魟鱼•蒲鱼•鳐鱼

标签:
魟鱼蒲鱼鳐 |
分类: 吃的文化 |
魟鱼,潮汕音曰“蚶鱼”,现在已极少见到,以致许多人不识。
我是很喜欢吃魟鱼的,今冬菜市场和超市时有魟鱼卖。每逢遇见,不管是否买了其它海鲜,我都毫不犹豫买下。顺便买两株酸菜,加生姜丝焖煮,肉极鲜嫩味极美。魟鱼和鲨鱼一样都只有软骨,肉质也相似,但是比鲨鱼要细嫩些。
超市管魟鱼叫蒲鱼,很古老的叫法。韩愈在《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中提及唐代潮州的很多奇怪食物中,就有蒲鱼:“蒲鱼尾如蛇,口眼不相营”。曰“蒲”,想到的是蒲扇,又圆又轻薄,不知道是否因此得名。魟鱼学名为“鳐” 属于软骨鱼类。魟鱼体形扁平如荷叶,口鼻生于腹部,眼和喷水孔长在背面,尾部细长如鞭,其平面太像一把扇了。
鳐的体形是物竞天择的结果。很久远以前,鳐鱼原是鲨鱼的近亲。鳐鱼生长在海底沙层,以生活在海底的动物如蟹、虾、以及乌贼等软体动物为食。扁平的身体是为了贴近泥沙,游动的需要团扇似的胸鳍,蛇形的尾巴上有一个带倒钩并与毒腺相连的刺,那是反击进攻者的武器。有些鳐类具有发电器官,由位于头部尾部的特化肌肉形成。这些鳐鱼被称做电鳐,它们产生的高电压能将猎物击昏或致死。
魟鱼新鲜时味道极美,但容易败坏发酵产生氨味。曾经看到蔡澜先生的文章,说是在韩国吃到怪味的魟鱼,是发酵过的,其由来有自:“从前有些贵族被皇帝放逐到小岛上,不准他们吃肉,每日三餐只可以白饭和泡菜,最后他们想出一个办法,偷偷地把魟鱼抓来,埋在木灰里面等它发酵,吃起就有点肉味,后来还成为皇帝贡品呢。”那怪味大概就是氨味吧。从前听老人说有一魟鱼品种叫“撒尿魟”,却原来不是品种问题而是变质的缘故。据说,韩国的这种怪味魟鱼价格还挺贵的,一条就要一千美金。
更贵的魟鱼不是用来吃,是用于观赏的。我们在海洋馆看到的珍珠斑纹魟鱼,其游弋姿轻盈如绸,就像蝴蝶一样美丽。这种具有美丽花纹的魟鱼经过淡水驯化,现在已成为观赏鱼。据网上载,一对高级的观赏魟鱼价值甚至可达到6万多元呢。
魟鱼在冬季时特别肥美,是品尝的好季节,目前市场价才十多元一斤。有一次在菜市上看到达濠姐卖大巴掌的魟鱼,一斤才10元,便宜极了。虽说小魟鱼肉没那么厚,肉质却嫩如琼胶,骨头极软,可连骨带肉一扫而光,补嘴又补钙,划算。
想到韩国的“撒尿魟”都那么贵,我得赶紧多买几条魟鱼冷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