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读书笔记
(2015-12-17 11:40:11)随着书法活动在社会上兴起,一些大学也相继开设了硬笔书法课。但硬笔书法课的重视程度远不及毛笔字那样具有心理优势,而且硬笔书法训练也多借用毛笔字的训练体系。为了有效提升硬笔书法的书写功能,本文倡导采用笔记书写训练法。它是书写教师在运用特殊的字帖及特殊的训练方法的基础上,以学生其他专业的课堂笔记为依托,使学生在短期内把经过教师特殊训练所培养起来的书写能力转化为能够在书写实践中运用并巩固起来的能够实际运用的书写能力的一种特殊训练方法。它和硬笔书写是一种同构关系,其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一、阶段性书写训练与书写内容同构
客观来讲,在大学,大学生对钢笔书法的学习在心理上远不如学习毛笔书法那般郑重和认真。长期以来,硬笔书法被认为无太多规距可言,似乎它可以随意发挥,不加管束。这和中、小学期间的指导辅助很有关系。十几年的书写惯性,使不少学生书写的不良习气已经定型,到大学期间矫正实在勉为其难,况且钢笔书法的教学只能是四年中的极小一部分,这样的矫正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因此,从大学生书写基础抓起则显得尤为必要,即抓好日常的笔记书写训练,它不但有效地培养学生实际书写能力,而且较好地克服书写训练与实际书写运用相脱节的弊端。
笔记书写训练法由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训练前,学生需准备一个特殊的笔记本,即在笔记的上下行之间留出较大的空白,以能再书写三行同等大小的字为准,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抄写这个笔记。我们将这种抄写称为“刻意抄写”,并以符号“A”示之。由于笔记书写最能反映学生的实际书写水平,故而原始笔记的书写一般较凌乱。在原始笔记的下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学过的写字方法,依据训练时使用的字帖,重新认真写一遍。此次书写不要求速度,、而要求准确,使学生刻意回忆学过的范字,并仔细地写出。这“A”行笔记的字要求与原始笔记的字拉开的距离越大越好。第二阶段:在经过教师训练的第二个时段后,让学生再次抄写“A”行笔记。不过此次抄写在要求准确的基础上要求要有速度,力求能达到快速且用笔得法、结构平稳,我们称之为“适意书写”,以“B”示之。第三阶段: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尽力转变学生原有的书写观念,组织学生认真完成前阶段的抄写训练,根据前后三个阶段的同一内容的笔记书写训练,组织学生对比书写效果,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进展情况,也使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对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针对性的加以解决,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指出努力的方向。
一、
人们日常书写如写信、记日记、笔记等,都需要用较快的速度和较规范的字完成,快速规范的书写对大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通常人们看到许多学生练字很勤奋,有的甚至是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然而一旦让他们抄笔记或日常运用,换言之,一旦让他们脱离那种刻苦营造的书写氛围.他们就发挥不出水平,这样时间久了,他们就极容易丧失练好字的信心。而笔记书写训练法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最能表现出练习者书写水平的笔记与书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日常训练引进到记笔记中来。学生每日都要记大量的笔记,在记笔记中,平时养成的不良书写习惯及技巧的缺陷最容易暴露出来,这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适时对学生不正确的书写习惯及时加以纠正,同时,学生的写字训练的量又能达到实际运用的要求,从而避免了以往训练内容与运用相脱节,临摹能力不能短时间内转化为实际书写能力的弊端。
三、空间并存与时间递进同构
三个阶段的书写训练分别有不同的要求,并且均应在同一严格的训练下进行。在训练的初期,原始笔记与进行刻意训练时写的字距离似乎拉开不大或还拉不开距离,因而这一阶段充满了刻意的小心谨慎的感觉。随着训练的逐步深人,这时,适意的书写相对于刻意书写而言,学生已有了较大的自由度。表现在由亦步亦趋的按范字书写,转向在尊重原帖的基础上适当调节书写速度及技巧,以满足既要规范,又要满足快速的实际需求。当完成一个周期的训练后(一个周期通常为3个月左右),由于已经培养了一定的书写能力,再书写笔记时,将由原来的A、B行书写,简化为直接进人B行的书写了。这时,练习者如果能43一直坚持训练下去,那么随着他的书写时间的积累,书写能力的提高,他就会由原始的自然书写进人刻意书写并进而达到适意书写阶段,三个阶段最终转化为一个阶段,即直接写出一手规范流利的好字,并能进行书法欣赏,具有指导中学生写字的能力了。
四、热情投入与系统培训同构
过去,人们常有一种观念,称“字无百日功”。事实上,如果写字的练习者能树立正确的写字观,在教师的正规训练下,以最大的热情投人再辅之以正确的方法,那么相对于书写训练较准的毛笔字而言,硬笔字的训练还是比较容易见效的。关键是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写字的重要。笔记书写训练法恰好能够时刻提醒学生要认真写字。学生写字性趣的培养一方面来自学生本身,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努力帮助学生培养。笔记书写训练法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书写训练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在一个单位时间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见图例:
五、学生自评与教师讲评同构
以往写字训练的检验手段,要么以临摹某一字帖像为标准,失之简单;要么以几次并有书写训练程序加人其中的书写考试为检验,结果又失之于随意性和主观性。笔记书写训练法可以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里对学生的书写能力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评估。比如,学生未经训练前第一次记录的原始笔记可视为档案材料,然后依照笔记书写训练法所精心设计的内容和形式的编排,以及操作格式的设计等一系列系统的安排,进行书写训练的检验。整个检验系统分学生自评和老师讲评两部分。前者可以让学生在前后对比中体察出自己的巨大进步,从而树立起写好字的信心,而后者则为教师启发性地引导。比如教师在讲评后提出问题:前后两行笔记显示了什么概念的发展?前后的书写变化是学生书写的不同的自然发展的结果,还是在教师帮助下学生拓展了思维?是以强调视觉形式使学生由“抄写”转化为‘“书写”呢?能否就自己的笔记训练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自评报告?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特殊设计的笔记行间距指出书写中是要按程序进行训练,并且要把学到的写字方汉运用到最简单而又最容易忽视的笔记书写中来,并把同学的笔记作为展示,以提高学生的书写自信。44在各种硬笔字帖充斥市场的今天,为何还有许多人写不出一手好字呢?原因就在于只有字帖不行,还必须辅之以行之有效的特殊训练手段(关于笔记书写法的原理另有文章记述,在此恕不作详细说明)。此外,进行笔记书写训练还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条件:
(一)必须选择行书作为切入点。以往人们练习往往认为从楷书人手较容易,其实不然,因为不论是行书还是楷书,写字训练本身都需要一个单独的训练系统,而简易便捷的行书更适于人们的日常书写。但在行书训练一段时间后.还要有计划地用楷书来进行调整,需特别告知学生的是,楷书训练的介人是为了调整行书书写,使之可以更好地进行行书训练,而不是替代行书训练。
(二)准备特殊的笔记本。根据时间短,训练强度大的特点,学生只需选一门课程的笔记作为笔记书写训练法的依托,随着书写能力的增强,各学科笔记质量都会得到提高。
(三)重视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由教师在课堂上简单示范为主或由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内容向对书写训练、理论、方法、检验手段等方面进行精心周密的设计转变,使之成为规范化的书法教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思考力、表现力、欣赏力、创造力等各种能力的目的。
真正意义上的方法探索,并不是线性的“向前”,而必须为“向上”的提升,师范院校的硬笔书写教育,必将会达到帮助学生提高了书写水平的同时,亦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等综合能力,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尽管笔记书写训练法有着许多先天的优点,但他毕竟还是个初生的婴儿,他的本身还有许多弱点和不完美的地方。比如笔记书写训练是依靠学生的课堂笔记进行书写训练的,因而需要各科教师相互配合:再比如,由于大班教学上课人数多,课堂上缺少单项训练的机会等等。
总之,笔记书写训练法作为一套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为高师生的硬笔书法学习和训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进而使学生追求教学内容与表现手段二者相结合。笔记书写训练法在师范生书写水平普遍低的情况下,将会以其特殊的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并将随着人们对书写的重视而日益放射出绚烂的光彩。可以断言,在学生书写水平还很低的今天,在师范院校,一次成功的笔记展览或试卷展览其意义必将远远大于一次成功的书法艺术展览。当然书写水平的提高,对于学生的毛笔字学习亦将大有裨益,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