真负责,也很有经验,会给你很多feedback。
我个人的话也是准备了自己的一些小故事,然后结合面经做准备。面试之前的准备还是以调动起来自己最佳的状态为主,如果是zoom一定预留好时间调试各种设备和网络。
总结
我对于自己这次申请的结果还是很满意的(说不满意不就是凡尔赛吗:)毕竟开始的时间也晚,很多东西准备也比较仓促。希望各位学弟学妹都要早早地规划起来,不要拖!我后来想想很多事情都是误打误撞做了,但如果当初没有做,说不定就不会有这么好的结果。
还有大一到大三的GPA真的都很重要,一个好的开头远比后面补上来轻松。
现在我自己也被世毕盟返聘为mentor,所以欢迎有需要的同学来找我,也强推认真负责的培训师Shelly!!同时,欢迎学弟学妹关注我的xhs和微信公众号。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目标明确,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收获到满意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