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将心理学溶进生活!
--虞叶琴(2010年春季班学伴)
http://s13/mw690/7b49a1aagdcc0059c4b9c&690
哪天停下来回头看自己,不一样了,和周围的人沟通,不一样了。用我的一个闺蜜的话说是:我真爱现在的你。
--虞叶琴
为了这次分享,我特意查看了我的心理咨询师证书,显示我学习时间是2010年的4月到11月。而我内心的感觉是远早于这个时间。之前朋友问我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心理学,我会说大约莫四五年前。学伴们闲下来可以分析下这是怎么回事儿?
心理学这门学问伴随着我的变化。一门学问是如何渗透到我的言行中,如何发生,如何的因果分明产生效能,这与我之前的理工科头脑逻辑并不一致。只是,哪天停下来回头看自己,不一样了,和周围的人沟通,不一样了。用我的一个闺蜜的话说是:我真爱现在的你。我笑她对我“不离不弃”终于等到可爱的我。在人际关系和谐这点上的收获不赘述,我要留多点时间用来分享我是如何因结缘心理学而找到自我以及自我的意义。
我的女儿是我的另一个“证书”......这个“证书”到处溜达,为我收获了另一片天......我那些知识因此盘活,不但用来观照自己的孩子,也开始扩大使用面。
--虞叶琴
认证机构发的证书一直放在抽屉里,没派过用场,直到这次拿出来看了下时间。但接下来我要讲的或许和另一本“证书”有关,是我的女儿。这个“证书”到处溜达,为我收获了另一片天。
大约在我女儿一岁半左右,我开始写孩子成长日记,一直到现在。记录我的酸甜苦辣感受,也记录孩子成长点滴。这个记录是当日记写的,在浩瀚的网络中无人察觉,我也乐得放松的保持真诚,坦白。渐渐的开始拥有“粉丝”是从使用微博开始的。我发现我也渐渐的不介意熟悉的人围观我的记录了。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在奔四的年龄,建立了较稳固的安全感,周围的人给予的肯定极大的滋养了我的成就感。
女儿上幼儿园,我受邀给园里家长讲育儿之道,女儿上小学,老师邀请我给校刊写家庭教育的文章。很多人是通过我的孩子认识我的,所以我说她是我另外一本四处溜达的证书。
也渐渐的开始经常有妈妈们来找我说孩子的事,在微博上也会发私信来咨询亲子困扰。我那些知识因此盘活,不但用来观照自己的孩子,也开始扩大使用面。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三点:
一是新手妈妈们确实缺乏一些心理学常识,并不了解孩子的自然心理发展规律,进而也缺乏一些家庭教育常识,我像个搬运工一样的传播这些“常识”。
二是我也发现一门学问如何使用也是一门大学问,用在哪如何用,如何依着对象的不同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等等。
第三,我发现我的兴趣爱好在此,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
我很惊叹“主动学习”的能量,若不是亲历,还未见得能理解......学习心理学这件事,似乎依循的不是看得见的目标,而是依循我内心的感受,我心之所想心之所向。
--虞叶琴
其实自从接触了心理学开始,我的阅读书目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哲学的,宗教的,国内外著名心理咨询师的书,整套的买,比如卡尔罗杰斯的,比如亚龙的,比如萨提亚的,也看一些大部头的偏理论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很惊叹“主动学习”的能量,若不是亲历,还未见得能理解。过去的岁月里,学习是一项需要完成的工作,导向也非常明确,好成绩,哪怕我参加工作后读的MBA,导向也很明确:升值! 而学习心理学这件事,似乎依循的不是看得见的目标,而是依循我内心的感受,我心之所想心之所向。
目前,我生活的重心有三处,一是孩子和家庭,周末和晚上的时间属于他们;二是我的本职工作,我每周上三天班,周一,周三,周五。第三是我做了一个妈妈下午茶平台。剩下的时间我想用来说明妈妈下午茶这件事情。
我将妈妈下午茶形容为一个松土的工作,我们并不试图强为人师为他人指明方向,我们试图在信任的基础上告知一些常识,引发一些思考,分享一些经历,以此滋养松动中的土壤。至于种什么种子是自己的选择,开花和结果,更是自然的事。
--虞叶琴
妈妈下午茶就如同字面的意思,几位妈妈或者爸爸抽出一点时间一起喝下午茶,边喝边聊亲子话题。在妈妈下午茶的微博简介上是这么写的:每周两小时,放松,内观,探讨家庭教育之道!以专业的引导,前行者的经历,团体的力量,在分享中成长!
我发起这个活动,同时得到我同学李丽的大力支持,花时间花精力一起讨论一起实施,是我得以前行的好拍档。
我们得到最大的犒赏就是参加的妈妈们的回馈,没有一个是参加一次就没有意愿再次参加的。我将妈妈下午茶形容为一个松土的工作,我们并不试图强为人师为他人指明方向,我们试图在信任的基础上告知一些常识,引发一些思考,分享一些经历,以此滋养松动中的土壤。至于种什么种子是自己的选择,开花和结果,更是自然的事。
有位妈妈很真诚的对我说:我觉得你的生活很有意义!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意义。 --虞叶琴
到目前为止,大约开办了近二十次。我们希望更加多的人知道这个平台,在育儿路上,在亲子困扰来临时,可以多一个选择。
妈妈下午茶活动受制于人数,每次参加的人数不宜过多,并且有许多人因为工作没有时间参加,再加上每次的内容又都很有营养,于是,我又开通了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将一些当事人不介意的记录推送到公众平台上。对于一些相似的,共通的状况得以借鉴,反思,也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有位妈妈很真诚的对我说:我觉得你的生活很有意义!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意义。如果还要加点什么,就是不但有意义,还很有价值!我的收获比任何一个参与者都多,我很感恩。
谢谢大家耐心倾听,也请大家支持妈妈下午茶,微信号i-mentor,或者直接在公众帐号里搜“妈妈下午茶”五个字。新浪微博是:妈妈下午茶nb 在微博里。
谢谢大家!
学习,只为智慧生活
--人和心理学校
更多内容,扫一扫:
http://s10/mw690/7b49a1aagdcc00390e5a9&690
加载中,请稍候......