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生轨迹,从低GPA到常青藤
2022-08-23 13:19:43
标签: 世毕盟 世毕盟教育 世毕盟留学 ggu
基本背景:
本科:新南威尔士大学
GPA:偏低无优势
无GRE无TOEFL
申请结果:
Columbia University--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ster of Science
programNYU -- M.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Master of Scienc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SME)
BU MS in ME / BU MS in 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
决定冲刺美国研究生
每一个留学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我想我的故事是一个在紧迫的申请时间里取得满意offer的海本学生的缩影。我有澳大利亚的海外本科背景,在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完成了前三年的本科学习,大四时由于疫情我滞留国内上网课,也是在国内的这一年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在澳洲的三年使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国度,以至于决心本科毕业后直接留澳寻找工作,发展职业道路。但是疫情回国期间,我与高中时期的好友们交流频繁,国内名校的他们冲刺美国的案例深深地激励了我,也使我认识到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以及工业规模对我未来的发展将更有益处。
复旦和中科大的同学们向我推荐了世毕盟,我在2021年的4月份第一次拨通了世毕盟的电话,世毕盟的白老师接待了我,大致了解了我的情况后给我详细介绍了申请流程以及注意事项,此时的我依然没有完全决定冲刺美国。但随后的几个月里我站在对未来发展的角度深刻思考,多次咨询白老师并对比了几家机构,我认为白老师的专业性和世毕盟的mentor制可以为我提供本专业领域最好的申请信息,我最终在7月份选择A项目,冲刺美国研究生。此时距离申请季只有5个月。
背景提升:
我的大一成绩是我整个transcript上显目的短板,这也使得后两年成绩的提升非常重要。我实际从大二下学期开始认真对待学校的每一次assessment,预留充足的时间积极准备,成绩有非常显著的断崖式上升。大三大四的GPA更是保持在了3.92。直至提交成绩单的那个学期,我都丝毫没有松懈,将最后两门课拿到了91和92
的高分。因为国外大学重要的专业课主要集中在大三大四,我后期的提分对我的申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老师强调我需要在PS中突出这个要点,事实证明这个意见非常的关键。在杜克的视频面试中,面试官提到了这个成绩的上升趋势,这个积极的信号使得他破例将我纳入到waitlist里,3.28的overall
GPA 通常是会被他直接刷掉的。
由于我在大四前没有申请美研的打算,7月的正式签约使我成为准备时间非常紧迫的申请者。还好我的本科学校要求有一段相关实习才能毕业,所以我在3月份已经找到了位于美的全球创新中心的实习,职位是先行研究。美的的2个月的实习经历填补了我CV上的空白,同时我也争取到了美的先行研究部负责人的一封强推。
学校的推荐信一封来自我的论文导师,另一位来自那门拿了92分的课程老师(事实证明了在申请路途中没有一个努力是白费的)。需要提到的是,除了论文导师是我早就比较有把握能够要的之外,另一封推荐信都是申请季
11月才确定的,还好课程老师非常的nice。回忆到这我常常为自己捏一把汗,建议大家想要推荐信真的需要提前与老师保持一个比较好的联系,多多表现自己。另外,要准备多个候选人给自己多些选择。我的一个候选老师答应了可以为我提供推荐信,但是只提供特定专业方向(车辆工程)的推荐,导致后期与我申请方向不符合。
关于项目和科研,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也给我提供宝贵建议。本科课程中有几个课程项目与申请方向相关,这些项目构成了我PS中的前半部分。同时培训师老师鼓励我在校找导师做些科研项目,原本不善与教授套辞的我也在本校找到了Robotics的老师,同他完成了一段关于图像处理的项目,这个项目和我的实习在同一时间进行,最大化地利用了我紧迫的申请季。在专业课,项目和实习之外,我在7-8月份参加了学校的Group
Consulting项目,与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图书馆负责人和教职工合作,为疫情期间图书馆的“线上学习技巧workshop”提供建议,参与了内容的改进。我想这些科研和课外活动大大丰富了我的文书,英语环境下的这些经历是海本的优势。
总结
在紧迫的准备中世毕盟的培训师,以及加州伯克利的mentor博士学长,给予了我很多帮助。他们为我的文书构思提出宝贵建议,积极修改我发过去的每一份PS。Meeting的时候都会尊重我的想法并提出宝贵的意见,我记得有一次跟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老师单独的meeting长达四个小时之久,培训师陪我核对PS中每一个学校具体的项目名称以及对应所点到的相关课程,并且两位老师为我制定了3档合理的选校策略,很有远见的把哥大列入申请院校。
在他们的监督下,我紧迫的申请季被安排的井井有条,每一个申请文件的完成都少不了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老师的关心和提醒。很难想象我自己一个人的话申请会是什么情况,一定是焦虑的混乱的。有着世毕盟申请小组的助跑,
我的申请季效率大大增加。另外由于海本学生的语言成绩免除以及今年GRE的免除,我的申请季也相对轻松了很多。最终能够得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是一个非常满意的结果。目前为止除了哥大以外我也收到了纽约大学,华盛顿大学,波士顿大学的录取。只要自己有目标有信心,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永远都不迟。
改变人生轨迹,从低GPA到常青藤
基本背景:
本科:新南威尔士大学
GPA:偏低无优势
无GRE无TOEFL
申请结果:
Columbia University--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ster of Science programNYU -- M.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Master of Scienc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SME)
BU MS in ME / BU MS in 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
决定冲刺美国研究生
每一个留学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我想我的故事是一个在紧迫的申请时间里取得满意offer的海本学生的缩影。我有澳大利亚的海外本科背景,在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完成了前三年的本科学习,大四时由于疫情我滞留国内上网课,也是在国内的这一年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在澳洲的三年使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国度,以至于决心本科毕业后直接留澳寻找工作,发展职业道路。但是疫情回国期间,我与高中时期的好友们交流频繁,国内名校的他们冲刺美国的案例深深地激励了我,也使我认识到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以及工业规模对我未来的发展将更有益处。
复旦和中科大的同学们向我推荐了世毕盟,我在2021年的4月份第一次拨通了世毕盟的电话,世毕盟的白老师接待了我,大致了解了我的情况后给我详细介绍了申请流程以及注意事项,此时的我依然没有完全决定冲刺美国。但随后的几个月里我站在对未来发展的角度深刻思考,多次咨询白老师并对比了几家机构,我认为白老师的专业性和世毕盟的mentor制可以为我提供本专业领域最好的申请信息,我最终在7月份选择A项目,冲刺美国研究生。此时距离申请季只有5个月。
背景提升:
我的大一成绩是我整个transcript上显目的短板,这也使得后两年成绩的提升非常重要。我实际从大二下学期开始认真对待学校的每一次assessment,预留充足的时间积极准备,成绩有非常显著的断崖式上升。大三大四的GPA更是保持在了3.92。直至提交成绩单的那个学期,我都丝毫没有松懈,将最后两门课拿到了91和92 的高分。因为国外大学重要的专业课主要集中在大三大四,我后期的提分对我的申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老师强调我需要在PS中突出这个要点,事实证明这个意见非常的关键。在杜克的视频面试中,面试官提到了这个成绩的上升趋势,这个积极的信号使得他破例将我纳入到waitlist里,3.28的overall GPA 通常是会被他直接刷掉的。
由于我在大四前没有申请美研的打算,7月的正式签约使我成为准备时间非常紧迫的申请者。还好我的本科学校要求有一段相关实习才能毕业,所以我在3月份已经找到了位于美的全球创新中心的实习,职位是先行研究。美的的2个月的实习经历填补了我CV上的空白,同时我也争取到了美的先行研究部负责人的一封强推。
学校的推荐信一封来自我的论文导师,另一位来自那门拿了92分的课程老师(事实证明了在申请路途中没有一个努力是白费的)。需要提到的是,除了论文导师是我早就比较有把握能够要的之外,另一封推荐信都是申请季 11月才确定的,还好课程老师非常的nice。回忆到这我常常为自己捏一把汗,建议大家想要推荐信真的需要提前与老师保持一个比较好的联系,多多表现自己。另外,要准备多个候选人给自己多些选择。我的一个候选老师答应了可以为我提供推荐信,但是只提供特定专业方向(车辆工程)的推荐,导致后期与我申请方向不符合。
关于项目和科研,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也给我提供宝贵建议。本科课程中有几个课程项目与申请方向相关,这些项目构成了我PS中的前半部分。同时培训师老师鼓励我在校找导师做些科研项目,原本不善与教授套辞的我也在本校找到了Robotics的老师,同他完成了一段关于图像处理的项目,这个项目和我的实习在同一时间进行,最大化地利用了我紧迫的申请季。在专业课,项目和实习之外,我在7-8月份参加了学校的Group Consulting项目,与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图书馆负责人和教职工合作,为疫情期间图书馆的“线上学习技巧workshop”提供建议,参与了内容的改进。我想这些科研和课外活动大大丰富了我的文书,英语环境下的这些经历是海本的优势。
总结
在紧迫的准备中世毕盟的培训师,以及加州伯克利的mentor博士学长,给予了我很多帮助。他们为我的文书构思提出宝贵建议,积极修改我发过去的每一份PS。Meeting的时候都会尊重我的想法并提出宝贵的意见,我记得有一次跟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老师单独的meeting长达四个小时之久,培训师陪我核对PS中每一个学校具体的项目名称以及对应所点到的相关课程,并且两位老师为我制定了3档合理的选校策略,很有远见的把哥大列入申请院校。
在他们的监督下,我紧迫的申请季被安排的井井有条,每一个申请文件的完成都少不了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老师的关心和提醒。很难想象我自己一个人的话申请会是什么情况,一定是焦虑的混乱的。有着世毕盟申请小组的助跑, 我的申请季效率大大增加。另外由于海本学生的语言成绩免除以及今年GRE的免除,我的申请季也相对轻松了很多。最终能够得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是一个非常满意的结果。目前为止除了哥大以外我也收到了纽约大学,华盛顿大学,波士顿大学的录取。只要自己有目标有信心,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永远都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