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全奖,折戟后扬帆,Gap一年后终获得!

2022-10-05 10:45:07
标签: ggu 世毕盟 世毕盟教育 世毕盟留学

基本背景: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物理学双学士学位

2018iGEM金牌+三项单项提名

3段独立科研(含1段斯坦福线上暑研),3段科研参与

1篇中文研究性文章,1篇英文综述,2篇英文研究性文章在投

录取结果:Stanford BioE PhD, Cornell BBS PhD等博士录取

申请经历概述:

19年底在Science上看到一篇很喜欢的paper,通讯作者是斯坦福一位老师,20年初我与老师一拍即合准备20年暑假去斯坦福进行暑期科研,但是赶上疫情没有去成。20年底申请季我只收到了两份虽然也很top但兴趣并不完全合适的offer,再三思索后拒绝了两份offer而选择gap1年,刚好这时斯坦福老师同意我在北大做一些研究工作然后参与他的组会并每周进行线上汇报,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白天在医院实习,晚上在实验室做实验、开组会、睡觉,并联系到世毕盟进行了gap这一年的合理规划,终于得到了斯坦福老师的肯定和推荐信,在21年底顺利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斯坦福offer。

 就我个人申请经历而言,我认为推荐信>科研成果>绩点。

推荐信:

目标校目标专业老师强推>领域内大牛强推>领域内其他老师强推>任何老师普通推荐信

我第2次申请时三份推荐人分别是北大两位老师和斯坦福一位老师,应该都是强推(斯坦福virtual visit的时候别的老师跟我提到过他看过斯坦福老师给我写的推荐信,非常好;北大两位老师也是我追随了多年的老师们,对我也比较认可,也主动跟我提过推荐信写的非常好)。

在强推的基础上,我第2次申请,除了多了1篇英文综述发表以外,就是有了斯坦福老师的强推。如果目标院校目标专业很明确,还是建议尽早联系目标导师寻求科研机会,在科研过程中一定要尽全力,不能简单糊弄混脸熟,要让老师看到态度和能力。同时自己学校的科研项目也要认真对待,如果没有北大两位老师对我的鼎力支持,第1次申请时我连那两份offer都不会有。尤其是北大、清华这些名校,很多老师是和美国学校老师有学术交流的,他们的强推也很受认可。推荐信不建议凑数,如果老师不熟悉自己,或者自己拿不准老师的态度,就不建议让老师写推荐信,一份差的推荐信,甚至一份普普通通的推荐信,都可能给申请造成不好影响。补充一点,我的朋友中,与美国老师一起做科研且拿到强推的同学们,最后都拿到了该学校的offer,很可能的原因是目标校招生委员会的老师们还是会比较重视本校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的,尤其是在面试前的初筛时。

科研成果

完整的科研经历以及对某一领域的理解>文章一作>竞赛获奖

文章在初筛时有用,尤其是重量级文章,过了初筛文章不太有用,面试时都是直接和老师聊的,而不是展示发了哪些文章,老师们一般也不会去看文章到底学术水平如何,他们更看重学生对自己科研工作的理解以及对相应领域研究的熟悉程度。如果能够做到和老师侃侃而谈,那基本稳了。我的整个面试过程中没有老师问起我的文章和竞赛,而是跟老师聊我的科研感受和领域内发展,尤其是top学校老师,基本都是在探讨人生规划和学术问题。比如:约翰·霍普金斯老师问过图像处理的细节,也对我的一些实验结果给出自己的猜测;斯坦福老师问过我做的系统在膜内和膜上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该如何解释。至于竞赛获奖,该领域国际顶级奖项有帮助,但不起关键作用。面试前建议做ppt,但不能完全照着讲,甚至有些老师不愿意听ppt,所以要有信手拈来、口若悬河的准备,我在斯坦福4场面试中只有1场用过ppt。总之,面试主要看“肚子里的墨水”,这些是努力、时间和天赋共同作用的,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老师们也正是通过面试来区分“花架子”和“真材实料”。

绩点

与未来专业相关课程成绩>专业绩点>综合绩点

我的综合绩点不高,这可能也是造成我没有拿到部分学校面试的主要原因。但是与科研相关的课程绩点比较高,而且专业绩点还可以,何况前面提到的推荐信和科研成果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绩点不高的软肋。建议大二及之前还是努力提高绩点,大三以后重心放科研,而且万一绩点不如意,不要灰心,申请是多元化的,这时候更应该寻找机会让领域内更多老师看到你并拿到强推。

 最后,我非常感谢世毕盟,第一次申请失败后我在充实自己的基础上寻求了世毕盟的帮助,世毕盟为我这一年进行了详细规划和指导。学术Mentor(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和我想去的专业以及学校完全匹配,在组会、文书和面试上都给了我非常具体的指导;培训师参与每一次讨论并定期提醒我申请的每个时间点,并分享了很多参考资料给我,及时反馈我每个申请问题,经常和我更新申请状态,安抚我的焦虑。非常感谢他们!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