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全奖offer,后悔本科期间没到这两点
2023-07-02 12:27:47
标签: ggu 世毕盟 世毕盟教育 世毕盟留学
学生背景
学校:美本,GPA:3.98/4,托福:免除,GRE:160+170+4,背景:一段实习+两段科研,推荐信:一封课程,两封科研
录取结果:UIUC Chemistry PhD, UChicago PME PhD,UCLA Chemistry PhD,
Columbia Chemical Engineering MS/PhD track,Stanford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hD, UCBerkeley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hD
最终去向:Stanford MSE PhD
本人因为是美本申请的美国直博,所以大部分经验只会适用于准备申请美国Graduate School的同学,请谨慎参考。
1. 标化考试
美本因为免除托福所以就没有浪费精力再考,GRE虽然是optional但我还是花时间准备了一下。GRE要求的词汇量哪怕是对于native
speaker的美国同学也是比较痛苦的,所以备考的同学还是尽量花一点哪怕是碎片时间来背单词。数学部分相比美国高中升学用的SAT,ACT更注重统计,或者说是科研中常用到的数据分析能力,这个基本上稍微仔细一点拿满分的难度还是不高。时间以及能力允许的话我还是推荐考GRE的,毕竟现在疫情已经technically结束未来可能不少美国大学会重新开始强制要求GRE。我本来还打算考GRE化学的,但是因为GRE
subject test(数学,物理,化学,心理)每年的份额比general
test少得多,最后没有赶上,这里建议如果有意向是数理化博士的同学可以提前安排一下。
2. GPA
GPA不是最重要的但也是学校挑人过程中绝对不会忽视的因素。如果你的目标是常说的六大(MIT,Harvard,Stanford,Berkeley,Caltech,Princeton),根据我的身边统计学以及综合GradCafe,推特,一亩三分地等论坛的信息,那么平时在课程中应该尽量以3.9作为目标去努力。学校是按照百分比划分成绩线的也可以通过排名来体现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类硬性指标如果来不及提升了也没有必要灰心,下面会提到的科研和实习还有机会给软实力加分。关于选课方面,还有一点可以体现能力的是多选Graduate
Level的课,并且在CV或者网申中特别指出来,这个是因为committee可能会很欣赏在选课上挑战自我的学生。当然如果课程难度太大会拖累GPA还是应该三思,找到自己的平衡是最重要的。
3. 科研经历
这一章我准备换一个基调,从自己本科四年后悔没有做的更好的方面来讲,希望能对未来要申请的同学有启发。
我第一点后悔的是没有更早加入实验室开始接触科研,因为疫情的原因我没有在校基本上大二一整年被耽误了,所幸疫情对实验室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加上我最后申请的方向偏experimental所以没有比本科四年都泡在实验室的差太多。如果有能力的学弟学妹最好大一就找一个本校的实验室开始打杂,当然这个时候专业课知识可能才刚接触到皮毛,但是这个阶段开始跟实验室师兄师姐学做数据分析,总结论文,作图等等对未来科研只会有好处。还有一个优势是如果发现大一做的完全不感兴趣,大二可以换一个实验室也能保证剩下充足的时间在大四上学期申请结束前有论文产出。
我第二点后悔的是没有更早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一般来说如果目标是PhD那么准备只有更早没有最早。我正式和世毕盟签合同已经是大四前的暑假了,所幸的是我本科前三年已经把该做的都做的足够好,所以最后申请季时间花的最多的是和到时还有mentor商量套磁和改SOP。需要澄清一点的是这里并不是说要在本科阶段就完全确定未来博士想做的方向,博士选一个新方向钻研是很正常的事,我在材料系的Open
House甚至见到过本科CS和应用数学的同学。有一些美国committee可能关注申请人对科研这件事本身的兴趣以及深入程度。
4. 推荐信(唯一真神)
对于目标是理工科的博士的同学,推荐信最好是三封科研推荐信,因为除非你在课堂上表现非常出色,课程老师可能最多就给一个介于平推和强推之间的。这三封科研推具体可以是大二PI,大三在本校另外找的合作PI,一个暑研PI,或者是本校PI加两个暑研PI。对于在国内的同学来说,在选实验室的时候可以看下Google
Scholar里面老板有没有和美国PI有过合作,毕竟很现实的一点是connection的重要性可以说是博士申请阶段大家心照不宣的。关于暑研机会,在婆罗门级别的美国公民可以申请各种National
Lab,或者NASA,陆军实验室,海军实验室的项目,然后就是美本学生至少保底可以拿到本校的暑研,国内的同学可以去尝试一些官方的项目或者是提前开始练习套磁,有很多教授如果暑假想招人可能会在推特,官网上面发公告建议多留意一下
。对于拿到暑研机会的同学一定要好好表现,在提升自己科研水平的同时和老板以及实验室内的师兄师姐和睦相处争取拿到return
offer。
5. 关于世毕盟
上文提到我正式和世毕盟签约已经算是很晚了,但是还是非常感谢mentor还有培训师在申请季给我特别多的帮助。说实话我不怀疑自己可以完全DIY博士申请,但是在大四上同时还有六节课的情况下说不定会猝死,世毕盟的服务帮我节省了特别多的时间成本。我在世毕盟的mentor是Berkeley
MSE PhD,在CV,SOP,甚至套磁信的修改上都给我提出了醍醐灌顶的意见,我最后也在Berkeley Open
House期间当面表达了感谢(虽然没有成为校友:P。
斯坦福大学全奖offer,后悔本科期间没到这两点
学生背景
学校:美本,GPA:3.98/4,托福:免除,GRE:160+170+4,背景:一段实习+两段科研,推荐信:一封课程,两封科研
录取结果:UIUC Chemistry PhD, UChicago PME PhD,UCLA Chemistry PhD, Columbia Chemical Engineering MS/PhD track,Stanford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hD, UCBerkeley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hD
最终去向:Stanford MSE PhD
本人因为是美本申请的美国直博,所以大部分经验只会适用于准备申请美国Graduate School的同学,请谨慎参考。
1. 标化考试
美本因为免除托福所以就没有浪费精力再考,GRE虽然是optional但我还是花时间准备了一下。GRE要求的词汇量哪怕是对于native speaker的美国同学也是比较痛苦的,所以备考的同学还是尽量花一点哪怕是碎片时间来背单词。数学部分相比美国高中升学用的SAT,ACT更注重统计,或者说是科研中常用到的数据分析能力,这个基本上稍微仔细一点拿满分的难度还是不高。时间以及能力允许的话我还是推荐考GRE的,毕竟现在疫情已经technically结束未来可能不少美国大学会重新开始强制要求GRE。我本来还打算考GRE化学的,但是因为GRE subject test(数学,物理,化学,心理)每年的份额比general test少得多,最后没有赶上,这里建议如果有意向是数理化博士的同学可以提前安排一下。
2. GPA
GPA不是最重要的但也是学校挑人过程中绝对不会忽视的因素。如果你的目标是常说的六大(MIT,Harvard,Stanford,Berkeley,Caltech,Princeton),根据我的身边统计学以及综合GradCafe,推特,一亩三分地等论坛的信息,那么平时在课程中应该尽量以3.9作为目标去努力。学校是按照百分比划分成绩线的也可以通过排名来体现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类硬性指标如果来不及提升了也没有必要灰心,下面会提到的科研和实习还有机会给软实力加分。关于选课方面,还有一点可以体现能力的是多选Graduate Level的课,并且在CV或者网申中特别指出来,这个是因为committee可能会很欣赏在选课上挑战自我的学生。当然如果课程难度太大会拖累GPA还是应该三思,找到自己的平衡是最重要的。
3. 科研经历
这一章我准备换一个基调,从自己本科四年后悔没有做的更好的方面来讲,希望能对未来要申请的同学有启发。
我第一点后悔的是没有更早加入实验室开始接触科研,因为疫情的原因我没有在校基本上大二一整年被耽误了,所幸疫情对实验室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加上我最后申请的方向偏experimental所以没有比本科四年都泡在实验室的差太多。如果有能力的学弟学妹最好大一就找一个本校的实验室开始打杂,当然这个时候专业课知识可能才刚接触到皮毛,但是这个阶段开始跟实验室师兄师姐学做数据分析,总结论文,作图等等对未来科研只会有好处。还有一个优势是如果发现大一做的完全不感兴趣,大二可以换一个实验室也能保证剩下充足的时间在大四上学期申请结束前有论文产出。
我第二点后悔的是没有更早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一般来说如果目标是PhD那么准备只有更早没有最早。我正式和世毕盟签合同已经是大四前的暑假了,所幸的是我本科前三年已经把该做的都做的足够好,所以最后申请季时间花的最多的是和到时还有mentor商量套磁和改SOP。需要澄清一点的是这里并不是说要在本科阶段就完全确定未来博士想做的方向,博士选一个新方向钻研是很正常的事,我在材料系的Open House甚至见到过本科CS和应用数学的同学。有一些美国committee可能关注申请人对科研这件事本身的兴趣以及深入程度。
4. 推荐信(唯一真神)
对于目标是理工科的博士的同学,推荐信最好是三封科研推荐信,因为除非你在课堂上表现非常出色,课程老师可能最多就给一个介于平推和强推之间的。这三封科研推具体可以是大二PI,大三在本校另外找的合作PI,一个暑研PI,或者是本校PI加两个暑研PI。对于在国内的同学来说,在选实验室的时候可以看下Google Scholar里面老板有没有和美国PI有过合作,毕竟很现实的一点是connection的重要性可以说是博士申请阶段大家心照不宣的。关于暑研机会,在婆罗门级别的美国公民可以申请各种National Lab,或者NASA,陆军实验室,海军实验室的项目,然后就是美本学生至少保底可以拿到本校的暑研,国内的同学可以去尝试一些官方的项目或者是提前开始练习套磁,有很多教授如果暑假想招人可能会在推特,官网上面发公告建议多留意一下 。对于拿到暑研机会的同学一定要好好表现,在提升自己科研水平的同时和老板以及实验室内的师兄师姐和睦相处争取拿到return offer。
5. 关于世毕盟
上文提到我正式和世毕盟签约已经算是很晚了,但是还是非常感谢mentor还有培训师在申请季给我特别多的帮助。说实话我不怀疑自己可以完全DIY博士申请,但是在大四上同时还有六节课的情况下说不定会猝死,世毕盟的服务帮我节省了特别多的时间成本。我在世毕盟的mentor是Berkeley MSE PhD,在CV,SOP,甚至套磁信的修改上都给我提出了醍醐灌顶的意见,我最后也在Berkeley Open House期间当面表达了感谢(虽然没有成为校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