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25)阅读《老子》二章
(2014-12-16 10:16:52)
标签:
佛学教育文化育儿 |
分类: 课内文言文阅读 |
文言文阅读(25)
阅读《老子》二章,回答问题。
故有无相生【由相互对立而产生】,难易相成【由相互对立而形成】,长短相形【由相互对立而体现】,
所以,有了“有”,才产生“无”,有了“无”,才产生“有”,“有”和“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有了困难,才懂得容易,感到容易,才知道困难。困难和容易是相互矛盾而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才能够体现;
高下相倾【由相互对立而依存】,音声相和【由相互对立而产生和谐】,前后相随【由相互对立而追随】。
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了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行不言之教【以身作则,施行身教】;万物作【兴起】焉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自然法则来对待世事,警戒自己,他不是用空洞的语言来教训别人。这就像天地一样让而不辞【干预】,生而不有【据为己有】,为【施与(恩惠)】而不恃【依靠,凭借】,
按照自然发展而生长,他滋养了万物却不加干涉,万物靠它生长但它并不据为己有。他不依仗自己对别人
功成不居【占有】。夫唯【只有】不居【占有】,是以不去【丧失】。
有恩惠而达到利己的目的成功了不占有功劳,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
有力,自胜者强【强大不可战胜】。 知足者富。强行【坚持力行】者有志。 不失【丧失】
有力量;能够战胜自身弱点的人,一定很坚强的。知道满足的人,一定很富有,意志坚强的人才有远大的志向,始终不丢失
其所者久【长久】。 死【躯体死】而不亡【精神永存】者寿【长久】。
“道”的人,他一定能保持高尚的道德,即使他的生命死了,他的精神也会和“道”一样与世长存。
1、本文选自《 老子(校释)》,老子, 春秋 时期的思想家, 道家 学派的创始人。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3)难易相成
(5)高下相倾
(7)前后相随
(9)万物作焉
(11)生而不有
(13)功而不居 不占有
(15)知人者智
(17)胜人者有力战胜别人
(19)强行者有志 坚持力行
(21)死而不亡者寿 躯体死;精神永存(22)死而不亡者寿 长久
3、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4、《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文的立意在于说明什么道理?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一文把互相对立的规律运用到政治上,主张圣人应该怎么做?
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中包含哪些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请找出来。
答:美和恶;善和不善;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
7、“无为而治”指的是什么都不去做吗?
8、世间万物还有哪些是相反相成的?请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再研究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
9、《知人者智》主要谈的是修身和自我发展的问题,请就这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思想收获。
10、“明”与“智”有哪些区别?
11、从做人的修养来说,“自知”和“自胜”,“知足”和“强行”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