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河埠群(德清县新市古镇)

标签:
新市古镇河埠新市河埠群德清旅游江南古镇 |
分类: 德清古桥、旅游 |
新市河埠群位于新市镇西河口到陈家潭一线的市河西岸,由驳岸和河埠组成。2011年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驳岸长约1100米,出水高约2米,均由条石砌筑,岸壁规整,其用材也多选用本地特有的武康石。驳岸上嵌有各种造型的缆船石和下水口近150个,缆船石有立栓式、阶眼式、洞穴式,种类齐全;下水口造型各异,极富特色。河埠共34处,有双落水、单落水、悬挑式(栈桥式)或内凹、外凹式等,造型多变。新市河埠群遗存丰富、类型多样,特色明显,是运河城镇水利交通形势与密集程度的体现,在充分展示水乡风貌的同时,凸显了建筑价值与运河文化。
西河口是新市一条典型老街,南始陈家潭北至朱家桥,长约二华里。缓缓流淌的市河由南向北将数以百计的民居隔在两边,再由数十座精美的小石桥连成一片。千百年来,伊伢而过的桨声楫影,曾勾起多少沿河人家的遐思。
西河口水街的西边,历代为临水而建的靠街楼,基本保持清末民初水乡老街之特色。古朴优雅的石库墙门、精美的砖雕民居、独特的封火墙、石砌的堤岸河埠,向你诉说着一个个凄美动人的故事。
位于西河口中段的钱宅,是一处多进深的大院。五代吴越王钱缪在新市的后裔们曾聚居于此。
据记载,晚清至民国初,西河口仍是新市的一条主要商业街,沿街居民大多从商,临街店铺栈坊最多时达500余家,有60多种行业。当年的西河口,两岸船舶川流不息,三尺柜台宾客盈门,一派兴旺景象。
1957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茅盾的名著《林家铺子》时,曾选取西河口作外景地之一。
林家铺子(1张)1962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蚕花姑娘》摄制组,也是选取西河口作外景点。“鱼米之乡,采桑忙,两岸青青万枝桑”,老电影中的甜美歌声,唱的就是西河口售蚕茧的热闹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