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习作教学中观察方法的重要性

(2015-10-31 18:11:24)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教学

习作教学中观察方法的重要性


作者:快乐的许许多多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意义非常重要。《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习作教学应让学生身临其境,细细体察,把观察、感受、表达统一在特定的情境中,做到有料可写,有感而发。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叶圣陶说过:“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观察是人们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扇窗口,观察与写作的关系很密切,它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是人们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作文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一、按顺序观察事物。

我们经常用的观察顺序有:按空间顺序观察、按事情先后顺序观察、按时间顺序观察、按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观察……
   
按空间顺序观察,适合观察景物;按事物先后顺序观察,适合观察事情;按整体部分的顺序观察;适合观察动物、植物、静物。按空间顺序观察的观察点有“定点”、“换步移景”两种情况。

一般怎么观察就怎么写,所以观察有顺序,作文就有条理。

二、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

抓特点观察,是指我们在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时,要善于抓住他的独有的地方去观察他的外在表现,进而抓住一个事物本身的最本质的特点。

 物,可以抓住它的外形、颜色、结构、功能的特点来观察。景,可以抓住它的形态、颜色、声音、季节的特点来观察。人,可以抓住他的外貌、性格、品质等特点来观察。事件,可以抓住它的过程特点来观察。每一件事有每一件事的不同的发展变化,事情过程的特点也各不相同,有的事进行的顺利,有的事曲折,要学会抓住事情的特点来观察,来记事。

要想抓住事情的特点,就要在观察的同时,多动脑,在分析中抓特点,在比较中抓特点。

三、抓住事物重点部分进行观察;

重点观察可以锻炼我们的眼力,使我们能及时地捕捉事物及其变化中的各种特征。确立明确的观察目的是重点观察的前提。目的明确,就会克服观察的随意性,把观察的热情引导到观察重点的轨道上,不至于被一些与目的不相干或次要的问题所干扰。因此,要学会重点观察,就要善于为观察确立明确的目的,使观察活动紧紧围绕目的进行。选定观察的事物是纷繁的,一些强烈而新鲜的事物极易干扰观察的目的,以至于影响对重点事物的观察。因此,在进行观察时,要依据观察的目的选定观察事物重点,通过对重点的观察,获得事物的特征。

四、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是说要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  观察一个事物光靠眼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方面去观察。再加上大脑的分析、判断,这样,才能做到观察全面、细致、比较有深度。

1 用眼睛看。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都要用眼睛看,这是最经常的观察活动。在写人时,可以看到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写景写物时,可以看见它的形状、颜色。写事物时,看到了事物的发展变化。的确是这样,一双敏锐的眼睛会捕捉到大千世界的许多东西。

 2、用耳听。在用眼看的同时,耳朵还要参加观察,因为各种各样的声音,用眼睛是看不出来的。我们用耳朵听什么呢?要用耳朵倾听各种声音,听人们说话音量的大小,音调的高低,还要听人们在做动作,做事情时发出的声音,这是观察人物必不可少的内容。在看到大自然景物的同时,还要听大自然的声音,风声、雨声、雷声、流水声等等。 

3、用鼻闻。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到气味,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观察器官。比如:我们可以闻到饭菜的喷香、花草的清香、泥土的芳香,还可以闻到空气的清新与混浊,闻到刺鼻的怪味等,这对我们观察事物、了解事物、认识事物也是很有帮助的。

4、用口尝。在用眼、鼻、耳观察事物的同时,还要把“口”这个器官也运用起来,因为,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这也是观察的一部分。是甜是苦,是酸是辣,是麻是涩,各种水果,各种蔬菜,各种饭菜,各种饮料都不一样。只有用口尝一尝才能知道是什么滋味。 

5、用身体感觉。用手和身体的皮肤去触摸,去感觉,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观察器官。你在日常生活中,能感觉到什么吗? 我可以感觉到天是冷是热,东西是软是硬,水是凉是烫,风是大是小等等。

   、展开联想、想象进行观察。

观察要从实在的事物出发,以实际事物的特点为想像的基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散开去,展开想像的翅膀,在时间和空间的广阔领域里飞翔。想像既要丰富,又要合理,这样观察的内容就会更丰富,写出来的文章的内容才会更充实,更感人。观察有想像,才能观察到事物的“神”,这里的“神”是指物通过其色、形、声、质及其态势等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这需要我们不但要调动自己各种感官去观察,而且还要用心灵去感受、体验。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学识更重要”。这也是写文章是否形象生动的保证。联想可分为四种:(1)类似联想,即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方面想起。(2)接近联想,即从空间和时间方面接近的事物想起。(3)对比联想,是从相反的事物想起。(4)因果关系联想,是从事物的因果方面想起。想象在心理学上也分好几类,但观察中一般采用再造想象,即依照语言的描述或根据图样、模型、符号等的描绘在人脑中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我们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要综合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只有引导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进行合理想象,写出的文章才会形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罗曼·罗兰曾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培养学生留心生活,养成观察的好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中增长见闻,丰富感受,练习表达。
                                                                                              (此文发表于《教育》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