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科学片段教学
(2016-09-29 11:06:39)分类: 教有所悟 |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形式也层出不穷。近年来,在新教师招聘考试、职称评定、教学竞赛等方面,举办方常采用片段教学的方法,来考核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那么,如何认识了解片段教学呢?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呢?课堂片段教学它是截取一节完整课的某个教学部分,在规定的时间内(大约10-15分钟)让执教者面对评委、专家或领导进行的一种模拟课堂的教学。
一、
1、内容设计应做到一节课的完整性。
片段教学与一节完整课的准备和教学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要有明确恰当的教学目标、清晰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体现学科的特点,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科学课应多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培养学生终身探究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比如,教学目标:一要体现知识目标。通过对所学内容的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掌握其基本科学知识概念;二要体现能力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和掌握所学的基本科学知识和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三要体现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参与学习科学的兴趣,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愿意与人合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如美术课应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加强学生美术基本功的练习,掌握绘画构图、手工制作要领,提高美术技能等等。比如,教学目标:一要体现知识目标。通过对所学内容的欣赏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掌握其基本的创作的表现方法;二要体现能力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和掌握所学的美术技能和要求,提高学生的作画能力和创造能力;三要体现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参与学习美术的兴趣,并愿意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感受;不管哪个学科片段教学的教学的过程都要有导入部分,授新部分和结束部分。
2、片段教学步骤安排要合理。
片段教学的教学步骤安排要符合教学原则,如:常用的小学科学教学的原则主要有:(1)科学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3)活动性原则;(4)过程性原则;(5)创新性原则。如:常用的小学美术教学的原则主要有:(1)审美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综合性原则;(4)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5)趣味性原则;(6)实践性原则。一般科学课日常教学的基本步骤,主要体现五大步: 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课题,第二步:提出猜想和假设第三步:制定探究方案。第四步:实验探究——获取事实与证据。第五步:解释、检验与评价。一般美术课日常教学的基本步骤,主要体现五大步:第一步:生活——导入课题——激发联想,趣味引入——初入情境。第二步:引导欣赏——了解所学,掌握方法——演绎情境。第三步:学生创作——巩固所学,完整创作——再现情境。第四步:作业展评——评头品足提高升华——升华情境。第五步:课堂小结——学以致用,再激创作——发散情境——生活。那么,作为科学课堂片段教学的步骤,执教者可依照日常教学步骤予以进行,也可在片段教学时,根据评委要求将某些步骤予以省略。最关键的是要做到安排合理,条理清楚。
3、挖掘资源,为我所用。在导入时,执教者除了要在模拟的课堂中,创设一些新颖而有趣的虚拟情境外,还要树立一种资源意识。充分的挖掘课堂内外的教育教学资源,为片段教学所用。事先要多关注生活中发生或聆听的一些事情,如果正好与你所选的课题片段有关联的话,可以在导入时用上它。与此同时,还应充分的利用课本的有效资源,为我教学所用。如,在执教《磁铁的磁性》一课片段教学时,执教者充分利用了教室的有效资源,结合教室内的材料特点,引导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讨论分析以及实验判断“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很好地进行了探究后的研讨,体现了学科学、用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为片段教学增色不少,也能受到评委老师的好评。
4、虚拟使用,电教设施。在片段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片段教学中,虚拟使用多媒体或挂图等电教设施。多媒体在公开课上使用得较多,作为虚拟课堂教学,也需要在适当时机虚拟地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施,如果安排得恰到好处的话,也能收到较好效果。如,在《做一个生态瓶》一课片段教学里,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刚才欣赏了微课中“老师制作生态瓶”的过程,你们是不是也想设计自己的生态瓶呢?”旁白:同学们赶快动起手来吧,看看是谁的生态瓶最漂亮、最合理。这样评委老师能听出你的教学设计里有微课的应用,发挥老师示范的作用,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方法。
二、
1、应创设教学情境。
2、要充分展示基本功。
片段教学时间很短,执教者不但要体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合理安排教学设计流程和步骤方法,还应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让评委对你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因此要做到:
三、片段教学要注意几个要点。
如小学科学课《液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教学片段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实验装置为玻璃管下连着一个圆底烧瓶,在塞紧了胶塞的烧瓶上,插入了一根筷子粗的玻璃管。
“里面有什么?”老师问。
“红色液体。”学生答。
“说详细一点。”
“红色液体充满了烧瓶,并上升到玻璃管中。”
“对!”老师点头,然后说,“红色液体其实是水,为了便于观察,加了两滴红墨水。”
“将装置放到热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你们惊奇什么?”老师明知故问。
“玻璃管里的红水会动看,会往上跑!”学生答。
“这说明了什么?”
“是什么地方的水增加了?”老师问。
“装置里的水增加了。”
“根据什么?”
“从玻璃管看,水面上升,所以水增加了。”学生答。
“水增加了,是不是你们加进了水?”
“没有啊!”学生答。
“没有加进水,那水怎么增加了?”
“塞子把瓶子里的空气堵住了,空气变热了,把水推上玻璃管里去了。”
就这样老师一直不停地问,学生不停地回答。我想这样的片段教学不仅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更是偏离了偏离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或难点,有偏离课题倾向。本来探究的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到最后却绕到了空气的热胀冷缩了。
2、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片段教学时间的安排要合理,片段教学的时间一般安排在10-15分钟内,所以在备课时应该可多设计一些与课题相关的教学内容。平常进行试上练习时,比赛时间如果是12分钟,应控制在10或11分钟左右比较合适。在实际的片段教学时,可以把片段教学分成三部分:开始导入部分1分钟;授新部分9分钟:结束部分1分钟。一般来说不要控制到12分钟满满,每一个步骤都要扎扎实实地上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教学特长,即使时间不够,评委也能看出你的能力;如果课的内容太少,几分钟就上完了,那么就不能充分地展示自己能力和素质,评委还会认为你很随意、没内涵。
3、制订预案,快速备课。备课的时间是60分钟,在这60分钟里,你要复习教学内容,制定教法,还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写出一篇有一定质量的教学预案(教学设计)。也可以画一个教学流程图表。时间比较紧,速度应快一些。有时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就是你写的教学流程是一整节课的,但面试时却只要你上其中的一部分,这样一来你精心准备的东西一下子就不怎么适用了,那你也不用慌张,切记几个大的步骤,重新确定重难点,再临时组织教学就可以了。当然,备课时最重要的是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明确突出教学重难点,要抓住教学内容要领和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