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融主张“悦”课堂 同课异构“磨”名师

(2017-12-26 13:50:07)

http://s7/mw690/002g8cP0zy7gSxzBNaub6&690同课异构“磨”名师" TITLE="通融主张“悦”课堂 同课异构“磨”名师" />

http://s11/mw690/002g8cP0zy7gSxzHPtM3a&690同课异构“磨”名师" TITLE="通融主张“悦”课堂 同课异构“磨”名师" />

http://s16/mw690/002g8cP0zy7gSxzIWBN3f&690同课异构“磨”名师" TITLE="通融主张“悦”课堂 同课异构“磨”名师" />

——记晋江市小学数学“通融”教研论坛暨英林教委办小学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展示活动

 

1222日上午,由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以“名师工作室”为研讨主体,晋江市小学数学“通融”教研论坛暨英林教委办小学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展示活动在英林镇英埔中心小学成功举办。福州市台江区教师进修学校葛洁如书记、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蔡福山副主任、科研管理处蔡秋洪教研员、英林镇教委办蔡秀伟书记、晋江市小学数学学科兼职教研员、许贻亮小学数学工作坊成员、英林镇小学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各教委(育)办、市直小学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等近100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紧凑高效,形式新颖多样,包括两节课例展示、一个专题回顾、一个分享对话。活动由福建省骨干教师、英林教委办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组长张丽珍主持。

课堂传真——同课异构 同放异彩

课堂教学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温度》一课为载体,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分别由英林镇小学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成员洪雅鑫老师和许贻亮小学数学工作坊核心成员、晋江第二实验小学的余智英老师进行现场演绎。洪老师的课堂亲和大方、互动流畅,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驾轻就熟。课始精美的微课植入从生活情景中引发学生对温度表征的关注探讨,娴熟的希沃白板演示在关键处有效聚焦——质疑——释疑,令人深切地感受着这位年轻教师给我们带来的数学“温度”。而余老师的课堂则精彩机智、灵动厚实,以旅游为主线一以贯之,找准生长点,接起思维链,让抽象的温度充盈着具象的表征。期间不乏有趣问题的探究“可以控制温度吗”“只有旅游需要知道温度吗”,数学的深度和广度展露无遗,以致学生“课虽尽,意犹存,思不止”。两位老师对教学内容的解读虽各不相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成长之路——风采展示 砥砺前行

英林教委办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展示《跨界研讨共发展,同课异构铸名师》的微课,该微课分别从“培育团队,跨界互动”、“搭建平台,快速成长”、“示范引领,展示风采”、“砥砺前行,展望未来”等四个方面展示了英林教委办名师成长工作室成立两年来成员们“我与葛老师同课异构”的学习风采。详细回顾了英林小学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在“英林心”公益慈善基金会的荫庇下,在福建省学科带头人葛洁如的指导下,借“同课异构”平台,把“立足课堂,快速促进团队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创立的宗旨,两年来让每个成员的教育教学能力都得到显著提升。未来将培育出本地区的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同时辐射引领英林的小学数学界,成就英林镇长小学数学教育教研的新生态。

分享对话——“通融”视角 融通教学

“在顺应中求通,在同化中求融”是许贻亮小学数学工作坊“通融课堂”的主旋律。站在“通融”的视角,工作坊领衔名师许贻亮老师就课堂教学观察与大家进行深入分享。首先,对两位老师在研读教材、对“准备课”把握的“到位而不越位”给予高度肯定。其次从四个维度展开分享:通俗的素材——“好的素材无需高深另类,应蕴含数学本质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通透的理解——“通过多元渠道、形式,把温度之中的理讲清楚,讲明白”;融合的视角——“融合更多元的东西来形成合力,善用学生的差异,给学生更多的成长可能”;融通的结构——“有效统整知识体系,让知识更有凝聚力、向心力”。最后,对两节课提出了一些思考:怎样更畅通交流渠道?怎样让课堂语言更通俗、精准?怎样融化认知冰点?等。虽然,冬至寒气袭人,但贴切的分享与到位的引导,却令会场感到教研的“温度”,不时响起会心的笑声。

专家引领——跨界互动 共话成长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英林名师成长工作室的葛洁如导师令人敬佩的教育情怀和实干精神深深感染了大家,她以“我与工作室共同成长”的专题讲座,分享了两年多来的指导工作。葛老师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英林镇名师成长工作室开展了“线上线下,互动研训”的磨课模式。并提出“团队备课,共同磨课”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提出共话成长三部曲:以同课异构为载体,把“会上课、上好课、上学生喜欢的课”作为对成员们的第一要求;共话经历——让成员们课堂实践中,学会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精准演绎教学;共谋未来——自我成长规划,信息技术助力,拓宽成长平台。葛老师还和大家分享与英林数学老师邂逅八场同课异构的美好经历,从生疏交流到娴熟融合,讲述了她与英林数学老师如何结下深厚的“数学感情”;接着借著名数学名师俞正强的“读懂规则期”、“读懂教材期”、“读懂学生期”、“读懂自己”等四个专业发展阶段与与会老师共勉“如何成长为一名数学名师”。“课堂是一个值得好好经营的地方,教师要赢在课堂”“只要有想法,就会有办法”。葛老师温润的话语如绕梁之音般,沁人心脾!

最后,蔡福山副主任对整场活动进行了总结。期望老师们能像葛洁如导师一样,朝着成为一个有执着的教育情怀,有成熟教学主张,有专业教学技能,有名师的责任担当的专业成长之路不断地发展;期望老师们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知识生长,促进学生视野的开阔,使有效资源得以再利用,经验得以提升丰富。同时指出,进修学校设立“教研论坛”的初衷: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打造晋江教育品牌。期待更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提炼自己的教学理解,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打造出晋江小学教研名片、教研特色。英林教委办蔡秀伟书记充分肯定英林小学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成果,嘱咐老师们继续努力,不断前行,以葛洁如、许贻亮老师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放飞自己的理想,追求真善美的教育幸福。

据悉,英林教委办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在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和英林教委办的领导下,创造性开展工作。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每学期与葛老师“同课异构”,在磨课中反思,在交流中重构,在研讨中学习,在思维的碰撞中成长;守好教学研究主渠道,相互评议,相互比较,相互观摩,每个成员在活动中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塑造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守好教师培训主流线,相继组织成员赴全国各地探学,与吴正宪、华应龙、黄爱华、张齐华、俞正强、苏明强、许贻亮等名师近距离对话,不断地实现自我突破。

未来,不容等待;改变,如期而至;学习,永在路上!追求智慧且有品质的教学生活,让我们相伴同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