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英语课标中的思维思维品质及其教学(1)

(2022-12-02 21:40:55)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博文(理论在线)


 英语课标中的思维思维品质及其教学(1)



[转载]英语课标中的思维思维品质及其教学(1)


包:对于“思维品质”这个概念,我存疑很大,因为思维和品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没有理论依据,还怎么落实?


陈:2017高中课程标准的文字表述看,思维品质是“思维的品质”而不是“思维和品质,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英语课程中的思维品质教学,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首先,思维品质应该是各学科课程共同承担的培养目标,具体到英语课程,思维品质培养需要以语言知识教学和语言技能培养为依托,不然的话就可能成为标签口号。同时,思维品质是在各种知识教学和技能培养中逐步发展的,它是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的具体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教师不是在某一节教给学生思维品质,而是通过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来达到促进学生思维逻辑性、批判性、创新等多维度发展的效果。

其次,英语学科的思维品质研讨,话题内容和研讨方式这两三年来越来越被“窄化”“形式化”和“标签化”。高中修订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英语课程中关思维品质的话题颇受关注。回顾近五年来有关英语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研讨,我发现有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空壳化、窄化、两张皮。下面我具体说说这三个问题:

一是空壳化。思维品质理念在英语教学研究和教学设计中表现得过于一般化,英语学科特点体现不够。常见的“创新”不过是标签化地套用布鲁姆低阶—高阶思维的那个模型,或者笼统强调语篇教学联系现实世界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等,教学设计底层缺乏英语语言文化内容的支撑,看着挺好看,实际还是有点儿空。整体的理念上是希望要突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但从很多教学模式或教学设计的实际效果看,是否真的通过教学就促进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这个还需要认真追问。

二是窄化。这几年思维品质教学的研讨集中于语篇阅读教学,特别是片面集中于语篇信息的处理上。实际上,思维品质的培养,在词汇、语法、语篇的结构等知识教学,在听、说、读、写、译、看等各种语言使用活动中,都应该有所体现,思维中的概念、命题、判断、推理、对比分析、概括综合等基础过程,都需要具体的词、语块、句子、语篇衔接成分等作为载体,跳过这些基础去追求主题和意义建构,如果学生的语言基础没有那么扎实的话,就会欲速则不达,反而脚底教学效果,甚至造成宝贵课时的浪费。这就是我上面谈的理念再好,也得实事求是的意思。

三是两张皮。理念和具体细节的落实两张皮,中间缺乏连贯的环节支持,这是未来教研需要特别加强的。两张皮除了理论与实践割裂这个方面,还有教师知行合一、身教与言传统一的问题。教师培训中心,英语教师本身思维品质的提升关注得少,研究得远不够。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角度看,学生思维品质的真正提高,受教师言行的影响可能比受课程教学的影响更大。也就是说,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特别是教师的思维品质水平和面对各种非教材文本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具体的“身教”,对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实际影响,比学科教学的影响可能更大。


节选自: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0年第10期,

国际音标在英语教学中的是非论——陈力老师访谈录


[转载]英语课标中的思维思维品质及其教学(1)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