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CS四大校,小白法语萌妹纸的申请路
2022-09-26 17:14:28
标签: ggu 世毕盟 世毕盟教育 世毕盟留学
背景介绍
本科:上海交通大学 法语+信息工程专业(双学位)
GPA:3.81/4.0
TOEFL:111(S 24)
GRE:V-153+Q-169, AW-4.5
暑研:Stanford暑研4周
校内科研:一篇会议论文二作;两个大创项目
申请结果:
- Offer: Columbia MSCS, Duke MEng ECE,
CMU SESV, Dartmouth MSCS (25% scholarship), JHU MSCS, NYU Tandon CE
($16,000 scholarship), Brandeis MSCS ($20,000
scholarship)
- Wl: UPenn SE
一、 校内科研与方向选择
我是大三才决定申请出国的。在这之前,我一直没有计划,科研都是按兴趣来的,所以我的校内科研经历很杂:自然语言处理,云计算,推荐算法…这导致我在申请季写PS时,为了把话圆上,只能比较笼统地说“我对CS很感兴趣”,而说不出具体方向来。但这其实是不太好的,因为即使是硕士申请,很多学校也会要求申请者明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所以,我对未来学弟学妹的建议是,要趁早下定决心,科研也紧着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大方向去做,这样就可以以自己在该领域的探索动力为主线,写出非常convincing的PS。
二、 GPA、TOEFL和GRE
对硕士申请来说,GPA还是挺重要的~我的GPA折算下来刚好够用,超过3.8就好啦。从我身边朋友以及论坛里的申请结果来看,3.8就是一个档,学弟学妹们加油呀!想申硕士的话一定不要为了科研牺牲太多绩点,从我在论坛里看到的很多经历来看,如果绩点不够线,科研再突出也可能会被刷掉…
语言成绩的话,想提醒大家要重视GRE,一定要在申请季之前解决 +
找一个假期突击解决它。对G来说,我觉得战线拖得越长越不利,比起“每天背一点单词,日积月累”来说,反而是集中一个月时间狂背单词、刷题是最有效的。我本身是外国语学校出来的,英语基础比较扎实,托福只练了一小段时间口语就直接去考了,最后考下来还不错,导致我对G就掉以轻心了,直到申请季开始才挤时间去准备G,结果就是非常痛苦…即使英语基础好,那3000个核心词也有80%是完全没见过的,而且就算记住了意思也不一定做得出来题,GRE的文法题真的太多坑了。我考了两次,虽然最后也还是只有322分,但申请结果倒还好,可能说明工科生的话GT过线就好啦?Anyways,还是建议大家早早地把语言成绩解决掉,尤其不要小看GRE。
三、 申请过程
在PS、CV、推荐信等都准备好之后,申请过程就是重复性高的体力劳动了。这里我想提醒大家能早交就早交,因为有的学校可能是隐形的rolling制…还有就是一定要注意申请ddl的时间,以学校所在地时间为准,身边就有朋友因为搞错时差而错失申请机会的。从22fall的申请开始,有些学校加了video
interview,问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有题库的,这个可以去一亩三分地、GradCafe上多了解多看看,准备好了再去面试。
四、 关于GGU
我对世毕盟最想说的话就是感谢。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老师,是一个非常踏实、负责、温柔的人,把我申请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在办,事无巨细地回答我的所有问题,且总是会很及时地回复我的消息。
我是大三的时候一拍脑门决定出国的,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出路,所以对于申请的事情非常小白,当时连藤校有哪几所都分不清,对于选校的事也是无从下手。但很幸运有培训师老师在,小白的我的申请流程几乎都是她一手操办,我只要提供她有明确要求的材料就行了。因为实在是不懂,我的选校也是培训师老师帮忙选的。她给我详细讲了各个学校的项目的排名、就读体验和就业情况等,给我列出了一个包含所有必要信息的申请表方便我查看,上面有项目的申请链接、官网介绍链接、就读时长、项目导向(科研or就业)、注意事项等等各种信息,然后让我从里面挑,对小白的我来说真的是帮大忙了。
其实我到后面拿了一些学校的offer了,特地去用心了解了,才知道这些项目有多好。当初要我自己选校的话我真不一定会选这些实际上特别好的项目去申。除了培训师姐姐之外,我的mentor姐姐(CMU硕士毕业)也非常温柔负责,我们一起开了很多会议,她会很耐心地帮我逐行逐段修改PS,也从过来人的角度给我的CV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我非常感谢世毕盟,感谢他们在迷雾重重的岔路口给我指明方向,助力我在申请季获得这么多让我非常满意的offer。
拒绝CS四大校,小白法语萌妹纸的申请路
背景介绍
本科:上海交通大学 法语+信息工程专业(双学位)
GPA:3.81/4.0
TOEFL:111(S 24)
GRE:V-153+Q-169, AW-4.5
暑研:Stanford暑研4周
校内科研:一篇会议论文二作;两个大创项目
申请结果:
- Offer: Columbia MSCS, Duke MEng ECE, CMU SESV, Dartmouth MSCS (25% scholarship), JHU MSCS, NYU Tandon CE ($16,000 scholarship), Brandeis MSCS ($20,000 scholarship)
- Wl: UPenn SE
一、 校内科研与方向选择
我是大三才决定申请出国的。在这之前,我一直没有计划,科研都是按兴趣来的,所以我的校内科研经历很杂:自然语言处理,云计算,推荐算法…这导致我在申请季写PS时,为了把话圆上,只能比较笼统地说“我对CS很感兴趣”,而说不出具体方向来。但这其实是不太好的,因为即使是硕士申请,很多学校也会要求申请者明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所以,我对未来学弟学妹的建议是,要趁早下定决心,科研也紧着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大方向去做,这样就可以以自己在该领域的探索动力为主线,写出非常convincing的PS。
二、 GPA、TOEFL和GRE
对硕士申请来说,GPA还是挺重要的~我的GPA折算下来刚好够用,超过3.8就好啦。从我身边朋友以及论坛里的申请结果来看,3.8就是一个档,学弟学妹们加油呀!想申硕士的话一定不要为了科研牺牲太多绩点,从我在论坛里看到的很多经历来看,如果绩点不够线,科研再突出也可能会被刷掉…
语言成绩的话,想提醒大家要重视GRE,一定要在申请季之前解决 + 找一个假期突击解决它。对G来说,我觉得战线拖得越长越不利,比起“每天背一点单词,日积月累”来说,反而是集中一个月时间狂背单词、刷题是最有效的。我本身是外国语学校出来的,英语基础比较扎实,托福只练了一小段时间口语就直接去考了,最后考下来还不错,导致我对G就掉以轻心了,直到申请季开始才挤时间去准备G,结果就是非常痛苦…即使英语基础好,那3000个核心词也有80%是完全没见过的,而且就算记住了意思也不一定做得出来题,GRE的文法题真的太多坑了。我考了两次,虽然最后也还是只有322分,但申请结果倒还好,可能说明工科生的话GT过线就好啦?Anyways,还是建议大家早早地把语言成绩解决掉,尤其不要小看GRE。
三、 申请过程
在PS、CV、推荐信等都准备好之后,申请过程就是重复性高的体力劳动了。这里我想提醒大家能早交就早交,因为有的学校可能是隐形的rolling制…还有就是一定要注意申请ddl的时间,以学校所在地时间为准,身边就有朋友因为搞错时差而错失申请机会的。从22fall的申请开始,有些学校加了video interview,问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有题库的,这个可以去一亩三分地、GradCafe上多了解多看看,准备好了再去面试。
四、 关于GGU
我对世毕盟最想说的话就是感谢。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老师,是一个非常踏实、负责、温柔的人,把我申请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在办,事无巨细地回答我的所有问题,且总是会很及时地回复我的消息。
我是大三的时候一拍脑门决定出国的,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出路,所以对于申请的事情非常小白,当时连藤校有哪几所都分不清,对于选校的事也是无从下手。但很幸运有培训师老师在,小白的我的申请流程几乎都是她一手操办,我只要提供她有明确要求的材料就行了。因为实在是不懂,我的选校也是培训师老师帮忙选的。她给我详细讲了各个学校的项目的排名、就读体验和就业情况等,给我列出了一个包含所有必要信息的申请表方便我查看,上面有项目的申请链接、官网介绍链接、就读时长、项目导向(科研or就业)、注意事项等等各种信息,然后让我从里面挑,对小白的我来说真的是帮大忙了。
其实我到后面拿了一些学校的offer了,特地去用心了解了,才知道这些项目有多好。当初要我自己选校的话我真不一定会选这些实际上特别好的项目去申。除了培训师姐姐之外,我的mentor姐姐(CMU硕士毕业)也非常温柔负责,我们一起开了很多会议,她会很耐心地帮我逐行逐段修改PS,也从过来人的角度给我的CV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我非常感谢世毕盟,感谢他们在迷雾重重的岔路口给我指明方向,助力我在申请季获得这么多让我非常满意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