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使用A股所有股票的PB中值作为衡量市场的估值标尺,会发现“ 过去
20年,有5轮牛熊更替,牛市底部PB中值都会超过4.5倍,熊市底部PB中值都会低于2.5倍 ”。
但是,PB中值是一个绝对值,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1 :从历史来看,使用了未来值。
取4.5作为顶部和取2.5作为底部的特征,是从...在上篇文章中,使用A股所有股票的PB中值作为衡量市场的估值标尺,会发现“过去20年,有5轮牛熊更替,牛市底部PB中值都会超过4.5倍,熊市底部PB中值都会低于2.5倍”。
但是,PB中值是一个绝对值,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1:从历史来看,使用了未来值。
取4.5作为顶部和取2.5作为底部的特征,是从2015年底回头看过去20年才能得出的结论。就量化分析而言,相当于使用了未来值,如果现在是1996年的年初,又如何来确定顶部和底部的PB值呢?
问题2:向未来看,根据历史统计的顶部区域4.5和底部区域2.5是否仍然有效?
随着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也许未来资产越来越轻量化,整体的PB估值会向上抬高(也许不会,谁说得清呢?)。那么现在站在2016年7月,是否可以肯定的说,根据历史统计的顶部区域4.5和底部区域2.5是否仍然有效?
先发3张图,然后再详细阐述我的思路
数据说话:
http://gbres.dfcfw.com/Files/picture/20160708/DDE1557DDB593B3339090EC8230AAA5A.png
一图抵千言:
http://gbres.dfcfw.com/Files/picture/20160708/A31E3213F315B0566E56A6AB219E4313.png
二图抵百言:
http://gbres.dfcfw.com/Files/picture/20160708/7086E19CF2258BC6E9BD32E14E170397.png
针对上面2个问题,我不再使用PB中值的绝对值,而是使用基于PB中值的相对值,即PB估值温度计的概念来衡量市场的估值标尺。
PB估值温度计的定义
即当前PB中值占历史上每月PB中值的百分位(有点拗口,为了便于沟通,我用估值温度计来代替历史百分位说明)
在Excel中,可以使用PERCENTRANK
函数进行计算(将某个数值在数据集中的排位作为数据集的百分比值返回,此处的百分比值的范围为 0 到 1。
此函数可用于计算值在数据集内的相对位置。 例如,可以使用 PERCENTRANK 计算能力测试得分在所有测试得分中的位置)
PB估值温度计的有效性
1、从历史来看,不使用未来值
如果现在是1996年1月末,PB中值=1.99倍,那么当天的PB估值温度计=当天的PB中值占1994年1月-1996年1月的历史百分位=12%;
同样,如果现在是2015年5月末(股灾即将发生),PB中值=6.73倍,那么当天的PB估值温度计=当天的PB中值占1994年1月-2015年5月的历史百分位=100%;
2、向未来看,估值温度计动态变化,自适应整体市场的PB抬高或降低或不变
如上述的两个例子,PB估值温度计的历史取值范围是越来越多,同时自动包括了最新的估值变化,那么计算的估值温度计的百分比也就动态自适应调整,整体市场的变化(无论太高或降低)都将是逐步的,那么估值温度计也就逐步的动态调整适应变化,依然有效。
注:从第3张图,即PB中值的历史变化和估值温度计的相对不变,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我的个人观点: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