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矴步桥(仕水矴步桥 )筱村东洋矴步桥

标签:
泰顺矴步桥仕水矴步桥筱村东洋矴步桥矴步桥泰顺旅游 |
分类: 浙南泰顺廊桥、乡土 |
我从小在浙南山区泰顺成长,读书时、赶集时、随父母走亲访友时,都的一步一步踏过矴步,在幼小的时候,父母有时候会背我过去,有时候也会牵着我过去。在下大雨的时候,由于水漫过矴步,行人就会脱下鞋子,裹起裤脚,小心翼翼的过矴步桥。我走过比较多的矴步桥是:筱村镇玉溪中心小学旁的矴步桥,新浦潘洋村的矴步桥。只可惜潘洋村的叮步桥以及长眠于水底了。长大后才知道矴步桥也有此深厚的文化内涵。以至于仕水矴步桥都被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
仕水矴步桥
仕水矴步桥
矴步也称碇埠,或碇步。碇步是桥梁的雏形,多建于水不是很深但较为宽阔的山溪之中,方便人们渡河行路。泰顺境内层峦叠嶂,溪流交错,过溪涉水,多靠碇步。仕水碇步据说是全国最长的一条水碇,始建于清乾隆六十年,成于清嘉庆25年(1820年),全长133米,共有223齿,每齿分高低两级、黑白两色,高的石齿材质是白色的花岗石,低的那级用的石料是青石,有着“石取其坚,计永年也;色取其白,照利涉也”的深意。
一高一低,一黑一白的平整石柱,紧紧连着,密密卧着,犹如一排横在水上的钢琴键,当年谢晋导演来此寻找外景,给它留下了一个极美极浪漫的名字——琴桥。
古人当初这样的设计建造,当然不仅是为了美观,还有其实用的功能,比如在两人相向时更方便错开行走,挑担人走高碇步,空身人走低碇步,或是能使夜行人借助月光安全通行,甚至到了涨水时期也因其黑白分明的两色易于辩认,行人可以沿着碇步凌波而行。
矴步桥其实在山区时常有见到,就是用大石刻成条状,固定在河中浅滩上,排列成行,条石间留有均等的空隙,河水从其间川流而过,行人则从石上拾步而行,如同涉在河水里一般。但是,如果河水上涨,就会被淹没。
泰顺矴步桥(仕水矴步桥 )筱村东洋矴步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