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古桥——夹浦浣东桥

标签:
长兴古桥夹浦古桥长兴浣东桥长兴县文物保护单位夹浦下无胥 |
分类: 长兴古桥、旅游 |
桥南头还有碑文记载民国甲寅年冬月重建时乡民的捐赠碑文。浣东桥东边几米处已经建起新桥,名为下无胥桥。博文照片分别是2012年4月21日和2013年4月18日拍摄。
关于下无胥,还有一个历史典故在里头:春秋时代,伍子胥逃出楚国后,一心想投奔吴国,经过陈国后(即今河南省淮阳县城),还必须要走楚国边境的昭关(即今安徽省含山县境)。他们两人在东皋公和皇甫讷的帮助下,终于蒙混逃出昭关。把守昭关的将领是薳越,事后发觉抓错了皇甫讷而放走了伍子胥,随后马上派兵追捕伍子胥。
伍子胥奔跑一段路程以后,来到了长江边上,渔丈人用渔船帮他渡过了长江天险。经过濑溪河时,得到了浣纱姑娘的接济。当他们进入宜兴境内时,已经距吴国都城梅里不远了(即今江苏省无锡境内)。伍子胥为了摆脱尾随的追兵,同时又防备楚将派兵在其前往梅里的路上拦截,所以决定暂时不直接奔向吴国都城梅里,于是绕远道经过越国,然后再去吴国都城。
当他们绕道进入长兴境内经过一条小河时,发现河边有个妇女在水边浣纱。当伍子胥问她行走的方向后,对该妇女说:“如果有追兵来到这里,问你有否见到伍子胥经过这里时,请你对他们说,此处无子胥,无子胥!”没过多久,追兵就赶到了这里,官兵就向该妇女打听道:“你有没有看见伍子胥从此路经过?”浣纱女未记清伍子胥的名字,她答复说:“此处无胥,无胥!” 从此以后,人们就把浣纱溪中建筑的堰坝称为“无胥堰”,浣纱溪上下的两个村统称为“无胥村”,上游的叫“上无胥”,下游的叫“下无胥”。金环下沉的地方叫“环沉村”。这几个村名一直延续到现在,古迹也依稀可辨。这几个村坊都在我们长兴夹浦呢。
后人王豫写下史诗论其事:
浣纱人去渺愁予,伍子城荒水浸渠。
谁复芦中问穷士,居人犹自说无胥。
链接:伍子胥(?—前484),名员,字子胥。春秋时吴国大夫。他是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关于伍子胥逃难到长兴夹浦浣纱溪的传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