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5-11-07 09:39:49)
标签:
教育教学 |
分类: 教学设计及反思 |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解决问题》选自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中的一课。教学重点为学生能熟练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本节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除法有关的知识及应用题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媒体演示,智力闯关以及数学游戏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商店买东西”的情境,灵活运用有关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通过独立探索、同桌合作的方式学习,进一步加强对2—9的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掌握。
3、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得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在问题处理中,体验成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教学难点】
通过已知条件,找出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解决问题。
学会区分“包含”和“平均分”的两类除法应用题,并会运用除法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先说口诀再计算
18÷2=
2、看口诀说算式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乐乐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明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乐乐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乐乐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玩具熊6元1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1个。汽车的价钱被遮住了。
师: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预设:要帮助明明求出56元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独立思考汇报:需要知道地球仪的价钱,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个地球仪是8元钱)
指名将完整的题目读一遍,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每个地球仪8元,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
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1)请同学们思考,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同桌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
预设: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这属于平均分里的包含问题,应该用除法计算。
师:如何列式计算呢?
56÷8,想七八五十六,商是7。
3、独立思考,验证结果。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那么我们做得正确吗?你怎么知道的?
(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7Í8=56元,所以是对的。)
师:很好,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三、学习新知,自主探究
1、出示问题:如果24元买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
师:谁愿意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小汽车辆数的?
(1)列算式:24÷6=4(元)
(2)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3)我们的计算正确吗?
2、你还能提出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同桌互相合作讨论,一个提问一个解答。
四、深入理解,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九”第1题。
先组织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图中的数据信息,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指名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完成“练习九”第3题。
五、智勇大闯关
1、学校买来36本课外书。平均分给6人,每人几本?每人4本可以分给几人?
2、完成课本练习九第四题,
(1)让学生观察后说知道了哪些信息。
(2)独立思考解决第1、2小题分别需要哪些信息,应该如何解答。再在小组内探讨根据所知道的信息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面包原来10元一个,现在优惠促销,3个27元。现在每个多少元?现在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4、每行有9个西红柿,有2行。平均放进3个盘里,每盘放( )个。
5、有一些花,每6盆摆成一个图案,可以摆3个,如果每9盆摆一个图案,可以摆几个?
恭喜大家,闯关成功!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里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也解决了这些问题,说明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6÷8=7(个)
24÷6=4(元)
答:一辆小汽车4元。
这节课因为学生已经具备先前的知识经验,在熟练了利用乘法口诀求商,学习了表内除法(一)中的解决问题等知识,教学本节课相对简单,学生较易理解。
在备课过程中,我的师父周玉彬老师给我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并给予我指导和帮助,使本节课的教学更加完善。师父教导我数学课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精练准确,各个环节紧密相扣。首先,明确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分为复习旧知、探求新知、巩固练习、闯关游戏、课堂总结几大部分。其次,教学的重难点应该放在区分两类问题上(包含和平均分),并且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再次,设计习题时注意层次性,有梯度进行训练。最后,要强调孩子的学习习惯等细节问题。师父作为我的良师益友,给予我很多鼓励和帮助,不仅传授了我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让我感到其对教学严谨的态度和人格魅力。
在师父的悉心指导下,我认真备课。在组织教学材料时,围绕购物的事情,创设一个现实的生活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让学生通过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教师再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构建,从而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这节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的不足,还有以下几点没有达到我们师徒的预期目标:
1、总结部分,教师在最后总结时过于宽泛,重点没有突出,应该重点强调本课有关表内除法解决问题分为两种类型(包含和平均分),使学生明确本课重难点。
2、教师语言,在整节课中教师的语言还是不够精炼,相比以前有进步,但是还有重复孩子说话的现象,各个环节的过渡语不是很好。
3、时间安排,不够紧凑,本节课知识点较简单,每个闯关练习要明确要求,孩子已经会的知识要缩短时间,使得有更多的时间巩固新知。
4、在教授完关于除法“包含”的问题时,第二个关于“小汽车”的问题可以放手让孩子自主探究,然后指名汇报,培养孩子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能力。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当中,会记住师父的教导,继续发扬优点,弥补不足,让教学更加完善,使课堂更加高效。
20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