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校:加州理工全奖,差点和她失之交臂!
2023-04-19 17:18:20
标签: 世毕盟 世毕盟教育 世毕盟留学 ggu
背景:
清华生科专业
GPA: 3.89/4.00
托福:113(口语25)
GRE:161+170+4.5
拿到的offer有Caltech BMB PhD,JHU Biophysics PhD,Cornell Biochemistry
PhD和ETH Biology MSc;
对于研究生出国留学这件事,我大概是在本科还没有入学之前就做了决定。虽然当时对于各个学校、申请流程还不甚了解,也不太清楚硕士与博士的区别,但还是很早就开始了相关的规划和准备。
首先是GPA与英语标化成绩。大一大二的时候,我通过专业课优异的成绩取得了足够申请需要的GPA(3.8+),为后期提升科研背景和准备其他事宜减轻了压力。至于托福和GRE,我在高中的时候就系统学习并拿到过托福110+的成绩,因此备考托福的整体压力比较小。我分别在大二和大三考过两次托福,两次的分数都是113,口语25分(考第二次是因为担心第一次过期,学弟学妹们也记得要查看清楚申请学校所要求的托福期限是从提交申请还是研究生入学开始算起)。关于GRE,虽然听说大多数博士申请并不需要,但为了保险起见(且有余力)我还是考了一次。建议学弟学妹们提前查看申请学校的要求,因为GRE的备考还是比较辛苦的,如果实在忙不过来也可以选择不考。总体来说,对于北美博士申请,GPA和英语成绩都是非常次要的,建议在大三结束之前搞定,不要挤占其他更重要事情的时间。
博士申请最重要的是科研成果与推荐信。我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加入了清华的实验室,但真正参与课题是从大三开始的。这个时间我感觉其实稍微有一点晚了,建议学有余力的同学们可以早一点加入实验室(从听组会开始),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尽早参与到真正的科研之中(但同时也不能影响到专业课的学习,需要权衡)。对于生物专业的同学来说,本科发paper可能比较困难,所以我觉得也不用强求,我本人没有任何论文产出,也拿到了比较好的申请结果。此外除了本校的科研,拥有一段海外科研的经历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让你开阔视野、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国外的学术环境,也是一个很好的建立connection(申请最重要的因素)、拿到return
offer的机会。我在大三的暑假去斯坦福大学线下进行了两个月的科研,拿到了一封海外导师的强推,这封推荐信在我的申请材料中占了很大的份量。
在暑研回国之后,我也就进入了申请季的正式流程。在斯坦福的科研经历坚定了我选择出国深造、继续走学术道路的理想,我也最终决定申请北美的生物方向PhD(主要是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工程方向)。选校工作始于8-9月,我陆陆续续开始查看各个学校的官网,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组(对于博士申请来说,感兴趣/匹配的导师其实比学校的名次更重要)。这个过程听起来简单,但其实是很花时间的,我甚至直到11月中旬才最终定下选校,略显仓促,建议同学们可以早点开始。在选校的时候我也多多少少踩过一些“坑”,例如有些项目的国际生录取比例极少、甚至可能完全不录取国际生,以及同一学校相似项目的申请难度可能差异极大。有些导师的实验室会附属于多个不同的项目,建议同学们可以从多方面获取信息和建议,选择最有把握的项目进行申请。
这之后的流程性工作还包括CV、文书的写作、推荐信的上传以及网申表格的填写。由于暑研申请时就有CV和文书的初稿,我的几段科研经历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也有很强的相关性,所以文书的写作还是比较顺畅的。建议同学们尽早构思,最好有一个月的时间来进行CV、文书的写作、修改和定稿。推荐信则建议尽早和老师协商(至少提前2-3周),包括是否需要提供额外材料、是否需要自己写草稿/自己上传(非常不推荐)以及是否有数量上限(我觉得大多数老师能够接受15个项目左右,申请项目过多的话要提前询问)。英语成绩的寄送建议也要提前一个月,可以确定选校之后立即送出。最后网申表格的填写虽然很流程化,但每个学校都略有不同,实际操作下来是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也建议同学们尽早开始,不要妄想ddl前一天就能填完所有的项目。
网申材料提交两周后,就开始有学校陆陆续续开始发面试了。生物PhD项目基本都有面试,大多数是一轮(多个老师),但Caltech的面试比较特殊有两轮。面试基本上贯穿了我的整个寒假,虽然问的内容都差不多(科研经历、科研兴趣、why
school等),但还是要为了每个项目做不同的准备,可以说是我申请季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生物项目的录取结果发放一般从1月开始到3月都有,经过了漫长的面试、焦虑的等待之后,我也终于收获了很多心仪的offer。
在我的整个申请季中,世毕盟的老师和mentor给予了我许多帮助。从最初的选校规划(此处特别感谢我在世毕盟的mentor学姐建议我申请加州理工!)、CV文书的多轮修改、网申过程中的疑问解答以及到面试的指导建议,这些都助力了我最终拿到这么好的录取结果。
最后,感谢申请季一路以来,朋友和家人对我的陪伴和鼓励,同学和老师对我的支持和帮助。真诚祝愿各位学弟学妹也能申请到理想的学校,未来一帆风顺!
梦校:加州理工全奖,差点和她失之交臂!
背景:
清华生科专业
GPA: 3.89/4.00
托福:113(口语25)
GRE:161+170+4.5
拿到的offer有Caltech BMB PhD,JHU Biophysics PhD,Cornell Biochemistry PhD和ETH Biology MSc;
对于研究生出国留学这件事,我大概是在本科还没有入学之前就做了决定。虽然当时对于各个学校、申请流程还不甚了解,也不太清楚硕士与博士的区别,但还是很早就开始了相关的规划和准备。
首先是GPA与英语标化成绩。大一大二的时候,我通过专业课优异的成绩取得了足够申请需要的GPA(3.8+),为后期提升科研背景和准备其他事宜减轻了压力。至于托福和GRE,我在高中的时候就系统学习并拿到过托福110+的成绩,因此备考托福的整体压力比较小。我分别在大二和大三考过两次托福,两次的分数都是113,口语25分(考第二次是因为担心第一次过期,学弟学妹们也记得要查看清楚申请学校所要求的托福期限是从提交申请还是研究生入学开始算起)。关于GRE,虽然听说大多数博士申请并不需要,但为了保险起见(且有余力)我还是考了一次。建议学弟学妹们提前查看申请学校的要求,因为GRE的备考还是比较辛苦的,如果实在忙不过来也可以选择不考。总体来说,对于北美博士申请,GPA和英语成绩都是非常次要的,建议在大三结束之前搞定,不要挤占其他更重要事情的时间。
博士申请最重要的是科研成果与推荐信。我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加入了清华的实验室,但真正参与课题是从大三开始的。这个时间我感觉其实稍微有一点晚了,建议学有余力的同学们可以早一点加入实验室(从听组会开始),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尽早参与到真正的科研之中(但同时也不能影响到专业课的学习,需要权衡)。对于生物专业的同学来说,本科发paper可能比较困难,所以我觉得也不用强求,我本人没有任何论文产出,也拿到了比较好的申请结果。此外除了本校的科研,拥有一段海外科研的经历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让你开阔视野、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国外的学术环境,也是一个很好的建立connection(申请最重要的因素)、拿到return offer的机会。我在大三的暑假去斯坦福大学线下进行了两个月的科研,拿到了一封海外导师的强推,这封推荐信在我的申请材料中占了很大的份量。
在暑研回国之后,我也就进入了申请季的正式流程。在斯坦福的科研经历坚定了我选择出国深造、继续走学术道路的理想,我也最终决定申请北美的生物方向PhD(主要是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工程方向)。选校工作始于8-9月,我陆陆续续开始查看各个学校的官网,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组(对于博士申请来说,感兴趣/匹配的导师其实比学校的名次更重要)。这个过程听起来简单,但其实是很花时间的,我甚至直到11月中旬才最终定下选校,略显仓促,建议同学们可以早点开始。在选校的时候我也多多少少踩过一些“坑”,例如有些项目的国际生录取比例极少、甚至可能完全不录取国际生,以及同一学校相似项目的申请难度可能差异极大。有些导师的实验室会附属于多个不同的项目,建议同学们可以从多方面获取信息和建议,选择最有把握的项目进行申请。
这之后的流程性工作还包括CV、文书的写作、推荐信的上传以及网申表格的填写。由于暑研申请时就有CV和文书的初稿,我的几段科研经历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也有很强的相关性,所以文书的写作还是比较顺畅的。建议同学们尽早构思,最好有一个月的时间来进行CV、文书的写作、修改和定稿。推荐信则建议尽早和老师协商(至少提前2-3周),包括是否需要提供额外材料、是否需要自己写草稿/自己上传(非常不推荐)以及是否有数量上限(我觉得大多数老师能够接受15个项目左右,申请项目过多的话要提前询问)。英语成绩的寄送建议也要提前一个月,可以确定选校之后立即送出。最后网申表格的填写虽然很流程化,但每个学校都略有不同,实际操作下来是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也建议同学们尽早开始,不要妄想ddl前一天就能填完所有的项目。
网申材料提交两周后,就开始有学校陆陆续续开始发面试了。生物PhD项目基本都有面试,大多数是一轮(多个老师),但Caltech的面试比较特殊有两轮。面试基本上贯穿了我的整个寒假,虽然问的内容都差不多(科研经历、科研兴趣、why school等),但还是要为了每个项目做不同的准备,可以说是我申请季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生物项目的录取结果发放一般从1月开始到3月都有,经过了漫长的面试、焦虑的等待之后,我也终于收获了很多心仪的offer。
在我的整个申请季中,世毕盟的老师和mentor给予了我许多帮助。从最初的选校规划(此处特别感谢我在世毕盟的mentor学姐建议我申请加州理工!)、CV文书的多轮修改、网申过程中的疑问解答以及到面试的指导建议,这些都助力了我最终拿到这么好的录取结果。
最后,感谢申请季一路以来,朋友和家人对我的陪伴和鼓励,同学和老师对我的支持和帮助。真诚祝愿各位学弟学妹也能申请到理想的学校,未来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