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ceton全奖背后,宿舍堆积成山的酒瓶
2022-10-19 17:30:41
标签: ggu 世毕盟 世毕盟教育 世毕盟留学
· 背景介绍
学校:清华
专业:生物科学
绩点:3.79
TOEFL:111,S23
GRE:164+170+4
申请结果:Princeton MolBio PhD ,Upenn Biotechnology MB,Yale BME MS,
UCLA BME ms, NYU BME MS, ETH Biology MS
1
决定出国
我大概是在高中就决定要出国留学的,起初准备出国读本科,但大陆学生申请美本总体难度实在太大,因此决定先去国内比较好的平台(清华,etc.),再申请我感兴趣的PhD项目。
2
申请硬指标
对于stem PhD项目来说,申请的硬指标仅有三个,即GPA,TOEFL(or
IELTS)和GRE;在特殊情况下,连GRE也不是必须的。这三项指标在申请中的作用类似于准入门槛,过低一定会成为极大劣势,但达标后也不必过于苛求;各个项目的标准不同,建议参考往年录取学生的平均值。就我个人情况而言,我的GPA是3.79/4.00,ranking大概是15/97,属于中规中矩的达标水平,不至于在申请中拖后腿,但也称不上加分项。我的TOEFL是111(Speaking
23),除了芝大以外申全美国的学校应该都是没问题的(芝大对Speaking小分有硬性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校(例如普林和耶鲁)虽然对申请人的TOEFL
speaking小分没有硬性要求,但会有一个preferred score
(普林是28,耶鲁是27),小分不达标的录取学生会被要求入学后再上一学期的英语口语课。因此,如果时间精力和经济条件都允许的话,TOEFL还是考得越高越好。我的GRE只考了一次,成绩是334(V164/Q170/AW4.0),因为够用了就没有再考,考试前真正有效的准备时间大概是三个月,期间没有背单词,只刷了大量真题。我认为对于英语基础和语感相对比较好的申请人来说,以刷题代替背单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策略,能够起到快速熟悉词库和题型的效果;但如果备考时间非常充裕的话也可以早早开始背单词。
3
申请软实力
所谓的申请软实力主要是科研经历和推荐信,这也是申请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重要性远大于GPA和语言成绩。我的科研经历主要是一段断断续续持续两年的校内科研+一段校内暑研,三封推荐信分别来自我的老板,我的暑研老板和一门课的教授。我的老板给我做的推荐应该是比较全面的(虽然我没看见推荐信),从课堂表现(他教过我一门课)到科研工作面面俱到;暑研老板的推荐信侧重于科研方面;course
tutor其实不是写推荐信的最佳选择,但我选择的这个教授学术声誉极佳,并且他的课堂规模很小,授课方式类似于研究生课,有非常多的presentation和research
proposal写作之类的大小作业,因此和教授在课程期间的交流也算是比较充分。就我个人的经验以及和招生官/教授的交谈来看,本科生没必要把自己的科研看得太重要,有没有成果都无所谓,展示自己的科研思维和科研潜力才是最重要的;在选推荐人的时候,除非候选教授的title实在是大到让你无法舍弃,请尽量还是选择互相了解并且一定会给你写好话的,务必要无比小心地排除一切黑推风险。除此之外,如果给你写推荐信的教授人特别好,同意你自己打draft或者给她列一些highlight,记得尽量和自己的ps遥相呼应。
4
世毕盟的帮助
在申请季,
世毕盟的mentor(斯坦福大学博士)和培训师一直不断的鼓励我。Mentor姐姐在我的文书写作上和面试指导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博士的学校基本都有面试,在面试之前培训师会告诉你该从哪几个方面准备,
会有系统的模拟面试,mentor姐姐在过程中会指出很多presentation的问题。总之,拿到普林的录取很感谢两位的帮助。
5
总结与建议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申请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还是非常多的,并且她人的经验套在自己身上并不一定成立。因此,最重要的还是前期做好充分准备,在申请过程中保持稳定的精神状态(极其重要),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放手一搏。我本人在申请季经历了大概2~3次mental
breakdown,宿舍里喝空的酒瓶子堆积成山,但最终还是收获了满意的结果。希望所有准备在未来递交申请的朋友们都能够拥有比我更好的运气和更加稳定的精神状态,最终获得理想的录取结果。
Princeton全奖背后,宿舍堆积成山的酒瓶
· 背景介绍
学校:清华
专业:生物科学
绩点:3.79
TOEFL:111,S23
GRE:164+170+4
申请结果:Princeton MolBio PhD ,Upenn Biotechnology MB,Yale BME MS, UCLA BME ms, NYU BME MS, ETH Biology MS
1
决定出国
我大概是在高中就决定要出国留学的,起初准备出国读本科,但大陆学生申请美本总体难度实在太大,因此决定先去国内比较好的平台(清华,etc.),再申请我感兴趣的PhD项目。
2
申请硬指标
对于stem PhD项目来说,申请的硬指标仅有三个,即GPA,TOEFL(or IELTS)和GRE;在特殊情况下,连GRE也不是必须的。这三项指标在申请中的作用类似于准入门槛,过低一定会成为极大劣势,但达标后也不必过于苛求;各个项目的标准不同,建议参考往年录取学生的平均值。就我个人情况而言,我的GPA是3.79/4.00,ranking大概是15/97,属于中规中矩的达标水平,不至于在申请中拖后腿,但也称不上加分项。我的TOEFL是111(Speaking 23),除了芝大以外申全美国的学校应该都是没问题的(芝大对Speaking小分有硬性要求);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校(例如普林和耶鲁)虽然对申请人的TOEFL speaking小分没有硬性要求,但会有一个preferred score (普林是28,耶鲁是27),小分不达标的录取学生会被要求入学后再上一学期的英语口语课。因此,如果时间精力和经济条件都允许的话,TOEFL还是考得越高越好。我的GRE只考了一次,成绩是334(V164/Q170/AW4.0),因为够用了就没有再考,考试前真正有效的准备时间大概是三个月,期间没有背单词,只刷了大量真题。我认为对于英语基础和语感相对比较好的申请人来说,以刷题代替背单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策略,能够起到快速熟悉词库和题型的效果;但如果备考时间非常充裕的话也可以早早开始背单词。
3
申请软实力
所谓的申请软实力主要是科研经历和推荐信,这也是申请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重要性远大于GPA和语言成绩。我的科研经历主要是一段断断续续持续两年的校内科研+一段校内暑研,三封推荐信分别来自我的老板,我的暑研老板和一门课的教授。我的老板给我做的推荐应该是比较全面的(虽然我没看见推荐信),从课堂表现(他教过我一门课)到科研工作面面俱到;暑研老板的推荐信侧重于科研方面;course tutor其实不是写推荐信的最佳选择,但我选择的这个教授学术声誉极佳,并且他的课堂规模很小,授课方式类似于研究生课,有非常多的presentation和research proposal写作之类的大小作业,因此和教授在课程期间的交流也算是比较充分。就我个人的经验以及和招生官/教授的交谈来看,本科生没必要把自己的科研看得太重要,有没有成果都无所谓,展示自己的科研思维和科研潜力才是最重要的;在选推荐人的时候,除非候选教授的title实在是大到让你无法舍弃,请尽量还是选择互相了解并且一定会给你写好话的,务必要无比小心地排除一切黑推风险。除此之外,如果给你写推荐信的教授人特别好,同意你自己打draft或者给她列一些highlight,记得尽量和自己的ps遥相呼应。
4
世毕盟的帮助
在申请季, 世毕盟的mentor(斯坦福大学博士)和培训师一直不断的鼓励我。Mentor姐姐在我的文书写作上和面试指导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博士的学校基本都有面试,在面试之前培训师会告诉你该从哪几个方面准备, 会有系统的模拟面试,mentor姐姐在过程中会指出很多presentation的问题。总之,拿到普林的录取很感谢两位的帮助。
5
总结与建议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申请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还是非常多的,并且她人的经验套在自己身上并不一定成立。因此,最重要的还是前期做好充分准备,在申请过程中保持稳定的精神状态(极其重要),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放手一搏。我本人在申请季经历了大概2~3次mental breakdown,宿舍里喝空的酒瓶子堆积成山,但最终还是收获了满意的结果。希望所有准备在未来递交申请的朋友们都能够拥有比我更好的运气和更加稳定的精神状态,最终获得理想的录取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