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办大学第一届,美帝全奖,去做世界最前沿的科研
2022-07-04 08:55:51
标签: 世毕盟 世毕盟教育 世毕盟留学 ggu
背景介绍
昆山杜克大学经济学本科
GPA 3.6/4.0
TOEFL 99 (S23), GRE 152+168+4.5
Publications: 1篇working paper
推荐信:暑研导师,本科科研导师,本科授课老师
最终去向:密歇根大学信息学全奖PhD
关于申请PhD
比起很多大一就开始准备的申请者,我的申请经历可能比较非典型,我是在大二下才开始准备申请PhD的。我参与过很多与经济学申请似乎并不太相关的活动——主持过一个国家级大创项目、担任Resident
Assistant(宿舍助理)、学校乐团大提琴手...
在通识博雅教育的环境下不断探索之后,发现自己还是最热衷于科研,尤其对探索研究经济学中的非理性部分有着特别强烈的兴趣,于是在大二下决定申请行为经济学相关的PhD。
确定意向之后,我找到了世毕盟作为我的申请咨询机构。我在世毕盟的mentor为我的申请规划提供了非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包括高阶数学课、统计课的选修,大三下寻找暑研,文书的修改等等。经济学PhD项目大多期待申请者有一个比较扎实的数学背景,如果能有机会选修高级微观和高级计量课程并且取得不错的成绩,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定优势。经济学phd申请中一般是不需要面试的,而我将要去的密歇根大学信息学PhD是有面试的,当时也是我在CMU的暑研导师推荐我试一下UMich(很感激),因为我想做机器学习和经济学相结合,这个项目真的很适合我。
GRE&TOEFL准备
GRE和托福在PhD申请中权重并不大。很多项目这两年已经不再要求提交GRE成绩。由于我的本科学校是全英文教学,很多项目也允许我waive了我的托福成绩。因此我的托福也没有特别去准备。申请PhD的话GRE和托福一般过线就可以,不需要花过多精力在刷分上。
关于科研经历
科研经历是PhD申请中的重中之重。在校内的几段科研经历为我在大三做暑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暑研经历让我对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创新的思维、严谨的态度、高效的工作也让我的科研导师非常欣赏我,让这段暑研延续成了一个长达一年多的研究项目。此外,这段经历让我和导师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导师为我介绍了很多经济学领域的前辈。尽管最终因为有了更加合适的选择没有去导师所在的学校,但是我们已经开启了第二个相关的研究项目,准备进行后续研究。
探索科研兴趣
探索科研兴趣,找到自己对学科内某一个或者几个特定细分方向的研究兴趣,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对于不太明确自己科研兴趣的同学,可以先通过课程或者担任研究助理,尝试多个细分领域方向的科研,不断试错,最终明确自己特别感兴趣的细分领域。我对行为经济学的探索也是在尝试了社会学、哲学、数据科学以及环境经济学等等各个学科之后才最终明确的。
寻找暑研
在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之后,我在大三下在世毕盟的帮助下开始寻找与自己研究方向契合的暑研机会。找暑研其实也是一个了解学习和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里的学者和他们的研究成果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可能很煎熬,但也可以让人收获颇丰。很多暑研项目是在11月到1月期间开放申请,而我是在3月份才开始寻找暑研机会,其实已经有点晚了。那个时候每天凌晨等待教授们的回复,真的挺焦虑的,但我还是选择不断地去尝试。在发了很多封申请邮件后终于联系到了我后来的暑研导师,非常感激也非常幸运能得到这样一个机会能向自己心仪的导师学习并与之合作。
关于GGU(世毕盟)对我的帮助
GGU在我申请的过程中起了非常关键的帮助。非常感谢我在GGU的mentor(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PhD)和培训师从大二以来确立目标到申请完成这一全过程提供的及时帮助与反馈(特别感谢LT和WT!)。我的mentor不仅在申请上为我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同时也有着非常强的个人魅力,一直是我在学术道路上的榜样。mentor对我说过的让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话是“年轻人就是要挑战自我,做最前沿的科研。”每次与mentor的交流都让我获益匪浅,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走学术道路的决心。
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是一位非常负责的小姐姐,在确立申请方向、寻找暑研和网申这一整个过程中,她都非常及时、耐心地为我答疑解惑,任何时候请教问题她都能及时给予回复,申请的过程中有了她的陪伴也让我少了很多焦虑和困扰。
就像mentor曾经说的“PhD申请只是学术道路上的一个起点。”祝愿大家都能够在不断探索中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收获自己满意的结果!
中外合办大学第一届,美帝全奖,去做世界最前沿的科研
背景介绍
昆山杜克大学经济学本科
GPA 3.6/4.0
TOEFL 99 (S23), GRE 152+168+4.5
Publications: 1篇working paper
推荐信:暑研导师,本科科研导师,本科授课老师
最终去向:密歇根大学信息学全奖PhD
关于申请PhD
比起很多大一就开始准备的申请者,我的申请经历可能比较非典型,我是在大二下才开始准备申请PhD的。我参与过很多与经济学申请似乎并不太相关的活动——主持过一个国家级大创项目、担任Resident Assistant(宿舍助理)、学校乐团大提琴手... 在通识博雅教育的环境下不断探索之后,发现自己还是最热衷于科研,尤其对探索研究经济学中的非理性部分有着特别强烈的兴趣,于是在大二下决定申请行为经济学相关的PhD。
确定意向之后,我找到了世毕盟作为我的申请咨询机构。我在世毕盟的mentor为我的申请规划提供了非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包括高阶数学课、统计课的选修,大三下寻找暑研,文书的修改等等。经济学PhD项目大多期待申请者有一个比较扎实的数学背景,如果能有机会选修高级微观和高级计量课程并且取得不错的成绩,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定优势。经济学phd申请中一般是不需要面试的,而我将要去的密歇根大学信息学PhD是有面试的,当时也是我在CMU的暑研导师推荐我试一下UMich(很感激),因为我想做机器学习和经济学相结合,这个项目真的很适合我。
GRE&TOEFL准备
GRE和托福在PhD申请中权重并不大。很多项目这两年已经不再要求提交GRE成绩。由于我的本科学校是全英文教学,很多项目也允许我waive了我的托福成绩。因此我的托福也没有特别去准备。申请PhD的话GRE和托福一般过线就可以,不需要花过多精力在刷分上。
关于科研经历
科研经历是PhD申请中的重中之重。在校内的几段科研经历为我在大三做暑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暑研经历让我对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创新的思维、严谨的态度、高效的工作也让我的科研导师非常欣赏我,让这段暑研延续成了一个长达一年多的研究项目。此外,这段经历让我和导师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导师为我介绍了很多经济学领域的前辈。尽管最终因为有了更加合适的选择没有去导师所在的学校,但是我们已经开启了第二个相关的研究项目,准备进行后续研究。
探索科研兴趣
探索科研兴趣,找到自己对学科内某一个或者几个特定细分方向的研究兴趣,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对于不太明确自己科研兴趣的同学,可以先通过课程或者担任研究助理,尝试多个细分领域方向的科研,不断试错,最终明确自己特别感兴趣的细分领域。我对行为经济学的探索也是在尝试了社会学、哲学、数据科学以及环境经济学等等各个学科之后才最终明确的。
寻找暑研
在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之后,我在大三下在世毕盟的帮助下开始寻找与自己研究方向契合的暑研机会。找暑研其实也是一个了解学习和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里的学者和他们的研究成果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可能很煎熬,但也可以让人收获颇丰。很多暑研项目是在11月到1月期间开放申请,而我是在3月份才开始寻找暑研机会,其实已经有点晚了。那个时候每天凌晨等待教授们的回复,真的挺焦虑的,但我还是选择不断地去尝试。在发了很多封申请邮件后终于联系到了我后来的暑研导师,非常感激也非常幸运能得到这样一个机会能向自己心仪的导师学习并与之合作。
关于GGU(世毕盟)对我的帮助
GGU在我申请的过程中起了非常关键的帮助。非常感谢我在GGU的mentor(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PhD)和培训师从大二以来确立目标到申请完成这一全过程提供的及时帮助与反馈(特别感谢LT和WT!)。我的mentor不仅在申请上为我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同时也有着非常强的个人魅力,一直是我在学术道路上的榜样。mentor对我说过的让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句话是“年轻人就是要挑战自我,做最前沿的科研。”每次与mentor的交流都让我获益匪浅,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走学术道路的决心。
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是一位非常负责的小姐姐,在确立申请方向、寻找暑研和网申这一整个过程中,她都非常及时、耐心地为我答疑解惑,任何时候请教问题她都能及时给予回复,申请的过程中有了她的陪伴也让我少了很多焦虑和困扰。
就像mentor曾经说的“PhD申请只是学术道路上的一个起点。”祝愿大家都能够在不断探索中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收获自己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